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橋(1942年—),原名董存爵,男,福建晉江人,印尼華僑,香港作家。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先後擔任明報月刊及明報總編輯。2003年6月起任壹傳媒董事,為《香港蘋果日報》社長,2014年4月退休[1][2][3][4]。
父親為書法家,曾任職幾家印書館。董橋到臺灣讀大學,經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分發至臺灣省立成功大學外文系,1964年畢業。[5]
董橋曾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究多年。曾任《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香港美國新聞處編輯、英國廣播公司節目製作、《讀者文摘》中文版總編輯、香港公開大學中國語文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組主任、《明報月刊》與《明報》總編輯等職。
董橋撰寫文化思想評論及散文多年,曾獲第七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6]。著作有《回家的感覺真好》、《保住那一髮青山》、《倫敦的夏天等你來》、《沒有童謠的年代》、《從前》、《小風景》、《白描》等。[7]董橋學貫中西,散文備受推崇,曾任大學文學獎、全球青年華文文學獎、城市文學獎等大賽評審。文評家陳子善撰有《你一定要看董橋》一文,推許董橋作品。董橋文章《小風景:年輕蕭夏林的憤怒》曾在網路上廣泛流傳。
1998年,香港明窗
2001年,香港明報出版社
2000年,臺灣遠流
根據遠流「非常作家」系列《時代的眼睛,文字的知己——董橋》[9]記述,香港明窗出版的十卷《英華沉浮錄》結集了董橋在1995年12月4日至1997年12月31日期間在《明報》撰寫的專欄文字。2000年,遠流整理《英華沉浮錄》,依內容重新編輯為閱讀、文物、時事、語文、人物五類,易名《董橋作品集》出版。
2012年,香港牛津
出版社依內容分集,重編重印六卷本《英華沉浮錄》,並於每篇文末補上原來寫作日期。[10]
2024年,本事
在遠流、牛津版的基礎上重新校訂排版,六卷合成三大卷。內容悉數保留,不作刪節。[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