賈博慕貞(瑪麗·波特,Mary Porter Gamewell,1848年10月20日—1906年11月27日)美以美會教育傳教士,在中國北京創辦了一所女校。她是美以美會女布道會西部大會派出的第一位傳教士,也是該機構派往中國的第一位傳教士。[1] 當時,美以美會女布道會在全世界一共只有五名傳教士,而她就是其中之一。1871年,她從愛荷華州達文波特前往中國北京,開辦了一所女子學校,開學時只有一個女孩。它的發展非常緩慢,因為它是中國第一所為女孩放腳的學校,這一舉動引起了很大的偏見。到義和團事件時,賈博慕貞的女子學校「達文波特學校」招收了150名學生。[2][3]

Thumb
賈博慕貞

早期

Thumb
博慕貞(12歲)

1848年10月20日,博慕貞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Allegheny)。[a]她的父親是納撒尼爾·波特(Nathaniel Porter),母親是瑪麗亞醫生(Maria Killingley Porter)。[5] 是一位成功的執業醫師。[6] 她的兄弟姐妹包括姐妹Esther和Hannah,以及兄弟William和Frank。[4][7]

她先在家接受教育,後來去賓夕法尼亞州布萊斯維爾 (Blairsville)上學。1858年,她家搬到匹茲堡,1860年又搬到愛荷華州達文波特,她在那裡讀了中學,在那裡畢業(1868年)。[6][5]

兩年後,她任教於Grandview Academy,[5]負責拉丁文課程。[6]

博慕貞小姐

她從小就加入了美以美會,曾經擔任安息日學的校長。隨著她宗教生活的發展,她希望從事海外宣教工作。在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思熟慮之後,她徹底確信自己有責任追隨這一事業。博慕貞預計女布道會會因為其未滿規定年齡而提出異議。但是在與她交談之後,女士們對她的外表和推薦書感到非常滿意,決定同意她的申請。她希望將來去埃及或印度傳教,但是當女士們詢問她是否願意去中國北京,建立一所女子學校時,博慕貞表示願意。[6]

博慕貞準備前往中國時,發現已經有一位瑪麗·波特住在她將要去的城市北京。她擔心郵件問題會造成混亂,因此在名字中間加上一個中間字母Q以證明自己的身份,改為Mary Q. Porter。Q代表查詢(query)。直到後來在中國結婚,冠上夫姓,才去掉這個Q。[8]

1871年10月14日,博慕貞離開愛荷華州,11月1日從舊金山啟航,同行者包括與他同工的班美瑞(Maria Brown),還有媧標禮(Beulah Woolston)和媧西利(Sallie H.Woolston)姐妹,她們都是在回國探親後,返回駐紮地點福州[6]

博慕貞在春天之前無法到達目的地,所以她在福州一直待到1872年3月,然後才和班美瑞一同前往北京,並立即投入建立女子寄宿學校的艱巨任務。[9] 這些建築需要維修和增補,為此需要大量的勞力和耐心,以克服對外國人的偏見,讓中國人放心讓他們的女兒來上學,與不熟悉外國方式的僕人們相處的新體驗,以及用新傳教士本人無法完全理解的語言進行教學的困難, 都使這項任務變得艱巨。博慕貞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和歌手。她的音樂才能對她的宣教工作有所幫助。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教堂里,她都是主要的風琴演奏者和領唱。白天她的許多緊迫職責,使她在晚上進行大部分寫作。這種方式使她眼睛疲勞,直到眼睛變得極度痛苦並給她帶來了嚴重的麻煩。[6]

1877年,她回到美國,諮詢了一位著名的眼科醫師,後者向她保證,並無大礙,在休息和適當的護理下,可以完全治癒。12月16日,女布道會的女士們讓她回家,參加在愛荷華州達文波特市第一美以美會舉行的招待會。全市各教堂的許多信徒以及牧師都出席了會議。[6]博慕貞組織了達文波特美以美會博慕貞女青年布道會(Mary Porter Gamewell Young Women's Foreign Missionary society of the Methodist church, Davenport).[10]

