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沃·大衛·平諾克,CBE(英語:Trevor David Pinnock;1946年12月19日—),英國大鍵琴演奏家、指揮家。以古樂領域的活動,以及與英國古樂團的長期合作而聞名。他並曾擔任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樂團藝術總監。2003年起,平諾克離開了英國古樂團的專任工作,持續以指揮、大鍵琴演奏的雙重身分活動。此外,他也從事教學工作。
生平
平諾克出生於坎特伯雷,他的祖父在當地經營救世軍的樂隊。父親肯尼斯從事出版,母親喬伊思則是一位業餘歌者[1][2]。平諾克一家距離鋼琴家隆納·史密斯的住處不遠,平諾克自小與史密斯的妹妹學習鋼琴。七歲時,他加入了當地的教會合唱團,於1956年至1961年間在合唱學校就讀,之後進入賽門·朗頓男子文法學校[1][3]。在此他受到鋼琴、管風琴的訓練,並開始在教堂擔任管風琴演奏。十五歲起,他開始接觸大鍵琴演奏[2]。十九歲時,平諾克獲得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獎學金,他前往該校繼續攻讀管風琴與大鍵琴演奏,並獲得獎項肯定[1][4]。在皇家音樂學院期間,他同雷夫·多恩斯與米利琴特·西爾沃學習[5]。此外,他在課外受古斯塔夫·萊昂哈特影響甚多[4]。
- 從事演奏
平諾克以大鍵琴演奏家的身分與聖馬丁室內樂團在歐洲做巡迴[6][註 1]。1966年,他在皇家節日音樂廳完成職業生涯的倫敦初登場,不過當時是以現代樂器演奏巴洛克曲目[4]。1968年則是他的獨奏初登場,地點位於普賽爾屋[7]。
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平諾克亦演奏當代作曲家的大鍵琴作品,包括格哈德、法雅、馬丁、普朗克等人的協奏曲[5][8]。2000年,平諾克與馬克西姆·文格洛夫一同巡迴演出,過程中平諾克首次接觸現代鋼琴,文格洛夫亦嘗試以巴洛克琴演奏[9][10]。
- 英國古樂團
1972年11月,英國古樂團成立,他們使用當代樂器演奏,曲目則專注於巴洛克與古典時期作品[4][註 2]。起始成員僅7人,但迅速壯大。對於專事古樂演奏的決定,平諾克回憶[11]:
我當時認為,應該繼續對未知的領域進行探索。現時固然有很多傑出的巴洛克音樂詮釋(用的是現代樂器),我感覺這方法已然到了盡頭,但前方仍有許多的可能性。尼古勞斯·哈農庫特與古斯塔夫·萊昂哈特對此做了許多有趣的實驗,我們則應該以自己的方法繼續下去。在今天,古樂器演奏相較以前已容易了許多,經歷一番掙扎,許多難題得以解決。然而,現在的演奏者們已經有相當好的技術,下一代音樂家們的道路則由我們來開創。
平諾克是古樂演奏與巴洛克曲目振興的先鋒人物,倫納德·伯恩斯坦相當肯定他的活動:「平諾克的作品令我感到興奮!特別是他的巴哈和韓德爾,簡直讓人坐不住!」[12]
1973年,英國古樂團在倫敦巴哈音樂節初次登場[13]。1975年,在約翰·艾略特·加德納的指導下,他們演出了拉摩最後的劇作《北方人》[14]。1980年,平諾克第一次在逍遙音樂會亮相。1983年,他隨團巡迴北美。1986年,他們演出了韓德爾《所羅門》,之後更上演了許多大型作品[6]。平諾克與樂團繼而巡迴世界各地,旅行演奏之餘亦完成了許多錄音。評論認為平諾克「擁有獨樹一幟的活力與熱情,使聽眾易於接受」[13]。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古樂團曾經為了演出拉摩的《西巴里斯人》(Acante et Céphise)(1963年)而臨時成立合唱團。九〇年代中期,樂團演出巴哈B小調彌撒,將合唱團重新納入正式編組中,此後便持續成長。合唱團的加入使英國古樂團得以常態性地演出巴洛克時期的歌劇、神劇以及其它人聲作品,包括一系列的巴哈曲目等[15]。
在指導樂團逾卅年的時間裏,平諾克通常兼任大鍵琴(或者小型管風琴)演奏;在他看來,指揮是屬於19世紀的角色與職務[16]。2003年,在成員的共同決議下,由小提琴家安德魯·曼澤接手樂團指導[11][17]。對此他表示[18]:
我還有其他想做的事⋯⋯一年和樂團有18至20周的時間在一起,其餘則是客席指揮,犧牲的則是能夠演奏大鍵琴的時間。我決定要邁向下一階段,或許完成一些獨奏曲目。與其在我六十歲已經做不動的時候,不如現在就做出決斷。⋯⋯有許多曲目是我想重新演奏的,尤其是英國曲目,例如Thomas Tomkins、William Byrd、John Bull和Orlando Gibbons等等。
- 其它活動
