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咪康唑(Miconazole)是一種抗真菌藥,可用於治療皮癬、花斑癬,或是皮膚及陰道念珠菌感染[2]。該藥物可用於治療體癬、股癬、足癬[2]。該藥物通常以外用藥膏劑型,塗抹於患處皮膚或陰道[2]。
此條目缺少或沒有列出參考或來源,或者有未能查證的內容。 (2011年12月24日) |
![]() | |
![]() | |
臨床資料 | |
---|---|
商品名 | Desenex, Monistat, others |
AHFS/Drugs.com | Monograph |
MedlinePlus | a601203 |
給藥途徑 | 外用、陰道內給藥、唇下給藥 |
ATC碼 | |
法律規範狀態 | |
法律規範 |
|
藥物動力學數據 | |
生物利用度 | <1% after application to the skin |
血漿蛋白結合率 | 88.2% |
藥物代謝 | CYP3A4 |
生物半衰期 | 20–25 hrs |
排泄途徑 | Mainly faeces |
識別資訊 | |
| |
CAS號 | 22916-47-8 ![]() |
PubChem CID | |
IUPHAR/BPS | |
DrugBank | |
ChemSpider | |
UNII | |
KEGG | |
ChEBI | |
ChEMBL | |
CompTox Dashboard (EPA) | |
ECHA InfoCard | 100.041.188 |
化學資訊 | |
化學式 | C18H14Cl4N2O |
摩爾質量 | 416.12 g·mol−1 |
3D模型(JSmol) | |
手性 | 外消旋混合物 |
| |
|
常見副作用包含塗抹部位搔癢[2]。妊娠期間用藥應屬安全[3]。本品屬於咪唑類藥物[2],可抑制真菌麥角固醇的合成,影響真菌細胞膜的製造[2]。
本品於1968年獲得專利,並於1971年獲准用於醫藥用途[4]。本品列名於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之中[5]。
咪康唑可以外用於治療腳癬(俗稱香港腳)、環癬(金錢癬、輪癬)、股癬(騎師癬),內用於治療口腔鵝口瘡(口腔念珠菌症)、陰道鵝口瘡(念珠菌陰道炎)。此外其口服凝膠也可用於治療唇部障礙口角炎。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