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機場地鐵站(英語:Changi Airport MRT Station,編號:CG2)是新加坡樟宜的一座地鐵站,為新加坡地鐵東西線樟宜機場支線的東端終點站;它由SMRT集團營運,呈東西向建造。該站直連樟宜機場2號和第3航廈,並為包括星耀樟宜在內的其他機場設施提供服務。由SOM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的樟宜機場站包含了迎合機場旅客的元素,比如月台層更寬的檢票閘門。車站兩端的中庭玻璃牆支撐著一座橫跨島式月台的發光天橋,同時最大限度地允許陽光照入車站。
新加坡當局在20世紀80年代曾計劃修建一條通往機場的鐵路,但由於這類支線的財務可行性低,相關計劃被擱置。隨著樟宜機場航空交通量的增長以及1994年第3航廈的提建,該計劃得以重新啟動。當前的兩站式支線於1996年確定方案,隨後自1998年動工建設。樟宜機場站於2002年2月8日啟用,儘管客流量低於預期,但它仍繼續為機場提供了另一種替代性交通選擇。2019年5月,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宣布,樟宜機場站到2040年將被納入湯申—東海岸線,並延伸到機場的第5航廈。
歷史
1982年5月,一條通往樟宜機場的鐵路支線便被納入新加坡地鐵網路的早期規劃。[3]該支線計劃在初始地鐵網路完工後修建。將在最初的捷運網路完成後建造。但在1983年的一項可行性研究中,MRT集團得出的結論是,客流量水平不足以證明修建此類支線的合理性。[4]由於地鐵系統的建設成本低於預算,當局於1984年重新審視了該聯絡計劃。[5]1985年,MRT集團的顧問團隊對通往機場的交通模式進行調查,以評估機場聯絡地鐵系統的可行性。[6]然而,顧問們於1986年1月得出結論,認為該聯絡計劃在財政上短期內不可行,因為旅客更傾向於搭乘計程車往返機場。[7]
1989年3月,樟宜國會議員張宗治呼籲擴建機場,稱此舉將滿足機場日益增長的旅客需求。對此,通訊部長楊林豐回應表示,如果樟宜地區有發展計劃,將考慮擴建。否則低需求可能無法滿足營運成本。[8]他於1991年再次表示,只有當樟宜機場的年客運量達到5,000萬人次時,開通這條聯絡線才有意義,而當時預計到21世紀初,樟宜機場每年的乘客吞吐量只能達到3,400萬人次左右。這位部長還聲稱,機場已經有高速公路提供良好的服務,計程車價格也很實惠。[9]至1992年,新任通訊部長馬寶山表示,政府已經為這條潛在的路線預留了所需的土地。[10]
1994年8月,機場使用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超過了先前預測的6-7%,鐵路聯絡線的建議獲重提。新加坡民航局計劃修建新航廈來應對客流量的增長,遂敦促MRT集團重新評估方案,因為他們擔心服務於新航廈的道路可能不足。民航局還建議新聯絡線與新航廈同步建設。MRT集團就機場聯絡線展開諮詢研究,這條連接線將從地鐵東西線的丹那美拉站分支出來,並概念性地規劃沿機場林蔭道(Airport Boulevard)通往樟宜機場,然後繼續穿過機場抵達樟宜尾,再沿東海岸轉向西南方返回市中心,但不設中間站。[11][12]
在陸路交通管理局完成另一項可行性研究後,時任新加坡副總理李顯龍於1996年11月15日正式宣布將建造一條全長6.4公里(4.0英里)的支線。[13]這條支線預計於2001年完工,將從丹那美拉站出發,惟與早期規劃不同的是在松馬柏設有一個中間站(現博覽站),為樟宜商業園和新加坡博覽中心提供服務。樟宜機場地鐵站的位置亦被調整為東西向,使地鐵站的兩端均可分別通往兩座航廈。[14][15][16]由於該地區的需求較低,沒有將支線延伸至貨物和工程綜合體的計劃。[17]自1987年以來一直倡導建設支線的張宗治對此「欣喜若狂」,並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消息」。[18]
