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
位於中國天津的綜合性海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於中國天津的綜合性海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津港,也稱天津新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海河的入海口和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沿海岸線,處於京津冀城市群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3]和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天津港是在淤泥質淺灘上挖海建港、吹填造陸建成的人工深水港。[3]目前,天津港主航道水深已達21米,可滿足30萬噸級原油船舶和國際上最先進的貨櫃船進出港。2013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5億噸,貨櫃吞吐量突破1,300萬標準箱,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5億噸港口。[4]2014年1月1日,中國第一條人工開挖的複式航道在天津港正式通航。[5]
天津港口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漢代,唐代開始發展形成為海港,[6]:464當時的港口是軍糧城海港。[7]:141唐朝中葉以後,天津成為中國南方糧綢等物資北運的水陸樞紐港口,港區位於現今的軍糧城的三會海口。[8]:7在宋代,海河為宋遼的界河,因此天津的港口業務停滯。[9]
1271年,元朝正式定都北京,每年有大量漕糧依賴於江南,並主要經由長江口到直沽的海道,並在天津地區轉運到大都。因此,地處南北運河交接之地,又是海運登陸和轉運地點的直沽寨,便成為漕運和倉儲的中心而逐步繁盛,出現了接運廳等漕運管理機構,促進了天津古代水運的興起。元翰林學士張翥奉命到天津祭祀天后宮,作詩《代祀天妃廟次直沽作》描寫了三汊河口「曉日三汊口,連檣集萬艘」的繁榮景象。[10]:28[11]:6元代海漕開通,直沽成為漕運樞紐,為此在大直沽專設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並修建糧倉。延佑三年(1316年)在直沽設「海津鎮」,是當時的軍事重鎮和漕運中心。[12]
明代,京杭大運河航運暢通,天津地區的港口承擔南糧北上中轉的職能,並經過北運河至京城、薊運河至薊鎮、灤河至永平、海路至遼東。清初,「漕船過津例須起剝」,即官船、商船必須鈔關盤結、納稅而後在天津港口放行,天津的漕運經濟職能得到了明顯增強,商業和城市空前繁榮。漕運業和城市商業的興盛,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此外,明朝時,司鹽機構和大量鹽商又移入天津,並開放了天津和遼東地區之間的海上糧禁,私人糧運業興起,[13]天津的港埠成為華北鹽業、糧食的集散、經銷中心,同時天津市也成為北方重要商業都會的經濟職能。[14]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與英國於簽訂《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15]天津港繼而由中國的內貿港轉變為連通海外的開放港。1861年3月23日,設立天津海關,由英國人克士可士吉擔任首任稅務司。西方多國在天津設立租界的同時,也在天津修築的碼頭,俗稱「紫竹林租界碼頭」。紫竹林港區由在天津設立租界的各國占據,港口的海關、航政、港務權也被租界國控制。1867年5月1日,經總稅務司批准的《天津新海關章程》中規定,將天津港停泊區劃為上、下兩域,一域為大沽口,即自海口炮台至東沽海神廟;一域為天津紫竹林,即南自梁家園,北至天津新海關卡局碼頭北皇船塢。這一時期,天津港到港的大型輪船(1,000至2,000船噸)多在天津租界的紫竹林碼頭停靠;較小的帆船等仍可到天津老城附近的三岔口港區裝卸。1898年開始,列強各國競相在塘沽的海河北岸占地建設深水碼頭。1900年前後,隨著天津港埠的逐漸形成和京山鐵路、津浦鐵路的先後通車,三北地區的皮毛、直魯豫晉陝的棉花、華北的糧食、油料、豬鬃等農畜產品大量從天津集散或轉運出口,20世紀初天津已成為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和貿易口岸。[16]1900年代,天津港(紫竹林港區與塘沽港區)的吞吐量在100多萬噸。1920年代至1930年代,年吞吐量在200多萬噸。1937年以後,日本控制的華北交通株式會社統一管制港口航政,至1942年,天津紫竹林內河港區(包括塘沽碼頭)共有停泊岸線14517米,營運的500-2000噸級貨運泊位94個(大部分是棧橋木質結構),港區倉庫79座,計10萬平方米,堆場(院)共計40萬平方米。另有拖輪40餘艘,大、小駁船118艘,碼頭員工3200多人,每年平均有1500艘海輪和近千艘帆船進出港口,天津港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內河外貿港口。[17]
