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婁奧林匹克體育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於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的奧林匹克體育場(法語:Stade olympique,英語:Olympic Stadium)是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館,可容納5萬6040人。也曾經是職棒大聯盟球隊蒙特婁博覽會隊(Montreal Expos,2004年後遷往美國華盛頓)的主場。擁有一座高175公尺的高塔,為世界上最高的傾斜建築物[4]。
蒙特婁奧林匹克體育場 | |
---|---|
Stade olympique | |
The Big O | |
地址 | 4545 Pierre-de-Coubertin Avenue |
位置 |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 |
坐標 | 45.558°N 73.552°W |
所有者 | 魁北克省政府 |
座位數 | 固定容量: 56,040 (1992–) 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73,000 (1976–1992) 棒球: 45,757 (1992–)[1] 足球: 61,004[2] 加拿大式足球: 66,308[3] 演唱會: 78,322 |
場地大小 | 界外線 – 325公尺(1,066英尺) (1977), 330公尺(1,080英尺) (1981), 325公尺(1,066英尺) (1983) Power Alleys – 375公尺(1,230英尺) 中外野 – 404公尺(1,325英尺) (1977), 405公尺(1,329英尺) (1979), 404公尺(1,325英尺) (1980), 400公尺(1,300英尺) (1981), 404公尺(1,325英尺) (1983) 本壘至後擋設置 – 62公尺(203英尺) (1977), 65公尺(213英尺) (1983), 53公尺(174英尺) (1989) |
表面 | 自然草 (1976年) AstroTurf人造草 (1977年至2001年, 2005年至2006年) Defargo Astrograss人造草 (2002年至2003年) FieldTurf人造草 (2003年至2005年, 2007年至今) |
建造 | |
動工 | 1973年4月28日 |
完工 | 1990年 |
啟用 | 1976年7月17日 (奧運會) 1977年4月15日 (棒球) |
建築費用 | 7億7千萬加元 (當年費用) 14億7千萬加元 (2006年估計,連同維修,債務利息和其它附加費用) |
建築師 | 羅傑·塔利伯特 (Roger Taillibert) |
客戶 | |
197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蒙特婁博覽會 (MLB) (1977–2004) 蒙特婁雲雀 (CFL) (1976–1986, 1996–1997) (2002–至今, 只有季後賽) Montreal Manic (NASL) (1981–1983) Montreal Machine (WLAF) (1991–1992) 2009 Trophée des Champions 蒙特婁衝擊 (MLS) (2012-至今, 前面幾場,之後就偶爾)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