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寫規則
羅馬數字共有7個,即Ⅰ(1)、Ⅴ(5)、Ⅹ(10)、Ⅼ(50)、Ⅽ(100)、Ⅾ(500)和Ⅿ(1000)。按照下述的規則可以表示任意正整數。需要注意的是羅馬數字中沒有「0」,與進位制無關。一般認為羅馬數字只用來記數,而不作演算。
羅馬數字不曾有「正式」、「約束」,或全面接受的標準。其使用古羅馬明顯變化,中世紀之後仍然有些不一致。[1] 換句話説,尤其是羅馬數字認爲是依法約束的表示數字場合,像是美國版權法,「錯誤」或歧義的數字可能使版權聲明無效,或影響版權期限,所以嚴守標準形式很重要。[2]
- 重複數次:一個羅馬數字重複幾次,就表示這個數的幾倍。
- 右加左減:
- 在較大的羅馬數字的右邊記上較小的羅馬數字,表示大數字加小數字。
- 在較大的羅馬數字的左邊記上較小的羅馬數字,表示大數字減小數字。
- 左減的數字有限制,僅限於Ⅰ、Ⅹ、Ⅽ。比如45是ⅩⅬⅤ,不用ⅤⅬ。
- 但是,左減時不可跨越一個位值。比如,99是ⅩⅭⅨ(),不用ⅠⅭ()。(等同於阿拉伯數字每位數字分別表示。)
- 左減數字必須為一位,比如8是Ⅷ,不用ⅡⅩ。
- 右加數字不連續超過三位,比如14是ⅪⅤ,不用ⅪⅢ。(見下方「數碼限制」一項。)
- 加線乘千:
- 在羅馬數字的上方加上一條橫線或者加上下標的Ⅿ,表示將這個數乘以1000,即是原數的1000倍。
- 同理,如果上方有兩條橫線,即是原數的1000000()倍。
|
|
紀年
羅馬數字用於紀年時,其拼寫規則與數字拼寫相同。
用途
- 公共紀念建築物
- 鐘錶
- 日曆
- 影視作品製作年份
- 英文、法文等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所寫的書籍、文件的卷章節編號(多用大寫字母),例如:
- Volume VII(第七卷)
- Chapter XXIV(第二十四章)
- Section VI.3(第六段之第三節)
- 俄文中用於代表世紀以及千紀,例如19世紀寫作「ⅪⅩ век」、公元前2千年寫作「Ⅱ тысячелетие до н. э.」
- 有序列表(ordered list)的編號(多用小寫字母),例如:
- i) 第一項
- ii) 第二項
- iii) 第三項
- iv) 第四項
- v) 第五項
- vi) 第六項
- vii) 第七項
- viii) 第八項
- ix) 第九項
- x) 第十項
- xx) 第二十項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