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萊里烏斯·瓦倫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莱里乌斯·瓦伦斯

奧勒留·瓦萊里烏斯·瓦倫斯拉丁語Aurelius Valerius Valens,?—317年)是公元316年末至317年初的一位羅馬皇帝,他曾是達西亞行省的邊境都督(拉丁語:dux limitis[1]

快速預覽 瓦萊里烏斯·瓦倫斯 Valerius Valens, 羅馬皇帝 (在西羅馬帝國未受承認) ...
瓦萊里烏斯·瓦倫斯
Valerius Valens
Thumb
刻有瓦萊里烏斯·瓦倫斯的福利斯銅幣
羅馬皇帝

(在西羅馬帝國未受承認)
統治316年-317年(與李錫尼共治)
前任君士坦丁大帝
繼任君士坦丁大帝
全名
奧勒留·瓦萊里烏斯·瓦倫斯
關閉

李錫尼君士坦丁一世的第一次內戰中,後者在316年10月8日(部分歷史學家認定為314年[2])的西巴萊亞之戰英語Battle of Cibalae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前者逃往阿德里安堡[3]。在瓦倫斯的協助下,李錫尼再次聚攏起第二支部隊。316年12月初,李錫尼奉其為奧古斯都,推測是為了確保他的忠誠[4]。很久之後,李錫尼將在與君士坦丁一世的第二次內戰中故技重施——將馬提尼安努斯任命為共治皇帝。

儘管有些文獻[5]表明瓦倫斯曾任副皇帝(凱撒),仍有錢幣證據表明他獲得的是「奧古斯都」的稱號[6]

在李錫尼因優柔寡斷在316年底到317年初之馬蒂亞之戰英語Battle of Mardia中落敗後,君士坦丁一世保住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並迫使前者承認他為奧古斯都,廢黜了瓦倫斯並任命他們的兒子為凱撒[7]。據貴族彼得(Petrus Patricius)記載,君士坦丁一世曾向梅斯特利亞努斯英語Mestrianus表達過自己對瓦倫斯擢升奧古斯都的憤怒[8]

皇帝的表情充滿憤怒、身體扭曲,幾乎說不出話來。他說:『在歷經這麼多次戰鬥和勝利後,我們從未遭遇目前這種狀況——這位兄弟(指李錫尼)的行徑甚是惡毒,我們應當拒絕讓他成為共治者,而且也應當就此否定與他的親密關係,讓他與那卑劣的奴隸(指瓦倫斯)一起滾到帝國的樞機團里去。』

317年3月1日,雙方的和平協定在塞爾迪卡(Serdica)終結。我們並不知道這是否是協議的一部分——李錫尼最終還是處決了瓦倫斯[9]

引文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