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拿巴主義(法語:Bonapartisme; 英語:Bonapartism)是由拿破崙·波拿巴及其追隨者和繼承者產生的政治意識形態。這個詞後來被用來指那些希望恢復波拿巴王朝及其政府風格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波拿巴主義者是在19世紀的法國積極參加或倡導保守主義君主主義帝國主義政治派別的人。

Quick Facts 波拿巴主義Bonapartism, 領袖 ...
波拿巴主義
Bonapartism
領袖阿道夫·比約
夏爾·德·莫爾尼
埃米爾·奧利維耶
阿道夫·維特里
歐仁·魯埃
拿破崙-熱羅姆·波拿巴
喬治-歐仁·奧斯曼
成立1815年
解散1889年
意識形態君主主義
民粹主義
保守主義
家長制保守主義
政治立場右翼
官方色彩  藍色 (早期)
  綠色 (晚期)
法國政治
政黨 · 選舉
Close
"四個拿破崙",一幅1858描繪的宣傳圖像展示了拿破崙一世(背影)、拿破崙二世(背影)、拿破崙三世拿破崙四世

拿破崙之後,這個詞被應用於在霧月政變中奪取政權的法國政治家,他們在執政府以及隨後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法蘭西第二帝國中參政。波拿巴主義者希望在波拿巴家族,即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一世)和他的侄子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三世)的領導下建立一個帝國。[1]

在馬列主義中的使用

基於拿破崙·波拿巴的功績,馬克思主義者和列寧主義者使用波拿巴主義為一種政治修辭[2]卡爾·馬克思雅各賓派法國大革命的門徒,也是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的同時代評論家。他使用波拿巴主義一詞,指涉反革命軍官從革命者手中奪取權力,並利用有選擇的改革來收買群眾的激進主義。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認為,波拿巴主義者保留、掩飾了少數統治階級的權力。他認為拿破崙一世和拿破崙三世都以這種方式腐敗了法國的革命。馬克思在1852年撰寫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提供了這一定義和分析。《霧月十八日》,他敦促人們注意「歷史現象」的重複性,最終濃縮成為一句格言:「歷史總是重複上演,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喜劇。」[3][4]

托洛茨基在《波拿巴主義與法西斯主義》《被背叛的革命》等作品中多次使用「波拿巴主義」一詞,在《波拿巴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中解釋了波拿巴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之間的關係,認為波拿巴主義是議會民主與法西斯主義之間的過渡階段,他將波拿巴主義定義為「政府的真正軸心在於警察、官僚機構和軍事集團。是一個軍警獨裁制,只是用議會制度的外衣掩飾而已。而以軍刀作為國家的裁判者的政府,正是波拿巴主義的。[5] 在這裡,波拿巴主義的討論被嚴格地限制在了資本主義議會民主國家中,並強調了波拿巴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之間的區別。在討論蘇聯的作品《被背叛的革命》中托洛茨基描述工人國家如何被官僚專制竊占,最終成為墮落的工人國家[6]托批評史達林為蘇維埃波拿巴主義[6]

在赫魯雪夫時期,波拿巴主義者是指不服從黨指揮的軍人。

參見

腳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