在1940年代以前,天津的港口在市中心區租界海河沿岸,是一個內河港。但海河水淺,只能進入3,000噸以下的船隻,海運不便。1898年,海河淤淺,大型輪船不能直航海河畔的紫竹林碼頭,中外航商開始陸續在塘沽修築碼頭、庫場。1939年,日本侵略軍為掠奪華北資源,決定在海河河口以北的濱海建造一個新海港,1940年10月25日正式開工,由「華北交通株式會社」下轄「塘沽新港港灣局」為業主。港池在海濱淤泥灘挖出,南北兩側修築兩條30km長防波堤把港池環抱起來,形成一個人工海港,即塘沽新港,開挖長13.4公里、寬200米的航道,建碼頭12座,船閘一座,年吞吐量2,700萬噸,全部工程擬於1947年竣工。至1945年日本投降時完成計劃不及一半。[18]
當時,塘沽新港受海河入海泥沙的影響,航道淤積(回淤)嚴重,雖建有3,000噸和5,000噸貨輪碼頭,但從未全部使用。[14]
1946年4月23日,在新港港灣局為前身的基礎上,塘沽新港工程處正式成立。同年8月,塘沽新港工程處改組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交通部塘沽新港工程局,邢契莘任局長。除承擔新港工程外,兼有部分棧埠、港務業務。至1946年底,船閘告竣試航,浚挖航道至-3.5米,第一、二碼頭前沿-4米——6米,修整了庫場,恢復了津青、津秦等部分航線,1947年初,新港勉強能靠船裝卸。1947年,邢契莘主持編印了《塘沽新港工程之過去與現在》。[19]到了1948年年底,航道、港池淤淺嚴重,輪船不能進出。[18]:74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後,接管部交通處航政組(交通處第二副處長胡瑞琪負責)接管了交通部塘沽新港工程局,軍代表石在,助理軍事代表黃英夫,負責工運的周石永和王全江。新港工程局發電廠、自來水廠等單位職工,在解放軍接管新港的過程中,始終堅守崗位,堅持供電、供水。解放軍占領天津前夕,新港部分職工倉促撤退到天津市區,臨時住在成都道、遼寧路、河北路、萬全道的新港工程局辦事處、採購站、招待所等處。解放軍占領天津市區後,天津市軍管會交通處派胡瑞琪副處長到成都道二號院內,召集新港工程局暫住市區員工開會動員在津員工返新港。這批人於1949年1月25日徒步百里返回塘沽新港,到軍代表辦公室報到,並幫助軍代表接收。工人們還著手清理器材、修理工房,為復工做好準備。2月8日起塘沽新港工程局副總工程師和修船廠廠長宋篤生向軍代表石在辦理移交接管手續。新港工程局總工程師譚真留任。1949年5月15日,華北人民政府批准塘沽新港開始進行恢復性建設工程,投資20,911,170公斤小米。[16]
1951年8月24日,政務院第九十九次會議決定修建塘沽新港,總理周恩來簽署命令,批准成立塘沽建港委員會。塘沽建港委員會於1951年9月5日正式成立,辦公地點設在天津市一區(今和平區)赤峰道5號天津區港務局。時任交通部部長章伯鈞兼任主任委員,時任天津市市長黃敬等三人為副主任委員。[20]
1952年10月17日,塘沽新港舉行開港典禮,第一艘萬噸巨輪「長春號」駛靠新港碼頭,標誌著天津港正式由河港轉型為海港。時任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為此題詞:「慶祝新港開港,望繼續為建港計劃的完成和實施而奮鬥。」[21]1952年10月一期工程告竣。新港第一碼頭的4個3,000噸級泊位改造成4個7,000噸級泊位;第二碼頭安裝浮碼頭81米;浚深新港航道至-6米,修補了防波堤、庫場、道路;檢修了裝煤機、船閘等,總投資1,859萬元(人民幣),新增港口生產能力130萬噸。1952年10月17日,塘沽新港舉行開港典禮,萬噸級輪船「長春號」、「北光號」、「海安號」等駛靠碼頭裝卸。周恩來總理為此題詞:「慶祝新港開港,望繼續為建港計劃的完成和實施而奮鬥」。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視察了塘沽新港。[22]:14071952年港口吞吐量完成74萬噸。[18]:40、75、313
