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英國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詹姆士·戈登·布朗,CH,PC(英語:James Gordon Brown,1951年2月20日—),通稱戈登·布朗,中國大陸稱為戈登·布朗,港澳稱為白高敦,英國政治人物,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曾任英國首相、財政大臣及工黨黨魁。2007年至2010年擔任英國首相及工黨領袖,1997年至2007年則於工黨政府中任財政大臣。1983年至2015年布朗亦為英國國會議員,前後分別代表東鄧弗姆林及柯科迪和考登畢斯選區。
The Right Honourable 戈登·布朗 Gordon Brown CH PC HonFRSE | |||||||||||||||||||||||||||||||||||
---|---|---|---|---|---|---|---|---|---|---|---|---|---|---|---|---|---|---|---|---|---|---|---|---|---|---|---|---|---|---|---|---|---|---|---|
英國首相 | |||||||||||||||||||||||||||||||||||
任期 2007年6月27日—2010年5月11日 | |||||||||||||||||||||||||||||||||||
君主 | 伊莉莎白二世 | ||||||||||||||||||||||||||||||||||
首席大臣 | 彼得·曼德森 (2009–10) | ||||||||||||||||||||||||||||||||||
前任 | 東尼·布萊爾 | ||||||||||||||||||||||||||||||||||
繼任 | 大衛·卡麥隆 | ||||||||||||||||||||||||||||||||||
英國工黨領袖 | |||||||||||||||||||||||||||||||||||
任期 2007年6月24日—2010年5月11日 | |||||||||||||||||||||||||||||||||||
副職 | 哈里特·哈曼 | ||||||||||||||||||||||||||||||||||
前任 | 東尼·布萊爾 | ||||||||||||||||||||||||||||||||||
繼任 | 艾德·米勒班 | ||||||||||||||||||||||||||||||||||
英國財政大臣 | |||||||||||||||||||||||||||||||||||
任期 1997年5月2日—2007年6月28日 | |||||||||||||||||||||||||||||||||||
君主 | 伊莉莎白二世 | ||||||||||||||||||||||||||||||||||
首相 | 東尼·布萊爾 | ||||||||||||||||||||||||||||||||||
前任 | 肯尼斯·克拉克 | ||||||||||||||||||||||||||||||||||
繼任 | 阿利斯泰爾·達林 | ||||||||||||||||||||||||||||||||||
英國國會議員 來自柯科迪和考登畢斯選區 東鄧弗姆林選區(1983–2005) | |||||||||||||||||||||||||||||||||||
任期 1983年6月9日—2015年5月7日 | |||||||||||||||||||||||||||||||||||
前任 | 迪克·道格拉斯(鄧弗姆林選區) | ||||||||||||||||||||||||||||||||||
繼任 | 羅傑·穆林 | ||||||||||||||||||||||||||||||||||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James Gordon Brown 詹姆士·戈登·布朗 1951年2月20日 英國蘇格蘭吉夫諾克 | ||||||||||||||||||||||||||||||||||
國籍 | 英國 | ||||||||||||||||||||||||||||||||||
政黨 | 工黨 | ||||||||||||||||||||||||||||||||||
配偶 | 莎拉·馬寇雷(2000年結婚) | ||||||||||||||||||||||||||||||||||
兒女 | 詹妮弗·簡 約翰·麥考利 詹姆士·弗雷澤 | ||||||||||||||||||||||||||||||||||
