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載寶(Paul T. P. Wong,1937年4月1日—2024年)是加拿大臨床心理學家和教授[1]。 他的研究生涯經歷了四個階段,在每個階段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學習理論,社會認知,存在心理學和正向心理學。 他在接受死亡,意義治療[2]和第二波正向心理學[3]方面的綜合性工作而聞名。王載寶目前是塞布魯克大學的兼職教授,特倫特大學及西三一大學的名譽教授。 他還曾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約克大學及多倫多大學任教。
此條目形似新聞稿,或帶有過度的宣傳性語調。 (2021年5月15日) |
王載寶 博士 | |
---|---|
出生 | 中國天津 | 1937年4月1日
公民權 | 加拿大 |
教育程度 | 多倫多大學博士 |
組織 | International Network on Personal Meaning |
知名於 | 意義治療 正向心理學 |
配偶 | Lilian C. J. Wong |
兒女 | 2 |
網站 | drpaulwong |
王載寶於1937年出生於中國天津,並於1948年移居香港。王載寶於1961年以國際學生的身份在加拿大獲得學士學位。 1964年從多倫多聖經學院畢業,並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在1967年獲得卡爾頓大學榮譽心理學博士學位。1970年,王載寶獲得了多倫多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 王載寶的職業生涯跨越兩個領域:心理學和基督教事工。 他於1960年代初擔任多倫多中國福音教會的創始牧師,然後在特倫特大學任教期間,於1970年代創立了彼得伯勒中國基督教獎學金。 王載寶在1980年代參與過安置船民的工作,並於1990年代初在西三一大學開設了心理諮詢研究生課程。[4]
王載寶將存在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相結合,形成了存在正向心理學[5][6] ,認識到人類存在的憂慮和陰暗面。 後來,這被視為第二階段的正向心理學,承認陰陽學說及亞洲本土心理學的重要性。 第二階段的正向心理學基於對立共存的基礎,而對立則對人類發展及心盛至關重要。[7] 自2011年以來,王載寶組織了一些定期聚會推廣正向心理學。 參與者學習意義的基本原理和相互聯繫的新方式。 這項外展方案旨在改善基層的心理健康。[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