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地星(俗名acrobatic earthstar或arched earthstar)是地星科的一種不可食真菌。如其它地星一般,其厚外皮在成熟時裂開,使孢子球暴露在環境中;學名fornicatum (拉丁文意為「拱形」或「拱形的」[1])指的是它靠菌絲囊支撐的,向下延伸舉起孢子球的星狀分枝那拱起的形狀。
雜技地星 | |
---|---|
科學分類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門: |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
綱: |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
目: | 地星目 Geastrales |
科: | 地星科 Geastraceae |
屬: | 地星屬 Geastrum |
種: | 雜技地星 G. fornicatum
|
二名法 | |
Geastrum fornicatum (Huds.) Hook. (1821)
| |
異名 | |
|
歷史
本種最早於17世紀後期描述,由於與人的外形相似而被稱為人形真菌 。 [2] 英國博物學家詹姆斯·索爾比 ( James Sowerby )在其1799年的專著《英國真菌彩圖冊》中寫道:
這是一種讓很多人驚訝的奇特植物。1695年,它以人形真菌的名稱被公布,並且圖中的真菌頭部畫有人臉。它最初呈圓形,成熟後頭部的兩層表皮或包裹物爆裂開。內皮與外皮分離,方向反了過來,只在邊上連著。其表皮幾乎總是裂成四份。 [3]
描述
未成熟的子實體大致呈球狀,通常直徑1.5—2.5 cm(0.6—1.0英寸),深棕色。 成熟時,外包被(外膜)裂成四到五枝,向後捲曲以抬升子實體並舉高孢子球,有利於孢子的擴散;每一枝的尖端與地上的菌絲托相連[4] 。孢子球包含一個小孔(頂端附近的小開口)。 成熟的子實體直徑可達6 cm(2.4英寸),高可達8 cm(3.1英寸)。其外包被藉由菌絲束附著於土壤。擔孢子球形、疣狀、厚壁、非澱粉質 ,5-6μm。[5] 孢子印暗褐色。
抗菌活性
雜技地星的甲醇提取物顯示抑制多種致病菌生長的活性,包括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肺炎菌,綠膿桿菌,鼠傷寒沙門氏菌和 化膿鏈球菌,以及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深紅酵母菌與克魯維脆壁酵母菌。[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