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中,朋友區(英語:friend zone)是指兩個朋友中的一方希望進一步發展戀愛關係性關係,另一方卻想維持現狀的情形。[1]一般認為這是被拒絕者不願看到的情形。[2]陷入朋友區,是一種被不符合期望的疏遠關系所困的感覺,人們會說被拒絕者被「放入」了他們愛慕對象的朋友區中。

朋友區的概念被批評是厭女症的一種表現,因為它似乎在暗示,女性應該與對她們好的男性發生性關係,即使她們對他們沒有興趣。[3][4]這一概念也與所謂的「好人卡」有密切聯繫。[5]

術語

儘管朋友區是一個性別中立的術語,但在兩性關係中,男性常常會被認為陷入了朋友區,而女性則扮演被單相思的對象。[3]在英語中,被放進朋友區的人會被稱作「friendzonee」,使其陷入朋友區的人則被叫做「friendzoner」。[6]Friendzone在英語中也可作動詞,例如「She's friendzoned you」意為「她已經把你放進了朋友區」。[7]

背景

傑里米·尼科爾森英語Jeremy Nicholson在《今日心理學英語Psychology Today》上說,求愛者為了不被直接拒絕,有時會採取以朋友身份接觸的伎倆,從而迂迴地實現想要的關係。一旦這一伎倆沒有成功,求愛者便陷入了「朋友區」。[8]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在異性友誼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對方所吸引,也更容易高估對方與自己發展戀愛關係性關係的興趣大小。[9][10]

爭議

一些女性主義作者認為,朋友區的概念是一種性別歧視,認為它傳達了「男性的友好和殷勤應當得到性來作為回報」的資訊。同時,它暗示男女之間無法形成脫離性的友誼,任何柏拉圖式的關係都被當作一種「投資」或「工作」,而性是一切關係的頂點。[3][4][11]

衛報網站英語TheGuradian.com的撰稿人艾利·福格(英語:Ally Fogg)則認為,使用「朋友區」一詞的男性未必是認為自己有權發生性關係的厭女者。他指出,這個詞反映了缺乏自尊和自信的直男的一種真實的情感體驗。[9]

流行文化

情境喜劇老友記》在1994年播出的一集《The One with the Blackout英語The One with the Blackout》推動了朋友區一詞的流行。在這一集中,為自己對瑞秋的感情所困的羅斯喬伊描述為「朋友區區長」。[12]

MTV在2011年到2014年播出了名為《朋友區英語FriendZone (TV series)》的真人秀,在節目中,親密的好友將試圖走出朋友區進行相親。[13][3]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