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虛擬主機(英語:virtual hosting)或稱共享主機(shared web hosting),又稱虛擬伺服器,是一種單一主機或主機群,而且它們可以代管多個域名[1]、多個網站或服務。虛擬主機之間完全獨立,並可由使用者自行管理,虛擬並非指不存在,而是指空間是由實體的伺服器延伸而來,其硬體系統可以是基於伺服器群,或者單個伺服器。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4月30日) |
其技術是網際網路伺服器採用的節省伺服器硬體成本的技術,虛擬主機技術主要應用於HTTP,FTP,EMAIL等多項服務,將一台伺服器的某項或者全部服務內容邏輯劃分為多個服務單位,對外表現為多個伺服器,從而充分利用伺服器硬體資源。如果劃分是系統級別的,則稱為虛擬伺服器。
所有的虛擬主機都在同一部主機中,因此彼此可以共享相同的組態設定,藉此節省管理的人力與成本。[2]
相同主機內的虛擬主機可以共享彼此的程式集(Process Pool),因此可以縮短對客戶端的回應時間。[2]
虛擬主機使得單一伺服器的資源可以被更有效的利用,包括記憶體、儲存空間或處理器資源。因為通常服務單一網址所需的資源對整部伺服器來說相當小,如此可讓伺服器的資源被更有效的利用。[3]
多個虛擬伺服器,可以通過軟體架設在同一個實體伺服器上,而每個虛擬伺服器有可以提供伺服器的所有功能,這樣相對來說每個虛擬伺服器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實作方式主要有三種:網址名稱對應(Name-based)、IP位址對應(IP-based)以及Port埠號對應(Port-based)。[2]
網址名稱對應(Name-based)是藉由辨識客戶端所以提供的網址,決定其所對應的服務,這個方法有效的減少IP位址的佔用,但缺點是必須仰賴DNS名稱對應服務的支援,若名稱對應服務中斷,對應此名稱的服務也會無法取用。[2]
IP位址對應(IP-based)是指在同一部伺服器上,藉由同一份組態設定、不同的IP來管理多個服務。[2]
近似於IP位址對應,不過是在同一個IP之下,利用不同的Port埠號來區別不同的服務,藉以快速建立多個虛擬主機。例如:
不過這類的應用大多用在私人或實驗性質的服務中,原因是使用者無法利用預設的埠號(例如Web服務的預設埠號80)取用提供的服務,除非使用者知道提供服務的埠號。[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