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塞瓦曼(西班牙語:Sacsayhuamán,奇楚瓦語:Saksaq Waman,另外亦中譯成薩克薩瓦曼),是一座印加的石牆建築,離秘魯古城庫斯科約2公里,海拔為3701米。和其他印加石頭建築一樣,如何建成依舊是謎。很多石頭中間連一張紙都難以插入。這種精確度,以及石灰石塊的圓角、石塊連接形狀的多樣性以及牆體向內傾斜,使遺址的局部在庫斯科毀滅性地震中得以倖存。現時,薩克塞瓦曼成為旅遊及秘魯節慶的重要地點。
地理環境
薩克塞瓦曼位於秘魯庫斯科以西約兩公里,當地只有兩個明顯區分的季節:11月至3月為雨季,平均氣溫為攝氏12度;4月至10月為旱季,晚天寒冷,白天的平均氣溫為攝氏9度。與庫斯科市的交通,車行約十分鐘到達,步行約二十五分鐘到達。[1]
興修沿革
薩克塞瓦曼原是古代阿亞爾馬卡人的集落,除了一些並不顯眼的建築外,周圍還遍佈沼澤及燈心草。[2]到印加王帕查庫特克擊退昌卡人後,便開始在此處修築碉堡,以貯存武器、衣物、珠寶、金、銀等物件。[3]
到帕查庫特克之子圖帕克·印卡·尤潘基在位,動用了大批勞動人力,致力興建薩克塞曼華。[4]另外,秘魯史家瑪麗亞·羅斯托沃斯基指出,薩克塞瓦曼正正是圖帕克·印卡·尤潘基時開始興建,並由後繼的君主繼續進行工程。如瓦伊納·卡帕克時,就在北部增建堡壘,以慶祝自己取得的軍事勝利。[5]
修築規模
整個薩克塞瓦曼工程約興修於帕查庫特克(約1438年至1471年)、圖帕克·印卡·尤潘基(約1471年至1493年)及瓦伊納·卡帕克(約1493年至1527年)三代君主時,估計動用了二萬人(另有說法用動用了三萬人):約四千人負責在礦石場切割出大型石塊磚塊,最大塊的高約5米;六千人負責用滾筒將磚磈拖到施工場地,最重的可逾300噸;施工地點跟礦石場距離約20公里(據《印卡王室述評》所說,石料的最近來源是穆伊納,克丘亞語為Muina);另外一萬人再將之裝嵌到適當位置。[1][6][7] [8]
在16世紀,西班牙人看到薩克塞瓦曼堡壘時,由於巨石與巨石之間幾乎是天衣無縫,便不得不對印加人的裝嵌技術大感詫異。神父龐塞·德阿科斯塔(José de Acosta)形容了巨石裝嵌的情形:「這些工程規模非常之大,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們不使用灰漿,也沒有鐵製或鋼製工具來切割和打磨石料,更沒有機械和工具來遠載石料。儘管如此,石料卻打磨得如此平整精細,許多地方連石塊之間的接縫也看不出來。……而更為令人驚嘆不已的是,我講的這道牆上的石塊雖然切割的很不規則,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堆砌時也沒有使用灰漿,但相互之間接合得非常嚴密,真可謂天衣無縫。在完成這項工程時必然動用了大量人力,而且極為辛苦,因為多數石塊大小不一,表面也不平坦光滑,要使一塊巨石同另一塊嚴絲合縫地緊密相接,非經多次試驗調整不可。」[9]
實際用途
據學者瑪麗亞·羅斯托沃斯基的考證,薩克塞瓦曼堡壘,實質上並沒有作為軍事要塞的用途。理由在於,它興修於印加帝國崛起擴張的時期,國都庫斯科並無受襲之虞。即使昌卡人曾進攻庫斯科及被擊退(發生於帕查庫特克即位之前),亦與堡壘無關,因為當時尚未修築。
所以,薩克塞瓦曼堡壘或許用以紀念印加帝國的軍事勝利,以及在某些儀式中進行模擬戰爭。如圖帕克·印卡·尤潘基有一次戰勝凱旋,印加人在薩克塞華曼舉行模擬戰爭的儀式,王子瓦伊納·卡帕克亦參與扮演,以供統治貴族及平民觀賞。[5]
現況
印加帝國被西班牙征服後,薩克塞瓦曼的巨型石磚被移去,用於其他建設,尤其在1940年代,由於當地政府鼓勵進行新建設,對薩克塞瓦曼造成甚為嚴重的破壞。[7]到目前,只能看到原址的五分之一。[10]
現時,當地人會按照印加帝國的傳統習俗,重現古時節日慶典的盛況。其中較為重要的,是每年6月24日舉行的「因蒂·拉伊米」(或稱「因蒂普·拉伊米」)慶典,以重現昔日印加人祭祀太陽神的情形。[11]另外,還會舉行稱為「瓦拉庫」(Huaracu)的成人禮。此項典禮原是古代印加王考察王子的典禮,現時則由庫斯科的中小學生參與表演。[10]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