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歐內斯特·卡倫巴赫(Ernest Callenbach,1929年4月3日—2012年4月16日),美國作家。
他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威廉斯波特,就讀於芝加哥大學,在那裡,他被捲入了當時的「新浪潮運動」(嚴肅認真地關注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電影)。當時他的政見是「反共的社會主義者,研究了馬克思主義者們引起的革命,並目睹了革命如何通常不起作用」[1]。他在巴黎的索邦大學呆了六個月,每天看四部電影,後來回到芝加哥,並獲得了英語和通信新聞(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s)專業碩士學位。
卡倫巴赫隨後移居加利福尼亞州。從1955年到1991年,他在職於加州大學出版社(伯克利)。他擔任了多年的廣告文字總撰稿人,並於1958年到1991年主編出版社的《電影季刊》(Film Quarterly)。他還偶而在加州大學和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電影課程。
卡倫巴赫有許多年在加州大學出版社主編自然歷史指南(Natural History Guides)。他開始認真對待環境問題及它們同人類的價值體系、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的聯繫,就象他曾認真地去理解電影一樣。他深受愛德華·艾比的影響。他因此以綠色書籍的作者而著稱,即《生態烏托邦》(1975)和《生態烏托邦之誕生》(1981)等生態烏托邦的作者。他據說創造了「生態烏托邦」一詞。此外,他曾帶著極大興趣讀過默里·布克欽的《後匱乏社會的無政府主義》(Post-scarcity anarchism,1971年),後來又認識了布克欽本人。[2]
就人類與生態環境密切聯繫的觀念,以及某些經濟學和社會學的概念而言,生態烏托邦系列書籍與所謂的可持續化運動相關。卡倫巴赫的生態烏托邦的概念不是「盧德運動」——他並不排斥高科技,而更確切地應該說他虛構的社會表現出了對於技術的一種自覺的選擇性。例如,卡倫巴赫的生態烏托邦社會更強調私人交往,而非無人性的互動,故預測了視頻會議的發展與廣泛應用。
的確,儘管卡倫巴赫參與的是印刷出版,他對視覺媒體仍保持著相當濃厚的興趣。某種程度上他的《生態烏托邦》一書在各個方面預測了「真人實境秀」——二十年後才得到認可,並被歸為一種類型——因為故事中,在這個虛構的社會裡,立法機關和司法法院的一些日常生活被通過電視播放,而電視辯論(包括關於生態問題的技術之爭在內)則迎合了公民的需求。
卡倫巴赫是西岸的技術專家、建築師、社會思想家和科學家圈子中的一員,其中的名流有厄休拉·勒吉恩、斯塔霍克、西蒙·范·德·瑞恩、彼得·卡爾索普、斯圖爾特·布蘭德、凱文·凱利、詹姆斯·T·鮑德溫和約翰·托德。正如許多其他這些人一樣,他是演說家、專題座談者,以及隨筆作家。
2006年,卡倫巴赫介紹了日本的一個社區運動的真實故事,從它的目標和實踐上,都使人聯想起他的生態烏托邦社會。他訪問了日本,並調查了山岸運動(Yamagishi)。它涉及大約三打建立在同一基本原則之上的共同社區(intentional communities):居住的農業(豬、牛和雞的家畜飼養,還有有機蔬菜和水果的種植)人口在生態意義上的融合,社會生活基於民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健康的原則。每一個個體的居民點都被稱為是jikkenji(『為世界示範的社區』)。描述這些社區的文章「生態烏托邦在日本?」非常短。一上來就將其設定在「邂逅回歸大地的、致力於『一切眾生之長久幸福』的社會成員」[3]的視角上。全文分為「研討會中的山岸特殊課程」(Tokkoh)、「豐鄉町」(Toyosato)、「日常生活」(Daily Life)、「工作與遊戲」(Work and Play)、「可持續性觀點」(The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山岸主義與我們」(Yamagishism and Us)等幾個小節。
1990年,卡倫巴赫提出了「地球十誡」(Earth's Ten Commandments),刊登在其個人主頁[4]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