母校 | 愛丁堡大學 | ||||||||||||||||||||||||||||||||||
宗教信仰 | 蘇格蘭教會[1] |
戈登·布朗在愛丁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曾於一間繼續教育機構內授課,後成為電視台記者。1983年大選後,他當選東鄧弗姆林選區議員。1989年,他加入影子內閣,受任為影子內閣貿易大臣,並於1992年升任影子內閣財政大臣。1997年英國大選中工黨獲勝後,他被選為財政大臣,其總任期在英國現代歷史上為最長者。
戈登·布朗在其財相任期內大幅度推動貨幣和財政等方面的政策改革,賦予英格蘭銀行利率定製權,大幅擴張財政部權力,並將銀行監管責任交予金融服務局。他亦於其首部預算中廢止公司預扣稅[2][3],並於末部預算中廢止本人於1999年引入的10%基稅[4],受到一定爭議。2007年東尼·布萊爾辭去首相職位,布朗在黨內選舉中未遇敵手,自動當選首相。
前期布朗作為首相支持率較高,但在2008年經濟衰退後工黨受歡迎度下滑,2009年在地方和歐洲選舉中連續受挫[5][6][7]。2010年大選中工黨於下議院失去91席,為黨史自1931年來最慘重的失敗[8],並使保守黨成為懸浮議會中第一大黨。工黨同自由民主黨開始進行組閣商談,布朗暫時留任首相,但其最終於2010年5月10日宣布將辭去黨首職位。5月11日工黨組閣計劃宣告失敗,布朗正式宣布辭去首相及黨首二職。大衛·卡麥隆接任首相職位,艾德·米勒班接任工黨領袖職位。
布朗在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扮演重要角色,為維持聯合一方拉取選票[9]。
戈登·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於蘇格蘭第一大城格拉斯哥的農莊留產所,父親約翰·埃比尼澤·布朗(John Ebenezer Brown;1914-1998)是蘇格蘭國教會牧師,母親傑西·伊莉莎白·布朗(Jessie Elizabeth Brown;1918-2004)為木材商約翰·蘇特(John Souter)之女。戈登·布朗有一個哥哥約翰和一個弟弟安德魯。幼時家境清苦,不過父親總是樂善好施,這對於戈登·布朗影響甚深,也培養出戈登·布朗相當溫和內斂的性格。
戈登·布朗3歲時隨家人搬到愛丁堡附近小鎮可卡迪居住。
15歲的戈登·布朗神童般獲得了蘇格蘭殿堂級學府愛丁堡大學的特別獎學金,成為愛丁堡大學史上最小年齡的大學生,並於1972年獲得歷史學一等榮譽碩士學位,10年後於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
16歲一場英式橄欖球比賽中,戈登·布朗意外遭誤投重創,導致視網膜脫落。經過長久手術治療後,右眼保住,左眼至今失明。所以至今戈登·布朗的演講稿都務必特別以特大號字體列印。
戈登·布朗早已頗俱聲望:學生時期就被選為愛丁堡大學名譽校長和大學法庭的主席,並編輯了蘇格蘭紅皮書;他在愛丁堡大學和喀里多尼亞大學授課,也曾是蘇格蘭電視台記者。1983年,布朗首度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該年工黨在大選慘敗、席次下降至二戰後最低。1986年,布朗撰寫了一部獨立工黨政治家詹姆士·麥克斯頓的傳記。
1994年,工黨黨魁約翰·史密斯心臟病發去世,東尼·布萊爾與戈登·布朗達成一項政治交易,東尼·布萊爾擔任工黨黨魁、即未來的首相,而戈登·布朗則擔任工黨政府的財政大臣、即內閣的二號人物。
戈登·布朗在上任成為財政大臣之後,出人意料地賦予英格蘭銀行獨立制定利息基本利率的權力和責任,從而使其控制貨幣政策。並且沒有讓英國加入歐洲單一貨幣體系,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個舉動避免了財政危機。其次,他向英國醫療服務體系NHS注入資金,重整了這個體系,使得英國的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了歐洲的平均水平[10]。
戈登·布朗在任財政大臣的十年間,英國經歷了一個「三低」的年代:低稅率、低利率及低失業率。戈登·布朗財政大臣任內,利得稅的標準稅率降至20%,企業稅由33%減至28%,被稱是「減稅專家」(The Tax cutter);失業率亦下降至5.5%,遠低於歐元區的8.1%。
戈登·布朗上任財政大臣之後,亦下令開始進行有關英國加入歐元區的研究,但他認為英國加入歐元區的條件尚未成熟。他的政策亦有一些受爭議的地方。1999年至2002年間,他以遠低於市價的每盎司275美元出售英國60%的黃金儲備而受批評;但黃金價值一直上漲,直至2008年已迫近每盎司800美元。在任期間,他亦捲入了2000年牛津大學學生取錄風波。
