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建築(法語:Architecture gothique, 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哥特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哥德式建築的整體風格為高聳削瘦,以卓越的建築技藝表現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強烈情感,對後世其他藝術均有重大影響。不少哥德式的建築藝術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哥德式建築的研究也是主教座堂、教堂的研究裡很重要的一部份。

Quick Facts 哥德式建築, 年份 ...
哥德式建築
由上依序:韋爾斯座堂 (1176–1450)、 聖禮拜堂 (1194-1248)、與盧昂主教座堂 (15世紀)
年份興盛於歐洲中世紀(約十二世紀持續至十六世紀)
Close

哥德風格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但是,目前哥德式建築物最多的國家卻是德國、義大利及德語系國家,法國反而是巴洛克式建築比較多。「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英語Ogive肋狀拱頂英語Rib vault(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壁。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它也出現在許多城堡宮殿大會堂會館大學,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見其蹤影。

十八世紀,英格蘭開始了一連串的哥德復興,蔓延至十九世紀的歐洲,並持續至二十世紀,主要影響教會與大學建築。

術語

Thumb
沙特爾主教座堂的南面。

哥德式建築」一詞最初是帶有貶義的。喬爾喬·瓦薩里在他的《藝苑名人傳》一書中,以「野蠻的日耳曼風格」來形容這種建築風格[1]。在這本書的介紹中,他將各種建築特徵歸因於哥德人,即那些在征服羅馬後摧毀古建築,以這種新風格建造建築的人[2]

歷史

Thumb
聖丹尼斯教堂的內部

哥德式建築繼承了羅馬式建築的很多特點,如扶壁(buttress)、十字平面等。

哥德式建築在各個地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法國,1140年至1200年可以視為早期哥德時代,1200年至1350年為盛期,1350年至1520年則進入晚期;在義大利,哥德建築在1200年之後傳入,但是始終未能真正流行起來;英國的早期哥德建築以「早期英國式」(Early English)的名義在1170至1250年流行,其標誌為格外細長的矛式拱(lancet arch),1250年步入盛期,1350至1550年則出現了頗為後來學者詬病的「火焰式」「垂直式」建築;在德國只有1220至1250年的短暫時段被歸入早期哥德,1250至1350年為盛期,1350年至1530年走向衰落[3]

值得注意的是,各國都在1350年進入哥德晚期:這個時間點正是黑死病爆發大約10年之後,歐洲開始從大瘟疫中恢復過來。

早期

維京人劫掠時代接近尾聲,近公元1003年起,幾乎全歐洲各地都興起一股整修教會建築的風潮,大教堂如雨後春筍般矗立在城區的市中心。建築師的設計及建造藝術賦予教堂耳目一新的視野,並在哥德式教堂的發展上臻於巓峰,開創出高聳尖頂、鮮豔色彩、石雕花邊裝飾等大膽設計。[4]第一座哥德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國巴黎建成的聖丹尼斯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英語Rib vault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花窗玻璃,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法。1144年,在慶祝聖丹尼斯重修完成舉行的典禮上,各國的主教們吃驚地發現這種建築形式有著不可抵擋的魅力。於是25年之後,凡有代表參加過慶典的地區都出現了哥德式教堂。

經典時期

12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

晚期

輻射狀哥德式Rayonnant Gothic)和火焰哥德式Flamboyant Gothic)發展。直到16世紀被文藝復興風格取代。

復興

1820年,哥德式裝飾風格復興,主要在內裝飾上。

地區

哥德建築流行在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北部和義大利北部:它最初誕生在以巴黎為中心的法蘭西島地區;然後從此向東、向南和向西傳播[5]。流傳地區均屬古羅馬帝國版圖,然而都在偏遠的外省。

建築特色

哥德教堂特別是大型教堂無疑是哥德建築最傑出的代表,它甚至比同時代的一切其他藝術形式(繪畫、雕塑)更加能夠代表時代的風貌。哥德建築是完全原創的,嶄新的,它與古羅馬建築之間的區別遠遠大於古羅馬與古希臘建築的差別[5]

