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花手》(義大利語L'uccello dalle piume di cristallo直譯水晶羽毛的鳥)是一部1970年由達利歐·阿基多編劇和導演的鉛黃電影,也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托尼·穆桑特英語Tony Musante飾演一位在羅馬的美國作家,目睹了一名針對年輕女性的連環殺手,努力在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之前揭開兇手的身份。演員陣容還有蘇希·肯德爾英語Suzy Kendall恩里科·瑪麗亞·薩萊諾英語Enrico Maria Salerno艾娃·倫齊英語Eva Renzi烏貝托·拉荷英語Umberto Raho馬利歐·阿道夫英語Mario Adorf

Quick Facts 摧花手, 基本資料 ...
摧花手
基本資料
導演達利歐·阿基多
監製沙瓦多·阿基多[1]
編劇達利歐·愛真圖
弗雷德里克·布朗
劇本達利歐·阿基多[1]
原著午夜嬌啼[*]
主演
配樂恩尼奧·莫里科內
攝影維托里奧·斯托拉羅
剪輯佛朗哥·弗拉蒂切利英語Franco Fraticelli
製片商
  • Seda Spettacoli S.p.A.
  • CCC Filmkunst GmbH[1]
片長96 minutes[2]
產地
  • 義大利
  • 西德[1]
語言義大利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70年2月27日 (1970-02-27)(義大利)
  • 1970年6月24日 (1970-06-24)(西德)
發行商
Close

義大利與西德合拍的這部《摧花手》是阿基多「動物三部曲」主題中的第一部,另外兩部則是他接下來的《盲俠智多星》(1971)和《血蠅》(1972)[3]。阿基多的劇本大量借鑒了弗雷德里克·布朗1949年的小說《午夜嬌啼英語The Screaming Mimi (novel)[4],該小說此前曾於1958年被拍成美國電影英語Screaming Mimi (film)

《摧花手》上映後在國際票房和評論上都獲得了成功,人們認為這部電影使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義大利恐怖驚悚片類型「鉛黃電影」得以普及開來[4],開啟了阿基多的電影生涯。

劇情

薩姆·達爾馬斯是一位美國作家,正與英國模特女友朱莉婭在羅馬度假。薩姆飽受寫作障礙,正準備返回美國,卻目睹了一名身著雨衣、戴著黑手套的神秘人在美術館襲擊了一名女子。

薩姆想要走上前去,卻被困在兩扇機械操作的玻璃門之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歹徒逃走。女子莫妮卡·拉涅里(畫廊老闆阿爾貝托·拉涅里的妻子)存活下來,當地警方沒收了薩姆的護照,阻止他出國,因為他是重要的目擊證人。人們認為行兇者是一名連環殺手,正在全市謀殺年輕女子。

薩姆對當晚的所見所聞困惑不已,總覺得有一些重要線索被他錯過了,於是他決定幫助莫羅西尼督察進行調查。他詢問了一名被害妓女的皮條客,走訪了其中一名受害者工作過的古董店。在古董店,薩姆發現她死前賣出的最後一件東西是一幅荒涼的風景畫,畫中一個穿著雨衣的男人正在襲擊一個年輕女人。他拜訪了這位畫家,卻發現又是一條死胡同。回公寓路上,有個戴著黑手套的人襲擊了朱莉婭,但薩姆及時趕到救了她,行兇者逃走了。

薩姆開始接到兇手的恐嚇電話。警方設法從背景中分離出一種奇怪的聲音,後來發現這是一種來自西伯利亞的珍稀鳥類的叫聲,由於其羽毛閃爍著半透明的光芒而被稱為「水晶羽毛的鳥」。這條線索非常關鍵,因為羅馬唯一的一隻同類鳥就養在義大利首都動物園裡,於是薩姆和警方得以確定兇手的住處。他們撞見莫妮卡正在與揮刀的丈夫阿爾貝托打鬥。短暫打鬥後,阿爾貝托從六層樓掉到了樓下的水泥人行道上。死前,他承認了自己的謀殺行為,並告訴大家他愛妻子。