1953年8月20日,天津港正式公布了《天津港港章》,這是繼上海港之後中國的第二部港章。1958年,在海河口建擋潮閘,截住了海河99%的下泄泥沙,使新港回淤量比建閘前減少了40%[14]。同年,中央政府決定進行新港第二期建港工程建設天津港第三碼頭,並將其列為國家第二個五年期間重點建設項目。新港二期建港工程於1961年全部竣工,共新建5個泊位及庫場、供水、照明等配套設施。1959年,天津港開始第二次港口擴建工程,新建了6個泊位。至1966年,全港泊位數增加至1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使天津港具備了全天候接卸萬噸巨輪的能力[23]。
1971年以後,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確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同時中國在對美、日等國在外交上取得突破,使中國海上外貿貨運量快速增長,出現了全國性的壓船、壓貨、壓港的「三壓」局面[註 1]。為解決港口的「三壓」局面以適應國際貿易的發展,1973年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向發出「三年改變港口面貌」的號召,中國大陸的各大港口興起了一輪快速建設的高潮[24]。同年3月,天津市成立了以天津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孫敬文為總指揮的天津市建港指揮部,4月13日天津港第三期大規模擴建工程正式開工。來自甘肅、陝西、河北、山東、湖北、湖南、北京等省市幾十個施工單位的2萬多人參加了此次天津港擴建工程,到1976年,天津港先後完成25個泊位的主體工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4個,5000噸級泊位2個,新建庫場2.9萬平方米,改造鐵路塘沽站、新建新港三百噸客運火車站和兩個分區車場,鋪設鐵路線72.5公里,完成燃油供應設施和11萬平方米的職工宿舍。1973年,新港進行的第三期大規模擴建工程在港口平面設計上採取了挖入式港池和修築突堤碼頭,既增加碼頭岸線長度,又減少港內無用水域,有效地控制了港內回淤量。[25]
1976年6月,紫竹林以下河段修建光華橋導致海河內河航運斷航,天津港的港區完全移至海河下游的塘沽新港。這標誌著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天津紫竹林碼頭正式廢棄,碼頭先後被改建為海河帶狀公園和海河景觀堤岸。1979年9月,中美兩國建交後,天津港接卸了第一艘美籍商船「梅森來克斯」輪[26]。1980年4月1日,天津港建成並投用中國第一個貨櫃港口泊位[27],成為中國北方貨櫃運輸的主樞紐港[28]。
新港落成以來以來,天津港一直由交通部管理,1980年代對外貿易發展迅速,致使長期壓船、壓港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每逢壓船壓港嚴重時,國務院即派聯合工作組到天津要求天津市政府協調解決,但礙於外貿、鐵路、港口都隸屬國家部委管理,天津市政府協調較為不便,每年都兩至三次臨時調用部隊幫助突擊裝卸。[29]198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上報了《關於天津港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問題的請示》。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天津港實行體制改革試點的批覆》,同意天津港自1984年6月1日起至1986年底實行體制改革試點,由中央政府統一管理全國港口的制度改為天津市和交通部雙重領導,以天津市領導為主,港口管理逐步政企分開,基層單位獨立經營;在財政方面,實行「以收抵支,以港養港」的政策,擴大天津港經營自主權。[16]天津港成為中國第一個下放地方管理的港口。這項改革,有利於天津港建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旅客、貨主、船公司提供服務,推動港口由封閉型生產向開放型經營管理轉化,同時使港口在基本建設上既可以得到交通部的直接支持,又可在港口與地方關係上得到天津市政府的支持,有利於港口自身的發展和港口與地區經濟融合。[30][31]