1989年,平諾克在紐約創建了「古典合奏團」(The Classical Band),並與DG簽訂合同,預計錄製18張唱片[19]。在他的規劃下,樂團演出古典、早期浪漫時期(海頓至孟德爾頌)的曲目,同樣使用當代樂器。有時,平諾克亦會擔任古鋼琴演奏[20]。不過在一些反應不佳的演出之後,他與樂團拆夥,其職務則由布魯諾·懷爾繼承[21]。
1991至1996年期間,他是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樂團的藝術總監、首席指揮[22],並續任其藝術顧問至1998年止。他與該樂團進行了美國巡迴,並錄製了貝多芬第1號、第5號鋼琴協奏曲[23][註 3]。
除上述工作外,他在世界主要樂團亦有指揮紀錄,包括:波士頓、舊金山、底特律、洛杉磯、芝加哥等美國樂團,歐陸方面有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弗萊堡巴洛克樂團、薩爾茨堡莫札特大學管弦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倫敦愛樂、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不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24],亞洲則有水戶室內樂團[25]⋯⋯等等。
平諾克亦是檀格塢、薩爾茨堡等地的音樂節常客[13][26]。1988年,平諾克首次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演出,當晚劇目為韓德爾的《朱利奧·凱撒》(Giulio Cesare)。同年,他在薩爾茨堡音樂節第一次登台,指揮韓德爾《彌賽亞》[1][6][27]。2005年,在雪梨歌劇院指揮韓德爾的《里納爾多》(Rinaldo)[28][註 4]。
2003年之後,平諾克將他的時間均分於大鍵琴演奏與指揮,他的指揮活動則不再侷限於使用古樂器的團體。2007年,平諾克與歐洲布蘭登堡合奏團在歐洲、遠東地區巡迴,該團是為他的六十歲生日而特別設立的,他與該樂團錄製了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全本(獲得2008年留聲機唱片獎[30]),也演出受歡迎的巴洛克時期作品[31][32][33]。
此外,他亦興起了對教育的興趣[26]。於皇家音樂學院[34]、薩爾茨堡莫札特音樂大學、香港演藝學院[26]等校開設大師班與工作坊。拉爾斯·烏爾里克·莫滕森、尼古拉斯·帕爾(Nicholas Parle)、卡洛爾·西拉希(Carole Cerasi)、朱利安·柏金斯等大鍵琴演奏家皆是他的學生。
作品
平諾克在古樂廠牌阿奇夫旗下灌錄了為數可觀的專輯,這些錄音的跨度甚廣,是他作為早期音樂重要詮釋者的重要資料。當中較具能見度的作品包括:
- 巴哈,十三首鍵盤協奏曲
- 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
- 巴哈,小提琴協奏曲,與西蒙·斯丹迪奇
- 巴哈,管弦樂組曲等作品
- 巴哈,四首觸技曲(編號#479 1915,大花版[註 5])
- C·P·E·巴哈,交響曲與協奏曲選輯(#479 2499,收藏家系列[註 6])
-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與斯丹迪奇(#474 616-2,大花版)
- 韋瓦第,《光榮頌》
- 韋瓦第,協奏曲選輯(#471 317-2,收藏家系列)
- 普賽爾,神劇選輯
- 韓德爾,十二首大協奏曲,作品6
- 韓德爾,皇家煙火音樂
- 韓德爾,水上音樂(#477 7562,大花版)
- 韓德爾,神劇《彌賽亞》(#423 630-2)
- 科雷利,六首大協奏曲,選自作品6
- 帕海貝爾D大調卡農與其他作品之選集(#415 518-2)
- 海頓,「狂飆突進」時期十九首交響曲(選錄第35、38、39、59、26、49、58、41、48、65、43、51、52、42、44、46、45、47、50號)
- 莫札特,薩爾茨堡時期交響曲作品(#439 915-2,選錄第16號至第30號等十五首交響曲)
- 莫札特,第38、39號交響曲
- 莫札特,第40、41號交響曲(#447 048-2)
- 莫札特,交響曲全集(#471 666-2,收藏家系列)
- 莫札特,加冕彌撒等作品(#445 353-2)
獲獎與榮譽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