薩姆發現朱莉婭和莫妮卡趁亂跑了,便追了出去,最終來到一棟昏暗的大樓前。他發現自己的朋友卡羅被殺,朱莉婭被捆綁著堵住嘴,受了傷。這時行兇者現身,原來是莫妮卡。薩姆突然意識到,在畫廊發生的那起襲擊事件中,他什麼都沒有錯過,而是誤解了他所看到的:並不是莫妮卡遭到襲擊,而是莫妮卡正襲擊著穿雨衣的丈夫。她逃走了,他追著莫妮卡來到她的藝術館,但被莫妮卡放倒的金屬雕塑壓在地板上。就在莫妮卡舉起刀準備殺死他的時候,警察(朱莉婭逃跑後報的警)沖了進來,逮捕了她。薩姆被救出,莫妮卡被送往精神病院。

通過與精神科醫生的採訪得知,莫妮卡十年前遭受了一次精神創傷。看到襲擊事件的畫使她精神失常,導致她身份認同為襲擊者而不是受害者。阿爾貝托同樣也有誘發性精神病疾患,他幫助莫妮卡掩蓋謀殺事實,自己也犯下了一些罪行。薩姆和朱莉婭重逢,返回美國。

演員

  • 托尼·穆桑特英語Tony Musante 飾 薩姆·達爾馬斯
  • 蘇希·肯德爾英語Suzy Kendall 飾 朱莉婭
  • 恩里科·瑪麗亞·薩萊諾英語Enrico Maria Salerno 飾 莫羅西尼督察
  • 艾娃·倫齊英語Eva Renzi 飾 莫妮卡·拉涅里
  • 烏貝托·拉荷英語Umberto Raho 飾 阿爾貝托·拉涅里
  • 雷納托·羅馬諾義大利語Renato Romano 飾 卡洛·多弗教授
  • 朱塞佩·卡斯蒂利亞諾 飾 蒙蒂
  • 馬利歐·阿道夫英語Mario Adorf 飾 貝爾托·孔薩爾維
  • 皮諾·帕蒂義大利語Pino Patti 飾 法耶娜
  • 吉爾多·迪·馬可英語Gildo Di Marco 飾 加魯洛
  • 羅西塔·托羅什義大利語Rosita Toros 飾 第四個受害者
  • 奧馬爾·波納羅 飾 警探
  • 弗爾維奧·明戈齊英語Fulvio Mingozzi 飾 警探
  • 維爾納·彼得斯英語Werner Peters 飾 古董商
  • 凱倫·瓦倫蒂 飾 蒂娜,第五名受害者
  • 卡拉·曼奇尼英語Carla Mancini 飾 看電視的女孩
  • 雷吉·納爾德英語Reggie Nalder 飾 尼德爾斯(未署名)

影響

雖然達利歐·阿基多是這部電影唯一署名的編劇,但這個故事與美國作家弗雷德里克·布朗1949年的通俗小說《午夜嬌啼英語The Screaming Mimi (novel)》非常相似。阿基多最初是經由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貝托魯奇正在考慮購買電影版權。阿基多對布朗的故事做了些許改變,如將地點從芝加哥改為羅馬,兇手是藝術品經銷商的妻子而不是異國情調的舞者,誘發她的藝術品是一幅畫而不是一座小雕像[5]。布朗的小說先前曾被拍成好萊塢電影《午夜嬌啼英語Screaming Mimi (film)》(1958),由戈德·奧斯華英語Gerd Oswald執導[6]

這個故事被認為受到此前馬里奧·巴瓦英語Mario Bava的鉛黃電影《知道太多的女孩》(1963)的影響,劇情也是一名謀殺案的目擊者,後來意識到原來以為的受害者實際上是行兇者[7]。兇手的黑色雨衣、帽子和手套的服裝則出自巴瓦的《血腥與黑絲絨英語Blood and Black Lace》(1964)中,後來成為標準的鉛黃電影形象[8]

腳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