1986年底試行辦法期滿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上報了《關於對天津港延長實行「以港養港」辦法的請示》,於1986年8月29日得到國務院批覆和同意。[32]1986年8月21日和23日,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和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先後視察天津港。[16]鄧小平就天津港管理體制改革試點表示:「天津港下放兩年來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人還是這些人,地還是這塊地,一改革,效益就上來了。無非是給了他們權,其中最重要的是用人權」。[33]1986年10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交通部審定通過的《天津港總體建設規劃》提出,天津港北疆港區以外貿雜貨深水泊位為主,南疆港區以大型散貨泊位為主,海河港區以中小泊位為主。[34]
1991年5月12日,國務院批准天津港保稅區正式設立。[35]1991年8月26日,中國和蒙古在烏蘭巴托簽署《關於蒙古通過中國領土出入海洋和過境運輸的協定》,指定天津港為蒙古人民共和國貨物通過中國領土出入海洋的港口。[36]
2002年6月,天津港啟動了北大防波堤工程和東疆保稅港區的圍海工程。[37]同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達到1.29億噸,貨櫃吞吐量240.8萬標準箱,標誌著天津港吞吐量超過秦皇島港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口。[38]2003年,天津港開始在內陸興建無水港。同年7月,天津港北大防波堤東、南外堤合龍,開始吹泥填海進行港區建設。[39]
2004年6月3日,「天津港務局」轉制為「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同年9月,天津港北大防波堤工程竣工,總投資共計6.5億元。[40]2004年6月,天津港開展了東疆港區概念性規劃方案的國際徵集工作。2005年5月,天津港完成了東疆港區總體規劃的制訂,並上報天津市政府。[41]2006年,國家發改委和交通部印發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將天津港定位為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是環渤海港口群和津冀沿海港口群的核心,布局專業化煤炭裝船港、大宗散貨中轉儲運設施、貨櫃幹線港和旅客運輸及商品汽車中轉儲運設施。[42]
2010年6月26日,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開港,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郵輪母港。[43]2011年12月19日,《天津港總體規劃(2010-2030)》獲得交通運輸部和天津市政府聯合批覆,天津南港工業區首次被納入天津港總體規劃。 截至2011年,天津港擁有各類泊位巧154個,其中萬噸級泊位99個,泊位岸線長度32714米,年通過能力3.69億噸, 其中貨櫃年通過能力1075萬標準箱。天津港擁有新港和大沽沙兩條航道,航道總里程70.5公里。新港航道全長4公里,通航能力25萬噸級。大沽沙航道全長26.5公里,通航能力5萬噸級。天津港已在內陸腹地建設了23個無水港,4個區域營銷中心,開通了15條海鐵聯運貨櫃班列。[44]2014年1月1日,天津港複式航道通航,成為中國第一條人工開挖的複式航道。[5]
2014年8月18日,天津港集團宣布與河北港口集團共同出資20億元,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註冊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統籌規劃利用天津市、河北省兩省市的港口資源及航運要素,優化京津冀區域港口的合理分工和產業布局。[45]2014年10月,國務院批准天津港口岸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計劃,批准天津港口岸新增對外開放水域1,120平方公里,新增碼頭岸線69.1公里,新建對外開放碼頭泊位71個。天津港口岸開放水域從470平方公里擴大到1,590平方公里,碼頭岸線總長從78.9公里擴大到148公里,批准新建的碼頭泊位從75個增至146個。[46]
2015年4月21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天津港的東疆保稅港區、天津港保稅區被劃入自貿區範圍[47]。8月12日,天津港內一家危險化學品運輸公司倉庫發生了一起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48]引發外界對天津港內瑞海物流危險品倉庫的規劃、管理的質疑[49][50]。
2016年8月,中蒙俄國際道路貨運在天津港開通,中蒙俄三國貨運車隊可從天津港出發,經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至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51]。