它創造了一種嶄新的建築體驗:在室外部分,通常密布著支撐部件(扶壁飛券),仿佛是沒有拆卸的鷹架,給人一種瘦骨嶙峋的感覺;而在內部,它可以把厚重的牆面減少到極限,隨處填充著花窗玻璃,這種明亮的室內空間是前所未有的。在這一外表的背後體現著結構體系的根本變化:從古羅馬建築羅馬式建築依靠拱和穹頂等各種塊面的整體受力體系,轉變為接近框架的受力體系。框架之外的部分可以變得極為輕薄,所以可以不砌牆、完全用窗戶填充。

哥德大教堂的典型特徵
Thumb
法國亞眠主教座堂,室外遍布支撐
Thumb
法國聖禮拜堂,室內完全由玻璃和框架組成
Thumb
大教堂框架示意圖

肋架券

中世紀,拱頂依然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大型屋頂,自然成為教堂建造大廳的首選。但是傳統拱頂建造技術會產生強大的側推力,需要笨重的支撐部件來平衡,會擠占大量底層實用空間,與教堂作為信眾經常出入使用的公共場所的用途不符。由於推力難以消除,為了減少支撐部件,就只能將推力集中起來,才可以解放其他部分,進行自由設計。因此,源於古羅馬建築、已為羅馬式建築施用、可以通過應力把推力精確地傳導到固定部位的肋架券德語Gewölberippe發展到了新的層次。肋架券是直接與承重部件相連、從拱頂的起腳處開始、沿著拱頂弧面的邊緣架設的加強拱券。肋架券在哥德建築誕生之前已經很成熟:仍然屬於羅馬式建築美茵茲主教座堂的拱頂就完全具備了哥德特徵。哥德工匠更加明確地掌握了它的受力原則,懂得要毫無遺漏地為拱頂弧面的每一條弦添加肋架券。這樣拱頂的其餘部分就不再承重,只有圍護作用,稱為「」,幾乎不對牆壁產生側推力。蹼可以削薄到25至30cm,並且可通過填充輕質建材進一步減輕自重。

另一方面,此時的教堂建築內部已經十分複雜,有小禮拜室、祭壇外環廊、聖物收藏室等種種不容有失的附屬房間。然而由於這些房間形狀比較複雜,如果勉強用拱頂覆蓋,相鄰的弧面如果應力差異過大容易坍塌,所以只能選用不甚安全的木屋頂。而施用肋架券後,只要肋架券本身足夠堅固,就足以平衡兩側應力差異;同時拱頂變成了蹼也可以降低應力。聖德尼聖殿首次用這種結構覆蓋了環廊和耳室,從此新技術很快就流行起來。而肋架券也使得平面布置可以進一步變化,十字拱也不必保持正方形的開間。

肋架券在哥德盛期顯示出很強的裝飾功能。一方面由於它纖細精巧的外形,與束柱德語Bündelpfeiler飛券共同構成教堂內外風格統一的「骨感」部件。另一方面通過它來劃分拱頂的不同區塊本身就體現一種理性之美。

肋架券引起的拱頂演變
Thumb
德國斯派爾主教座堂,羅馬建築,其十字拱頂只用圓拱,每一開間四周設置肋架券,對角線不設。
Thumb
德國美茵茲主教座堂,開始哥德化的羅馬建築,已經採用十字尖拱,兼有四周和對角肋架券。
Thumb
法國沙特爾主教座堂,轉型期哥德建築,中庭拱頂技術已經成熟。
Thumb
法國聖德尼聖殿,拱頂首次覆蓋環廊。
Thumb
英國西敏寺,略顯累贅的肋架券,混淆結構與裝飾的關係。

尖肋拱頂

羅馬式建築的圓筒拱頂普遍改為尖肋拱頂Pointed Arch,或者乾脆稱為Gothic Arch),作用是將所有的內部空間以骨架券連結為整體。推力作用於四個拱底石上,這樣拱頂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並且尖肋拱頂也具有「向上」的視覺暗示。

飛扶壁

Thumb
巴黎聖母院成排的飛扶壁
Thumb
法國亞眠大教堂雙層飛扶壁

扶壁(Buttress),也稱扶拱垛,是一種用來分擔主牆壓力的輔助設施,在羅馬式建築中即已得到大量運用。

但哥德式建築把原本實心的、被屋頂遮蓋起來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稱為飛扶壁。由於對教堂的高度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觀也被大大增強了。亞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兩道拱壁,以支撐來自推力點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爾大教堂用橫向小連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韋大教堂則雙進拱橋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裝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複的裝飾雕刻,輕盈美觀,高聳峭拔。

