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茲塔什山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納茲塔什山口,也稱為奈扎塔什山隘(塔吉克語 : Aghbai Nayzatosh )是位於中國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和塔吉克斯坦 山地巴達赫尚自治州穆爾加布縣之間的一個山口,它位於海拔4,476公尺(14,685英尺),[2]在柯爾克孜語中意思為「矛石」。[3]
2021年塔吉克總統提議中國增加對塔吉克軍隊的軍事援助, 同時為塔吉克軍方興建一處新的軍事基地位於瓦罕走廊西北部塔吉克斯坦伊什卡西姆縣(Ishkoshim District)的軍事基地。作為交換,塔吉克將把鄰近中國新疆的穆爾加布縣(Murghob District)沙伊馬克村(Shaymak)的軍事基地完全轉交給中國。 [4]沙伊馬克村軍事基地距離塔吉克的庫利馬(Kulma)通關口岸有不到100公里,距離中國-塔吉克的排依克山口、納茲塔什山口和中國-阿富汗的托克滿蘇山口不到50公里。
歷史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2/Txu-oclc-224033229-nj43-10.jpg/640px-Txu-oclc-224033229-nj43-10.jpg)
納茲塔什山口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小路。在古代,它不是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因為它遠離定居點,缺乏水源,海拔較高。[5]然而,在 19 世紀納茲塔什山口經常被歐洲探險家通過該地區使用。[5]
山口位於歷史悠久的巴達克山地區,位於現在中國和塔吉克斯坦之間的邊界。伊犁條約(1881 年)和一系列後來的協議,俄羅斯和清朝在伊犁河流域的邊界進一步小幅調整有利於俄羅斯。[6]邊境的最南端(即現代中國-塔吉克斯坦邊界的南半部)仍未劃定界限,部分原因是英國和俄羅斯在中亞爭奪主導地位的持續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最終,兩國同意阿富汗仍將是他們之間的獨立緩衝國,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於 1895 年建立。[6]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和阿富汗政府簽署了瓜分巴達克山的協議,但清朝對瓜分的結果提出質疑。中國不是這些協議的締約方,因此中俄邊界的最南端仍未確定。[6]2002 年塔吉克斯坦和中國簽署了邊界協議,爭端最終得到了解決。[7][2]
參見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