博慕貞出席了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舉行的年會。1878年5月17日,她報告了自己的許多開拓性的傳教工作。[6]

在她不在北京期間,萊蒂蒂亞·坎貝爾Letitia A. Campbell(1875年來華)和達班美瑞(Maria Brown Davis,1874年嫁達吉瑞)負責學校和教堂的工作。博慕貞不顧她的朋友們的意願,決定於1878年秋天返回北京,而不是休假到1879年春天。1878年9月20日,博慕貞離開愛荷華州經舊金山回到北京。[6]

在1876-1879年華北丁戊奇荒期間,許多來自受災地區的難民湧入這座城市,結果,爆發了斑疹傷寒,幾名傳教士成為該病的受害者,坎貝爾小姐也在其中。這對差會造成了嚴重損失,而她的朋友和同事達班美瑞也與丈夫和孩子一起離開北京,調往距離北京80英里(130公里)的天津。這時博慕貞獨自負責學校工作,額外的工作量和增加的責任感,使工作十分艱巨,但她一直努力工作,直到滿克利(Clara Cushman)小姐前來協助。[6]

賈腓力師母

Thumb
賈博慕貞
Thumb

1881年10月,賈腓力(Francis Dunlap Gamewell)抵達北京,1882年6月,他們結婚了。當時她已33歲,來華已經11年。而他只有24歲。這對夫婦一直沒有孩子。[11] 結婚後,賈博慕貞與丈夫一同前往西部的重慶,[12] 不久,她遭到數百人的圍攻,當時她丈夫不在家。他們離開了重慶。此後不久,她因身體不好回到了美國。[12]

1894年1月,她從中國撰寫有關華北差會的新聞。[13]1895年11月,她回到達文波特休假。[14] 1896年2月,她在新澤西進行關於中國的演講,[15] 那年5月,她回到了達文波特。[16]

賈博慕貞與丈夫回到中國,繼續在北京工作。在這裡,他們遭遇了北京解圍戰,賈腓力在東交民巷使館區被圍困的55天期間,負責使館區的防衛,使館區內當時有3000多名外國人和中國基督徒藏身其中,而賈博慕貞則忙於日夜趕製沙袋。1900年5月31日,幾家美國報紙都提到賈腓力夫婦和其他美國傳教士受到北京一帶義和團的威脅。[17]到6月底,賈腓力夫婦組成35人的防衛委員會,成功地擋住了暴徒的攻擊。直到8月14日盟軍部隊趕到。1900年8月21日,賈腓力夫婦和其他傳教士離開北京,前往當時比較安全的煙臺。[18]10月底,賈腓力夫婦回到了美國,賈博慕貞留在達文波特休息。她拜訪過的姐妹和朋友都注意到,比幾年前最後一次訪問達文波特時,賈博慕貞對她的病情更加緊張。11月2日,賈博慕貞前往辛辛那提與丈夫重聚,然後從那裡前往賈腓力博士的老家新澤西州的奧蘭治[19] 隨後,賈博慕貞出現了精神崩潰。[12]

1904年6月,賈博慕貞前往舊金山與丈夫會合,一同返回中國,途中在達文波特停留,談論傳教士在中國所作的工作,以及義和團事件進一步擴大了傳教的領域。[20]

1906年夏天,她去達文波特拜訪兄弟姐妹,宣布她將在秋天回到北京工作。由於身體欠佳,她不得不推遲旅行時間到1907年1月1日[21][4],但在1906年11月12日,她在新澤西州薩米特(Summit)塔特爾太太家中因動脈硬化而失去知覺。1906年11月27日,賈博慕貞在那裡去世,安葬於新澤西州哈肯薩克的公墓。[4]

1907年,賈博慕貞關於義和團事件的日記在紐約出版,名為《賈博慕貞和她在北京被圍時的故事》(Mary Porter Gamewell and her Story of the Siege in Peking )。[22]

注釋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