2017年2月,環保部牽頭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天津港於當年7月底前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煤炭。4月13日,天津市政府印發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4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港煤炭」的明確要求,隨後天津港停止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港煤炭,汽運煤炭吞吐量逐步轉移至唐山港的京唐港碼頭[52]。作為環渤海各港口中對汽運煤依賴最嚴重的港口,天津港禁汽運煤近兩年來,煤運量不斷下降,疏港鐵礦石運量也隨之下滑,貨源不斷向周邊其他港口轉,吞吐量一度大幅下滑。2018年,天津港完成煤炭吞吐量6851萬噸,同比下降14.18%[53]。
2020年11月1日,天津港散貨物流加工區一條跨河鐵路橋在維修施工過程中倒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54][55][56][57]。
天津港位於天津東部瀕海地區的海河入海口,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區位上處於京津冀城市群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離日本、韓國的海上運距最短,距中亞、西亞的陸地距離最短,是蒙古國、哈薩克斯坦等臨近內陸國家的出海口,是連接東北亞與中西亞的紐帶。天津港的海港港區是在淤泥質淺灘上挖海建港、吹填造陸建成的世界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58]
天津港地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常風向為西南風,強風向為東北風,最大風速為28.3米/秒,年平均風速4.2米/秒。天津港的港區極端最高氣溫為39.3℃,極端最低氣溫為-18.3℃,年平均氣溫為12.0℃。天津港霧日較少,且集中在秋、冬兩季,年平均霧日為14.6天,一般無礙船舶航行。港區年均降水量為602.9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59]
冰期一般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平均冰凍期為64天,歷史上最長年份曾達124天,最少35天,冰厚5-20厘米,一般不需破冰船破冰。在海河河口附近因鹽度較低,較容易出現冰情,但海河的冰屬於淡水冰,具有硬而脆的特性易於破冰航行,一般情況下破冰後可保持航道通暢。[60][61]
天津港屬不規則半日潮汐,每日發生高、低潮兩次,按新港理論基準面,最高高潮位5.72米,最低低潮位-1.08米;平均高潮位3.77米,平均低潮位1.32米,平均海平面為2.56米。港池、航道年平均泥沙淤積量為500萬立方米左右,按港口貨物吞吐量及泊位數分擔呈減淤趨勢。港區水域波穩良好,堤外-7米測波點處最大波高3.7米,年平均波高僅0.5米,適宜各種船舶停泊、作業。[59]
天津市海岸位於渤海灣西部的海河、永定新河、獨流減河下游,為粉砂淤泥質平原海岸,沿岸地勢低平,潮灘和水下淺灘寬緩,0米、-5米、-10米等深線距岸分別為3~8公里、14~18公里和22~36公里。[62]
1950年代,塘沽新港建港初期,泥沙淤積曾經是制約港口發展的重要因素。淤積的泥沙主要來自海河水攜帶的泥沙、海浪掀沙和隨著海潮一部分泥沙沉澱在航道泊位,其中海河水攜帶的泥沙是天津港淤積泥沙主要的來源。由於海河口建閘,港口規模擴大、防波堤延伸、北堤缺口封堵、圍海造陸不斷減少無用水域面積等多項工程措施的實施,使天津港泥沙淤積的形態、部位、強度和淤積總量等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至此,淤積已經不再是制約天津港發展的重要因素。[25]
年份 | 旅客吞吐量 (萬人次) |
貨物吞吐量 (萬噸) |
增長率 | 貨櫃吞吐量 (萬TEU) |
增長率 | 參考來源 |
---|---|---|---|---|---|---|
1952 | - | 74 | - | - | - | [63]:93 |
2000 | 40.2 | 9566 | 170.9 | [64] | ||
2001 | 37.1 | 11369 | 18.8% | 201.1 | 17.7% | [65] |
