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利時是聯邦制國家,全國分爲三個社群、三個大區及四個語言區。
1962年,比利時通過法律首創語言區。1970年語言區的劃分被納入憲法。[1]
比利時於1830年獨立時,是兩院制國家並且當時國家的唯一行政語言是法語。荷蘭語及德語要在之後才逐漸被承認爲官方語言。比利時的四個語言區(法語、荷蘭語、德語及布魯塞爾雙語區)於1962年設立。比利時複雜的聯邦制度分別代表佛拉蒙人及瓦隆人對聯邦政府的不同訴求:
對於佛拉蒙人而言,他們希望聯邦政府能夠賦予其文化自治的權力,於是隨著20世紀下本葉的各項改革,比利時亦設立三個社群:佛拉蒙社群、法語社群及德語社群,且各社群獲得了文化、語言、教育及個人事務(例如健康及社會協助)等方面的控制權。
而對於瓦隆人而言,他們更希望聯邦政府能夠賦予其政治及經濟方面的自治權,因此比利時建立了三個大區(佛拉蒙大區、瓦隆大區及布魯塞爾首都大區)以賦予各大區政府對應的權利。
1970年至2014年期間,比利時經歷六次國家改革, 最終將比利時從獨立初期的兩院制中央集權制國家轉變爲擁有複雜地方政治體系的聯邦制國家。
比利時的地方政府共分爲三類:
所有的地方政府皆有自己的地理邊界,但是語言區並無專屬的政府機構,其事務由社群政府負責。
各地方政府的官方語言由其位置上所屬的語言區所決定,詳見下表:
比利時的地方政府設立原本可使該國存在多達七對互相獨立的議會和政府(三個大區+三個社群+聯邦政府),但最後荷蘭語的代表政客決定將佛拉蒙大區和佛拉蒙語社群合併,因此佛拉蒙區域實際上僅擁有一個政府及一個議會,共同行使大區和社群所擁有的權限[2],但來自首都的荷蘭語代表議員並無權在佛拉蒙議會中有關大區事宜的議題中投票。而瓦隆大區及法語社區並無合併,因此依然保留各自的議會和政府。法語社群議會的成員由瓦隆大區及首都大區中的講法語議員產生,並且瓦隆地區的官員亦經常會在法語社群中任職。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