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洛姆·大衛·科恩(Jerome David Kern,1885年1月27日—1945年11月11日)是一位美國音樂劇和流行音樂作曲家。他是20世紀初期美國戲劇音樂界重要人物,創作了700多首歌曲,用於100多部舞台作品。他與那個時代許多著名作詞家都有合作,如小喬治·格羅斯史密斯英語George Grossmith Jr.蓋伊·博爾頓英語Guy Bolton佩勒姆·格倫維爾·伍德豪斯奧托·哈巴赫英語Otto Harbach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多蘿西·菲爾茲英語Dorothy Fields約翰尼·默瑟艾拉·格什溫葉·哈伯格

Thumb
1934年攝

生平

早年

科恩出生於紐約市薩頓廣場英語York Avenue and Sutton Place[1]。他的父母是猶太德國移民亨利·科恩(Henry Kern,1842-1908年)和波西米亞裔美國猶太人范妮·科恩(Fannie Kern;原姓Kakeles,1852-1907年)[2]。科恩出生時,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家寄養馬場英語Livery yard,後來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2]。科恩在曼哈頓東56街長大,就讀於公立學校。他很早就表現出了音樂天賦,他的母親曾教他彈鋼琴和管風琴[3]

1897年,全家搬到新澤西州紐瓦克,科恩在那裡就讀紐瓦克高中(今巴林傑高中英語Barringer High School)。1901年,他為學校的第一部音樂劇配樂,1902年1月又為紐瓦克遊艇俱樂部上演的業餘音樂劇《湯姆叔叔的小屋》創作了歌曲[2]。1902年春天,科恩高三沒畢業就輟學而去,科恩的父親想讓兒子和他一起做生意,但科恩在經商上表現不佳[4]。同年,科恩進入紐約音樂學院英語New York College of Music學習[5],他的第一首鋼琴曲《賭場》(At the Casino)也在當年問世。1903年至1905年間,他在德國海德堡的私人導師的指導下繼續學習音樂[3][5]

早期創作

科恩曾在百老匯劇院擔任排練鋼琴師,也在叮砰巷的音樂出版商那裡擔任歌曲宣傳員英語Song plugger。他與查爾斯·弗羅曼簽訂了一份合同,為百老匯的倫敦演出配樂。[6]

1905年開始,他在倫敦為西區劇院創作,如《巴斯美人英語The Beauty of Bath》(1906年,與作詞家佩勒姆·格倫維爾·伍德豪斯合作),結識小喬治·格羅斯史密斯西摩·希克斯等人,他們將科恩音樂推廣到倫敦各個劇院[3]

Thumb
比莉·伯克《Mind the Paint》

據信科恩早在1912年就為無聲電影創作音樂,但有記錄的科恩最早的電影音樂見於《葛羅莉婭的愛情英語Gloria's Romance》(1916)[7],由比莉·伯克主演,科恩還為她創作了一些其他作品,如《Mind the Paint》。科恩是美國作曲家、作家和發行商協會的創始成員[5]

1912年,科恩為百老匯劇作《紅色襯裙》(The Red Petticoat)配樂,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已經創作了一百多首歌曲,大部分用於百老匯劇作。科恩的歌曲常以四拍為一個小節,脫離了受歐洲影響的華爾茲旋律,並加入了一些美國的元素,例如雷格泰姆和切分音[8]。他這一時期的名作《They Didn't Believe Me》使科恩在百老匯大受歡迎,影響了好幾代人[9]

1915年5月,科恩原定乘坐皇家郵輪盧西塔尼亞號從紐約前往倫敦,但因熬夜而睡過頭,故而倖免於難[10],原定和他一同出行的查爾斯·弗羅曼遇難[11]

公主劇院音樂劇

Thumb
傑洛姆·科恩,1918年

科恩在1915年至1920年間創作了16部百老匯歌曲,還為齊格菲富麗秀等滑稽劇配樂曲。他和劇作家蓋伊·博爾頓為百老匯的公主劇院創作了一系列音樂劇。[8]

公主劇場的節目在百老匯獨樹一幟,它規模雖小但情節巧妙、表演自然,與當時流行的大型作品形成鮮明對比[3]。早期的音樂喜劇常常情節鬆散,但科恩和博爾頓參考了吉爾伯特和沙利文以及法國喜歌劇,將歌曲和故事結合起來[8]。演出以現代美式布景和簡單的場景變化為特色,以適應小劇院的需要[12]

Thumb
《Oh Boy!》

他們的第一場公主劇院作品為改編自《Mr. Popple (of Ippleton)》的《Nobody Home》(1915)[3],共演出135場[2]。此後,原創作品《Very Good Eddie》(1915)大獲成功,演出341場[2],《Oh Boy!》演出463場[13][14]

Thumb
《Oh, Lady! Lady!!》

在《Oh, Lady! Lady!!》(1918)成功後,兩人因收入分配不均分道揚鑣[15]。他只為公主劇院系列最後一部音樂劇《Oh, My Dear!》(1918)寫了一首歌,作品反響一般[12]

1920年代初

1920年代,科恩每年至少創作一部作品,其中第一部是《夜船》(Night Boat[2]。同年晚些時候,科恩為《莎莉》(Sally)配樂,《莎莉》演出了 570 場,他的配樂《尋找一線希望》(Look for the Silver Lining) 捧紅了瑪麗蓮·米勒。但期間也有失敗作品如《The Bunch and Judy》,劇中科恩和佛雷·亞斯坦第一次合作[2]