2002 | 33.0 | 12906 | 13.5% | 240.8 | 19.7% | [66] |
2003 | 22.7 | 16182 | 25.4% | 300.0 | 24.6% | [67] |
2004 | 32.5 | 20619 | 27.4% | 381.6 | 27.2% | [68] |
2005 | 31.6 | 24069 | 16.7% | 480.1 | 25.8% | [69] |
2006 | 34.0 | 25760 | 7.0% | 595 | 23.9% | [70] |
2007 | 34.0 | 30946 | 20.1% | 710 | 19.3% | [71] |
2008 | 8.7 | 35593 | 15.0% | 850 | 19.7% | [72] |
2009 | 15.9 | 38111 | 7.1% | 870 | 2.4% | [73] |
2010 | 23.4 | 41325 | 8.4% | 1008 | 15.9% | [74] |
2011 | 24.9 | 45338 | 9.7% | 1159 | 15.0% | [75] |
2012 | 29.3 | 47697 | 5.2% | 1230 | 6.1% | [76] |
2013 | 33.0 | 50063 | 5.0% | 1301 | 5.8% | [77] |
2014 | 32.6 | 54002 | 5.2% | 1406 | 6.1% | [78] |
2015 | 52.1 | 54061 | 0.1% | 1411 | 0.4% | [79] |
2016 | 78.7 | 55056 | 1.8% | 1452 | 2.9% | [80] |
2017 | 97.0 | 50056 | -9.1% | 1507 | 3.8% | [81] |
天津港共分為北疆港區、東疆港區、南疆港區、大沽口港區、高沙嶺港區、大港港區、海河港區、北塘港區和漢沽港區等八大港區。其中,僅海河港區位於內河下游,其餘港區均為海港。[82]
根據《天津港總體規劃(2010-2030年)》,天津港北疆港區重點發展現代物流、保稅倉儲、金融商貿、航運服務。東疆港區以貨櫃運輸為主,同時是天津發展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載體,天津港國際郵輪母港和東疆港海濱浴場均位於此。[83]南疆港區為煤炭、鐵礦石、石油及製品等大宗散貨中轉運輸港區。大沽口港區以修造船、裝備製造、糧油加工等兼顧運輸業為主要功能。高沙嶺港區近期服務於裝備製造業,遠期兼顧臨港工業和腹地物資運輸。大港港區,即南港工業區港區,目前隸屬於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由開發區管委會負責開發和管理,近期服務於石化產業,預計2015年吞吐量達到5000萬噸,遠期預留散貨運輸的功能。海河港區服務於臨河產業的發展、建築物資的運輸和旅遊客運功能。北塘港區以客運為主兼顧濱海旅遊區建設。漢沽港區服務於該區域水產品產業的建設,以雜貨和冷鏈物資的運輸為主。[84]
天津港的東疆港區,全稱「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位於天津港的東北部,於2007年正式開港,是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擁有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採購、國際貿易、航運融資、航運交易、航運租賃、離岸金融服務八項功能,是國務院批覆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功能區。東疆保稅港區作為中國最大的保稅港區,自封關運作以來已有超過500家企業在區內註冊。[85]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作為天津市政府的派出機構,直接負責綜合配套改革的推進事宜。2012年,東疆保稅港區完成生產總值26億元,年均增長146.9%。[86]
1984年管理制度改革後的天津港隸屬於天津市人民政府管轄。天津港集團是天津港的運營者和建設方。2004年,天津港進行政企分開以後,天津港的土地規劃和管理歸天津市政府所有[87]。