1998年10月,樟宜機場地鐵站的建造合約由熊谷組與三巴旺工程建設(Sembawang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組成的合資企業以2.045億新加坡元的價格投得。該合約包括建造車站及相關隧道、連接2號和第3航廈的新行李隧道,以及連接第3航廈的新地下行車通道。[19][20]負責設計第3航廈的CPG諮詢公司也派出20名員工協助陸交局團隊進行路線擴建工程。[21]
奠基典禮於1999年1月29日舉行。通訊部長馬寶山在儀式上表示,該車站的建設將有賴於陸交局、民航局和承包商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密切合作。[22]由於車站建在敏感地區,自上而下的建築工程必須精心規劃,以減少對機場營運的干擾。[23]通往車站的1公里(0.62英里)隧道將直接下穿跑道和機場航廈,修建時需要密切監控。[22]在施工期間,連接1號及第2航廈抵達與出發大廳的道路改道至地鐵站西側。[24]由於第2航廈等開發計畫附近的深挖工程更為複雜,地鐵站東側首先開工。[24][25]另因超限隧道穿過地鐵站東側以外的不規則樁基布局,還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地基重建。陸交局否決了暗挖隧道的構想,因為這些工程位於淺地層。取而代之的是採用在地下連續牆內明挖和地基處理法。[24]
作為2001年「總統挑戰」的一部分,當時的慈善步行路線亦專門經過博覽站和樟宜機場站之間尚未竣工的隧道。[26][27]樟宜機場地鐵站於2002年2月8日啟用,[28][29]並於27日在該站舉行了延伸路線的正式通車儀式。[30]自該站啟用以來,客流量一直適中,因為大多數公車路線繼續營運,並依舊成為機場和航空公司本地員工以及不住在東西線沿線的旅客的廉價直達交通工具。許多航空旅客寧願繼續選乘計程車或私人交通工具,因為並非所有地鐵列車都設有行李架。[31]有計程車司機表示,地鐵站使他們處於不利地位,在該站營運的第一個月,他們的收入就減少了兩成。當時,該站的日均旅客運送量為20,500人次。[32]儘管當局在支線周邊進行了開發以進一步刺激客流量,但人們認為開辦地鐵直通運轉並不具有成本效益,因此自2003年以來,該支線改為僅提供從丹那美拉站到樟宜機場站之間的班次服務。[33][34]
2016年7月,時任新加坡交通部部長的許文遠宣佈政府正考慮將湯申-東海岸線延長到樟宜機場第5航廈,以提供更直接來往樟宜機場與市中心的交通連接。延伸工程將與未來的第5航廈同時啟用。[35]2019年5月25日,陸交局宣布樟宜機場支線將成為湯申-東海岸線的一部分,自雙溪勿洛站經第5航廈延長至樟宜機場。該延長線預計將於2040年完工。[36][37]
從樟宜機場站到樟宜機場第5航廈的雙孔隧道及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合約由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新加坡)有限公司以3.217億新元的價格投得。[38][39]工程需要在第2航廈以東的一條封閉跑道下挖掘隧道,該隧道已於2022年11月完工。[40]2024年4月29日,陸交局對既有站點以及丹那美拉站和博覽站的改造進行招標,為將它們劃入湯申-東海岸線的一部分做準備。[41]
2002年7月24日,樟宜機場地鐵站中庭的玻璃幕牆碎裂。中庭一帶迅速封閉,惟地鐵列車服務不受影響。[42][43]2003年9月24日,一名男子在第2航廈的離境大廳自五層樓墮下樟宜機場地鐵站而死。[44]2020年1月17日,SMRT集團稱其於晨早檢查工作中在樟宜機場地鐵站的路軌交叉處發現裂縫。地鐵列車須改道至同一月台上下客,並且在接近受影響的路軌交叉處時須以較慢的速度行駛。[45]
概要
終點站 | 首班車 | 末班車 | |
---|---|---|---|
一-六 | 星期日及 法定假日 |
每日 | |
