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里斯特·雷·莫爾頓(英語:Forest Ray Moulton,1872年4月29日—1952年12月7日),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1]

Quick Facts 福里斯特·雷·莫爾頓, 出生 ...
福里斯特·雷·莫爾頓
Thumb
出生(1872-04-29)1872年4月29日
 美國密西根州勒羅伊英語Le Roy, Michigan
逝世1952年12月7日(1952歲—12—07)(80歲)
 美國伊利諾州庫克郡威爾梅特
國籍 美國
母校芝加哥大學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天文學
Close

他出生在密西根州勒羅伊英語Le Roy, Michigan,並在阿爾比恩學院英語Albion College接受教育。他在1894年獲得文學士的學位後,在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1899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他歷任天文學助教(1898-1900)、講師(1900-1903)、助理教授(1903-1908)、副教授(1908-1912)、教授(1912年-)[2]

他是張伯倫莫頓假說的著名擁護者,認為行星是從微小的微行星合併而成的。他們的假設需要另一顆恆星的接近來觸發微行星的凝結,然而此一概念已經失寵了。

在20世紀的第一個10年,發現一些額外的小衛星在軌道上繞著木星。莫爾頓博士提出這些實際都是引力捕獲的星子。這一理論已被天文學家們認同。

月球上的莫爾頓環形山、求解微分方程組的{{le|線性多步法#亞當斯-莫爾頓法|Linear multistep method#Adams–Moulton methods|亞當斯-莫爾頓法]]和幾何學的Moulton plane英語莫爾頓平面,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著作

他在1907年是美國數學學會彙刊英語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的副主編,在1908年成為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副研究員。他曾擔任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的秘書多年,舉辦的專題討論會超過20次,並編輯專刊[3]。除了天文和數學期刊的各種貢獻,他的著作還有:

  • An Introduction to Celestial Mechanics (1902;[4] second revised edition, 1914)
  •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nomy (1905)
  • Descriptive Astronomy (1912)
  • Periodic Orbits (1920)
  • New Methods in Exterior Ballistics (1926)[5]
  •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930)[6]
  • Astronomy (1931)[7]
  • Consider the Heavens (193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