1925年,科恩遇到了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並與他建立了終生的友誼和合作。年輕時科恩本是一個好相處的人,但中年時性格變得有些乖僻 [16],很少與別的作詞家長期合作,只有漢默斯坦例外[3]。他們的第一部作品是《Sunny》 [17],該劇在百老匯上演了517場,次年又倫敦西區上演了363場[18]

演藝船

科恩喜歡埃德娜·費伯的小說《演藝船[1],說服漢默斯坦做編劇、齊格菲爾德做製作人。故事涉及種族主義、婚姻衝突和酗酒,這在音樂喜劇中聞所未聞。儘管心存疑慮,很欣賞他的齊格菲爾德還是同意了。戲劇大受好評,也極其賣座[19]。科恩為其製作的配樂包括《Ol'Man River》《Can't Help Lovin' Dat Man》《Make Believe》《You Are Love》等等[20]。該劇在百老匯上演了572場,在倫敦也取得了成功[19][21]

轉向好萊塢

科恩在1920代的最後一場百老匯作品是《Sweet Adeline》(1929),劇本在大蕭條前上映,好評如潮[22]。 1929年,科恩進軍好萊塢,監製1929年電影版的《莎莉》[2],在嘗試了幾部電影後,他重返舞台[2],製作了百老匯音樂劇《貓與小提琴》(The Cat and the Fiddle,1931),演出了395場,在大蕭條時期取得了巨大成功[23]

科恩的《三姐妹》(Three Sisters,1934)是他在西區的最後一場演出,劇本由漢默斯坦創作。這部音樂劇失敗了,只演出了兩個月[24][25],一些英國評論家很反感美國作家撰寫英國故事[26],儘管科恩和漢默斯坦都是親英派[27]。科恩的最後一場百老匯演出(復排除外)是《五月的溫暖》(Very Warm for May, 1939),但也失敗了,儘管配樂包括其經典作品《All The Things You Are》[17]

1935年,音樂電影在巴斯比·伯克利的推動下再次流行起來時[28],科恩回到了好萊塢,1937年在好萊塢定居[29] 。1939年心臟病發作後,他遵循醫生的建議只從事壓力較小的電影配樂,後者不像百老匯那樣需要作曲家深入參與。科恩好萊塢取得了巨大的藝術和商業成功。期間參與的作品包括《空中音樂》 (Music in the Air,1934年)、《甜美的艾德琳》 (Sweet Adeline,1935年)、《羅貝爾塔》(1935)等[30]

其晚期參與的作品包括《現在的你最可愛》(1942)[31]、《封面女郎》(1944)、《歌聲不斷》(1944)[32]等。

科恩參與的最後一部好萊塢作品是《百年好合》(1946),並再度獲奧斯卡提名[33]

私生活

1909年,科恩在英國逗留期間,與一些朋友在泰晤士河上乘船遊覽,當船停在泰晤士河畔沃爾頓時,他們去「天鵝」(Swan)的酒館喝酒,科恩喜歡上店主的女兒、當時在店裡工作的伊娃·萊爾(Eva Leale;1891-1959年)。兩人於1910年10月25日在沃爾頓的聖瑪麗教堂舉行了婚禮。科恩在英國時,兩人就住在天鵝酒館[34]。科恩和他的妻子伊娃經喜歡乘遊艇度假,他自己喜歡收集善本、賭馬[35]

1929年1月,科恩在紐約安德森畫廊拍賣了他十多年來收集的英國和美國文學作品,包含大量18世紀和19世紀作家的首版書和手稿,賣出破記錄的1,729,462.50美元(相當於2023年的$30,687,895)。藏品包括勞勃·伯恩斯珀西·比希·雪萊強納生·斯威夫特亨利·菲爾丁查爾斯·狄更斯的書,以及亞歷山大·蒲柏約翰·濟慈、雪萊、拜倫勳爵湯瑪斯·哈代等的手稿[1][36][37]

1945年秋天,科恩回到紐約,監督新版《演藝船》的試鏡,並為音樂劇《飛燕金槍》配樂。1945年11月5日,60歲的他走到公園大道和57街的拐角處突發腦溢血[38],經過一次轉院,搶救無效身亡,去世時漢默斯坦陪在他身邊,為他哼唱了《I've Told Ev'ry Little Star》[39]。《飛燕金槍》配樂任務隨後轉給歐文·柏林[3]

科恩安葬於紐約州西徹斯特郡芬克里夫墓園。他的女兒伊莉莎白·「貝蒂」·珍·科恩(Elizabeth「Betty」Jane Kern,1918-1996年) [40]先後嫁給阿蒂·肖傑克·卡明斯[1]。科恩的妻子再婚,嫁給了一位名叫喬治·拜倫的歌手[41]

科恩去世時,米高梅正在拍攝他的生活的虛構傳記電影《亂雲飛渡》,該片於1946年上映,由勞勃·哈德森·華克飾演科恩[42]

榮譽

傑洛姆·科恩曾八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其中兩次獲獎。其提名有七項是最佳原創歌曲,還有一項是最佳原創樂譜

1970年,科恩入選作曲家名人堂。1985年,美國郵政署發行了一張印有他頭像的22美分郵票。感恩至死樂團吉他手傑洛姆·約翰·加西亞的名字也來自於他。[43]

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

  • 1935:Lovely to Look At(《羅貝爾塔》)
  • 1936: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Swing Time》,獲獎)
  • 1941: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Lady Be Good》,獲獎)
  • 1942:Dearly Beloved(《現在的你最可愛》)
  • 1944:Long Ago (and Far Away)(《封面女郎》)
  • 1945:More and More(《歌聲不斷》,死後提名)
  • 1946:All Through the Day(《百年好合》,死後提名)

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 1945:Can’t Help Singing(《歌聲不斷》,死後提名)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