東西線(樟宜機場支線) | |||
往 EW4 CG 丹那美拉 | 05:31 | 05:59 | 00:06 |
樟宜機場地鐵站現由東西線樟宜機場支線提供來往該站與丹那美拉地鐵站的接駁列車服務。車站官方代碼為CG2,[46]這是自2003年6月20日由EW29變更而來。[47][48]通往丹那美拉方向的下一站是博覽站。[46]作為東西線的一部分,該站由SMRT地鐵營運。[49]樟宜機場站計劃當湯申-東海岸線於2040年將路線延伸到機場時改由該線提供服務。[50][51]樟宜機場站位於機場林蔭道下方,身處機場2號和第3航廈之間。[1]該站也服務於各類機場設施,包括機場警察局、星耀樟宜和皇冠假日酒店。[52]
在該站於2002年2月8日對外開放後,初期曾開辦有來往於文禮站的直通運轉服務。[53][54]自2003年7月22日起,該服務改為區間運轉,從樟宜機場站出發的列車將以丹那美拉站為終點。[33]首班車於工作日和周六早上05:31開出,而在星期日及法定假日於05:59開出,至於末班車則於凌晨00:06開出。[55]若從丹那美拉站出發,開往樟宜機場站的首班列車會於工作日和周六早上05:20發車、周日早上05:47發車,末班車則於深夜23:50發車。[56][57]列車班距在繁忙時間約為7至9分鐘一班,而在離峰時間則為13分鐘一班。[58][59]
樟宜機場地鐵站寬40公尺(130英尺)、長200公尺(660英尺),建築深度為18.5公尺(61英尺)。[20]該站呈東西向布局,西側有橫渡軌道,東端則有超限隧道。樟宜機場站由美國SOM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60]當中包含了多種迎合機場旅客的設計元素。[30]站內設有寬闊的檢票閘口,以方便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61]這些閘口與月台位於同一層,[62][63]也為輪椅使用者提供了更方便的接入。樟宜機場站是新加坡首批在建成之初便適配輪椅通行的地鐵站之一,設有升降機和無障礙坡道。[64]觸覺地板系統由帶有凸起、圓形或細長螺栓的瓷磚組成,可引導視障通勤者通過車站。[65]
站內沒有立柱,而是由間隔11.4公尺(37英尺)的月台邊緣柱狀物作支撐,且每一段都有外部隔板和襯牆。[66]地鐵站的兩個入口是中庭玻璃牆,支撐著一座150公尺(490英尺)長、橫跨島式月台的發光天橋。[60][61][67]半透明的玻璃天橋可以在兩座航廈之間進行非付費連通,除了有燈光照明外,也附設電動步道。[68]車站大廳兩端各有一個長約60公尺(200英尺)、高約36公尺(118英尺)的中庭。中庭的玻璃系統和拉索網路由澳洲工程公司邁進外立面(Meinhardt Facades)進行結構設計,[69]奧雅納也提供了工程意見。[70]
中庭採用玻璃結構,白天陽光充沛,旅客可以觀賞到機場公共區域的熱帶景觀。[71]屋頂僅在其南、北兩端有支撐,兩者之間有一個巨大的脊柱梁。[68]脊柱由交錯結構支撐,一端是鋼筋混凝土,另一端是A型框架柱和穩定桁架。[69]幕牆面板懸吊在每個懸臂末端的垂直桁架上,並由其他沿對角線和水平線伸展的拉索支撐。[68]樟宜機場站的設計曾獲芝加哥雅典娜博物館頒發2004年美國建築獎。[72]2011年,該站被BootsnAll評為全球15個最美麗的地鐵站中的第10名。[73]
離境大廳 | 通往2號及第3航廈的出入口,樟宜機場高架旅客運送車往第1航廈 | |
入境大廳 | 通往2號及第3航廈的出入口 | |
連通橋 | 樟宜機場1號、2號、第3航廈公車起訖站、2號及第3航廈之間的連通橋、通往第3航廈的出口 | |
大廳 月台 | ||
檢票口、自動售票機、車站控制室、Transitlink櫃台 | ||
A月台 | 東西線 往丹那美拉方向(博覽) | |
島式月台,A月台左側開門,B月台右側開門
| ||
B月台 | 東西線 往丹那美拉方向(博覽) |
腳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