戈登·布朗任財政大臣長達十年,期間未曾被撤換,這是在英國近代歷史上是絕無僅有;任期達十年的上一任財相為兼任首相的小威廉·皮特,1783年履新。
2007年5月11日,時任英國首相東尼·布萊爾宣布請辭工黨黨魁,而布朗則在313人的推舉票下出任工黨黨魁。6月27日,布朗正式接替布萊爾,出任新的英國首相。上任後,布朗曾因矢言加大打擊恐怖主義力度,支持率處於高位。一年後,正當全球爆發金融危機之時,儘管布朗在關鍵時刻決定對英國銀行業進行資本重組,以及實施臨時財政刺激[11]。在英國以外獲得廣泛認可,使美國和歐陸國家紛紛效仿[10]。但英國經濟仍然陷入困難,使布朗與工黨支持率不斷下降,甚至多次有資深黨員要求他辭職[12]。2009年6月兩名內閣大臣陷入財政醜聞,更使評論認為布朗開始失去對局面之掌控[13]。2010年,布朗政府認識到修復財政的必要性,開始收緊財政政策[11]。
2010年5月6日舉行的大選,工黨在下議院的席次少於保守黨,席次由選前的349席減少至258席。經過多次的政黨協商後,5月11日,布朗承認與自由民主黨籌組聯合政府的計畫失敗,宣布辭去黨魁及首相職務;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並由保守黨黨魁卡麥隆出任新一任首相;同日,布朗宣佈辭去工黨黨魁。工黨在9月底舉行的黨大會,選出41歲的艾德·米勒班出任新黨魁。[14]布朗辭去首相一職,與其他辭去首相職務的首相一樣,繼續擔任後座議員(backbench)。
2010年12月,布朗在宣傳其新書《大衝撞之外》時表示,英國及其它歐洲國家縮減公共開支,將削弱它們應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的能力;如果英國和其它西方國家不能應對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經濟體的崛起,全球人民將在接下來的十年中目睹「西方大衰落」;若欲制止未來十年內發生西方大衰落,「歐美需改變方向,應對『世界經濟重構』這一巨大挑戰,使自己從亞洲消費能力的極大增長中獲益」[15]。
2012年7月,布朗被任命為聯合國全球教育特使(United Nations Special Envoy for Global Education)[16]。
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布朗為反對蘇格蘭獨立的工黨拉票,最終公投被否決。2015年英國大選,布朗未有競選連任,結束他在下議院三十二年的政治生涯[17];而他原有的席次,如其他蘇格蘭的工黨議員一樣,被蘇格蘭民族黨取代。
布朗非常喜歡倫敦一家質樸風格的中餐廳,幾十年如一日對那家中餐廳情有獨鍾,而且幾乎每一餐都會吃菠蘿雞和蒸米飯,妻子莎拉則是特別喜歡其中的香脆牛肉,使用地道的中式筷子也得心應手。
布朗從政時由於長期未婚,加上無緋聞,曾經長期是公眾眼中的疑似同性戀者,但其實他和莎拉的戀情持久而低調隱秘,兩人在1994年認識。2000年8月3日,他與交往六年的莎拉在家中低調結婚。2002年長女珍妮佛·簡(Jennifer Jane)出生,但僅十日便夭折。2003年長子約翰·麥考利(John Macaulay)出生,2006年次子詹姆士·弗雷澤(James Fraser)出生。2006年弗雷澤被診斷出患有囊性纖維化。[18]太陽報得知情況,發表了文章。布朗在2011年表示,他想讓兒子的病情細節保密,這份出版物讓他流淚。[19]而太陽報則表示,他們找到了布朗並與他的同事進行討論,他們為文章提供了引用。[20]
布朗有兩個兄弟,約翰·布朗(John Brown)和安德魯·布朗(Andrew Brown),2004年以來安德魯一直擔任法國公用事業公司EDF能源的英國媒體關係負責人。[21]
布朗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的朋友,她說布朗:「我認為他是和藹可親,有趣又善於交際的人,是很棒的傾聽者、友好又忠誠的朋友。」[22]
2010年英國大選前夕,戈登·布朗造訪一位選民達菲爾太太,達菲爾太太當面抱怨英國有太多來自東歐的移民和本地人搶奪職位。事後戈登·布朗私下同助手說達菲爾太太食古不化,由於他當時沒有卸下電視臺的無線麥克風,結果該段錄音被全英國民眾聽到。戈登·布朗在電台第一次聽到這段錄音時面色大變急忙澄清,最後戈登·布朗登門向逹菲爾太太道歉,不過已經嚴重挫敗工黨的選情。[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