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海事局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是交通運輸部一級行政事業單位,是全國海事系統中具有航政、船檢、航標、測繪、通信等五項管理職能的區域性管理局[88],行使水上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的執法權,負責轄區內水上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海上航標、水上安全通信管理工作;負責規定區域內的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港口航道測繪管理工作。[89]
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海事法院於1984年6月1日正式成立,由交通部管理[90]。1999年7月1日,天津海事法院由交通部移交給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共同管理[90]。天津海事法院的管轄範圍包括南自河北省與山東省交界處,北至河北省與遼寧省交界處的沿海港口及其海域、海上島嶼的海事、海商案件,以及連接點在北京的共同海損糾紛案件、海上保險糾紛案、海事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案件。同時,天津海事法院還在秦皇島設立了派出法庭。[91]
2002年開始,天津港採取沿海港口與內陸地區合建的模式建設無水港群。天津港通過建立北方地區大通關建設協作機制,在北方地區各物流中心城市和過境運輸邊境口岸建設內陸無水港。通過在內陸省會城市或主要的貨櫃貨源生成地建立無水港,完善港口與內陸的運輸通道,實現內陸地區與國際航運的貫通。 2002年,天津市與北京朝陽口岸簽署協議建立第一個內陸「無水港」以來,截止到2014年3月,共建設了北京朝陽等23個無水港,並且擁有5個區域營銷中心。[92]2014年4月,天津港推出了中國首家線上無水港。[93]天津港還將在天津的武清區、靜海縣,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新建無水港,北京朝陽的無水港將搬遷擴建。[94]
天津港是中國第一個採用新一代5G通信技術實現人工貨櫃岸橋自動化控制作業的港口,第一個採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現碼頭設備自動導引與精確定位的港口,第一個實現傳統人工貨櫃碼頭全場地作業設備自動化升級與操作智能化裝卸的港口,第一個實現貨櫃運抵碼頭秒級通關的港口。
由於古代漕運、海運的興盛,天津古代形成了以媽祖文化為代表的海洋文化,[95]並在天津老城的海河河畔興建了天津天后宮。[96]近代,天津被開闢為通商口岸後,海上對外貿易亦對天津的發展和文化培育有巨大影響。以港口為核心的對外貿易,成為外力催化天津近代發展的重要因素。[97]1952年,為了紀念塘沽新港重新開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紀錄片《塘沽新港》。1954年5月1日,為反映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成果建設,郵電部發行了一套名為「經濟建設」的特種郵票,編號特8,其中第6枚為「塘沽新港」主題郵票,設計師為邵柏林。[21]
為了記錄天津港的發展歷程和歷史變遷,天津港集團在濱海新區天津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區興建了天津港博覽館。[98]2010年7月1日,天津港在東疆港區興建了以人工沙灘和遊艇為核心的東疆港海濱浴場。[99]天津港還開闢了工業主題遊覽線路。2010年6月26日,位於天津港東疆港區的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正式開港,是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也是中國北方第一個郵輪母港[100],能夠接待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豪華郵輪。[101]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來,天津港作為對外開放的口岸已經與十餘座國際港口結成友好港關係。1980年8月26日,天津港與日本神戶港結為友好港,這是天津港結成的第一對友好港關係。同年12月19日,天津港與澳大利亞墨爾本港結為友好港。[26]1982年,天津港與美國費城港結成友好關係,是天津與美洲港口結成的第一對友好港關係。[102]
此外,天津港同拉脫維亞的溫茨皮爾斯港、德國的漢堡港等簽訂了友好合作備忘錄,並決定待合作深入和條件成熟後雙方建立友好港關係。[103][104]
以下為與天津港建立友好港關係的國際港口。[10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