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松(1903年—1995年),原名張鵬,筆名常健、張鶴,湖南醴陵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曾建立「春潮書局」、「晨光書局」,歷任上海北新書局編輯,《中國建設》編輯。[1]譯著等身的他生平翻譯了馬克吐溫,屠格涅夫,史蒂文森,基倫斯,高爾基,施篤姆,契訶夫、屠格涅夫、普列沃、歌德的十幾部作品。
生平
1903年,張友松出生在湖南省醴陵縣。12歲時,跟大姐張挹蘭搬遷到北京市。
1922年,張友松考入北京大學,課餘翻譯英文小說,大姐早逝後,他的家庭負擔一下變得更重,也不能繼續留在北大念書了,肄業後,張友松輾轉在青島和山東濟南、湖南長沙和衡陽等地教書。張友松曾在上海北新書局工作,這期間他結識了文學巨匠魯迅,魯迅在日記里114次提到張友松。中國抗日戰爭時,張友松建立「晨光書局」、「春潮書局」。[2]
1951年,張友松到北京,負責宋慶齡女士創辦的《中國建設》英文版的編譯、採訪和組稿工作。1954年,張友松被安排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
反右時,張友松開始受到衝擊。1966年,毛澤東發起文化大革命,批鬥知識分子,張友松和眾多知識分子一樣飽受政治迫害,一九五七年九月二日的《人民日報》上刊登了新華社記者袁木的文章,把張友松劃入「右派集團」。批鬥中他的右眼被打瞎,但是仍然堅持翻譯工作[3],陸續翻譯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屠格涅夫《世外桃源》、基倫斯《揚布拉德一家》、史蒂文森《荒島探寶記》。[4]
1984年,張友松搬遷到四川省成都市郊外杜甫草堂西側,當時鄧小平重返政壇,執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把工作重心從「階級鬥爭」轉移到「經濟建設」,人民群眾的生活開始脫貧,張友松的女兒在工廠工作,張友松沒有工資、沒有養老金,他和妻子徐女士的生活全部仰仗北京市政協的資助。作家高纓去見他尊稱他為長輩,因為張友松和魯迅一樣是五四運動以來的文化人,流沙河去見他行弟子禮,攝影家徐伏鋼去探視他,發現已經過了中午,張友松仍然沒有吃午飯,於是請他到麵館吃了一碗麵,90歲的張友松因飢餓而大口吞食,徐伏鋼當場落淚,因為張友松的譯著雖然被書商廣泛發行,但是直到他去世都沒有收到一分錢稿費。[5]1995年,張友松在貧病交加的困頓環境中去世。[6]
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李平教授在2010年和2015年分別撰寫了兩篇關於張友松的學術論文,《以譯為業 譯著等身——被遺忘的翻譯家張友松》發表於2015年4月期的江蘇外語教學與研究,《張友松與林語堂》發表於2010年5月期的東方翻譯。[7]
作品
張友松的作品已經由季羨林主編的《世界文學名著經典文庫》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名著名譯》出版發行。
- 施篤姆《茵夢湖》
- 基倫斯《揚布拉德一家》[8]
- 屠格涅夫《世外桃源》、《春潮》、《薄命女》
- 契訶夫《三年》、《愛》、《決鬥》
- 高爾基《二十六男與一女》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