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詐騙(英語:Computer fraud)為電腦犯罪的一個分支,是非法使用電腦取得或篡改電子資料或非法使用電腦或系統的行為[1]。美國《電腦欺詐和濫用法》禁止電腦詐騙行為,該法案將美國實際管轄區域內的電腦詐騙行為定為刑事犯罪[2],《日本刑法》的類似罪名為「電子計算機使用詐欺罪」(日語:電子計算機使用詐欺罪でんしけいさんきしようさぎざい[3]

以下是幾個電腦詐騙類型:

釣魚攻擊社會工程電腦病毒阻斷服務攻擊也常用於破壞服務或侵入他人網路的策略,惟本條目未予收錄。

知名事件

梅麗莎病毒/蠕蟲

1999年3月26日,數千個電子郵件出現了梅麗莎病毒。該病毒偽裝成來自同事或朋友的重要資訊[5]。該病毒將病毒電子郵件傳送到使用者Microsoft Outlook通訊簿上的前50個電子郵件位址,以此類推。該病毒的擴散呈指數級,嚴重破壞了公共通訊和服務。許多系統管理員被迫切斷電腦與網際網路的連接。由於病毒大樓釋放電子郵件,微軟英特爾洛克希德·馬丁朗訊等公司被迫關閉其電子郵件閘道器。

經過多個政府部門和執法部門的調查,梅麗莎病毒的始作俑者北確認為32歲的新澤西州程式設計師大衛·史密斯,他最終被指控涉嫌電腦欺詐罪[6]。史密斯是第一個約編寫病毒被起訴的人。最終史密斯被判處20個月徒刑,並處罰金5000美元。此外,他還被要求在刑滿釋放後接受三年監督。新澤西州警察高科技犯罪部門、聯邦調查局、司法部電腦犯罪和智慧財產權科以及國防刑事調查局的成員參與了調查[7]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