花飾鏤空窗格

花飾鏤空窗格(英文:Tracery)

半圓形後殿

鏟形拱

鏟形拱(荷蘭文:spitsboog)由2個不同的環形拱重疊而形成。

花窗玻璃

哥德式建築逐漸取消了台廊、樓廊,增加側廊窗戶的面積,直至整個教堂採用大面積排窗。這些窗戶既高且大,幾乎承擔了牆體的功能。

並應用了從阿拉伯國家學得的彩色玻璃工藝,拼組成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識字的民眾宣傳教義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花窗玻璃以紅、藍二色為主,藍色象徵天國,紅色象徵基督的鮮血。

窗櫺的構造工藝十分精巧繁複。細長的窗戶被稱為「柳葉窗」,圓形的則被稱為「玫瑰窗」。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內部神秘燦爛的景象,從而改變了羅馬式建築因採光不足而沉悶壓抑的景象,並表達了人們嚮往天國的內心理想。

十字平面

Thumb
法國沙特爾大教堂平面圖

這也是繼承自羅馬式建築,但擴大了祭壇的面積。

層層往內推進,並有大量浮雕,對於即將走入大門的人,仿佛有著很強烈的吸引力。

束柱

柱子不再是簡單的圓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強調了垂直的線條,更加襯託了空間的高聳峻峭。

傳播與變異

法國

法國是哥德式建築的起源地。法國哥德建築的特點是它們的高度和垂直感,這一點也強烈影響了德國和比利時。與英國哥德教堂的多樣化相比,法國的主教堂都趨向於外在形式統一。它們結構緊湊,有的有著突出的翼部和小禮拜堂,有的則沒有。西立面高度 一致地在玫瑰花窗下擁有三個入口,並總是有兩座塔,不過有些在翼部也有塔。教堂東面是帶有迴廊的多邊形,有 的會有一些放射狀分布的小禮拜堂。在法國南部,許多教堂是沒有翼部,有的甚至沒有側廊。

英國

Thumb
英國西敏寺的蔥形筋梁。

威廉一世回到英國即位後,引入了很多法國習慣,也帶來了哥德式建築。哥德式建築在英國出現了多種筋梁結構的穹頂,例如傘形、扇形、蔥形等。英國哥德建築的特色在於其極端的長度,並且其內部對於水平方向的強調看起來甚至多過垂直方向。同法國、德國以及義大利的哥德教堂相比,每一座英國的主教堂(索爾茲伯里主教堂除外)都有著非常多樣化的形式。建築的每一部分都在不同時期修建並且有著不同的風格,未嘗試在形式上的統一,這一點是很普遍的。英國的哥德主教堂袖廳比較長,有些有兩個袖廳,如同四肢攤開。正面,門的意義並不像在法國那樣重要,公理會的入口通常位於一側。玫瑰花窗不會在正面的大窗戶上體現,而是出現在袖廊的山牆。在教堂的十字交叉部幾乎總有一座塔,有可能很大並帶有塔尖。在英國,教堂東面往往是方的,但有的也會呈現不同的形式。

德國和中歐

在德國、波蘭、捷克和奧地利等有著羅馬式建築傳統的中歐國家,其特點也影響了這些地方的哥德建築,尤其體現在龐大的尺寸和巨大的尖塔上。這些哥德式教堂的東西兩面均普遍採用法國樣式,但塔異常高大,並且往往帶有地域特色的網孔塔尖。由於塔的尺寸,建築的正面顯得狹窄而擁擠。像法國一樣,德國的主教堂沒有特別突出的翼部,但德國哥德式主教堂的內部空間寬敞開放,即使是在有著大量法國式教堂的科隆也是如此。

西班牙

巴塞隆納聖家堂(興建之初為哥德式,後由安東尼·高第接手後,為新藝術運動風格)

巴塞隆納聖埃烏拉利亞主教座堂

義大利

Thumb
哥德晚期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沒有追逐哥德式建築的結構體系和造型原則,主要把它作為一種裝飾風格[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這種建築風格的世俗代表建築有:總督宮

捷克

波蘭

Thumb
本津城堡
Thumb
達爾沃沃, 博美犬公爵城堡, 前騎士的大廳

香港

澳門

中國大陸

日本

澳洲

  • 聖保羅教堂(墨爾本)
  • 聖派翠克教堂(墨爾本)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