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史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爾伽美什史詩》(又譯為吉加美士史詩、吉加墨史詩、鳩格米西史詩)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學作品,是已發現的最早英雄史詩[2][3][4]。史詩所述的歷史時期據信在西元前2700年至西元前2500年之間,比已知最早的寫成文字的文學作品早200到400年。史詩主要講述了蘇美時代英雄吉爾伽美什的傳說故事,並匯聚了兩河流域的許多神話傳說,共有3,000多行。史詩所見的最早版本是用楔形文字刻在泥版之上。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2年11月1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3年3月3日) |
《吉爾伽美什史詩》在出現以來的2000年中有出現很多版本,包括了4種語言:阿卡德語、古巴比倫語、胡里安語和西臺語。
它最早來源於蘇美時期的第三烏爾王朝(西元前2150年—西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寫成,在後又流傳發展至古巴比倫時期。西元前2000年早期出現了最早的阿卡德語版本。
1849年,英國考古學家奧斯丁·亨利·萊亞德和他的伊拉克助手霍姆茲德·拉薩姆在亞述古都尼尼微發現了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的圖書館。在此後3年的挖掘中,他們發現了大量的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其中就包含有《吉爾伽美什史詩》[5][6]。挖掘出的泥板被運回並保存到大英博物館,等待學者們的研究。直到1872年,喬治·史密斯在這些泥板中發現了記載有大洪水故事的碎片[7][8],《吉爾伽美什史詩》才開始被人們所知,記載有史詩的泥板碎片隨後相繼被發現。史密斯所發現的史詩版本是在西元前1300年—西元前1000年時期由法師Sin-liqe-unninni編寫完成的標準阿卡德版本,共11塊泥版,計約3600行,史詩內容又為第12塊泥板補全。一直到前600年《吉爾伽美什史詩》漸漸傳到小亞細亞。其中12塊泥板的版本成為歷史研究的標準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現存於柏林史前史和早期歷史博物館。
在20世紀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譯後,史詩的文字被發現並由小碎片拼成。由於記錄語言多,歷史流傳的版本不同和損壞原因使專家只能依靠對於古文字的經驗和感覺。蘇美學家塞繆爾·諾亞·克萊默第一個把蘇美傳說部分破譯。
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復原,譯註也基本完成,不過後續仍陸續有一些新的章節被發現(如2016年發現的泥板敘述了過去未曾發現的關於胡姆巴巴與恩奇杜的友誼的章節)。
由於已發現許多不同來源的《吉爾伽美什史詩》,目前已發現二個主要的版本:標準阿卡德版本(standard Akkadian version),以及古巴比倫語版本(Old Babylonian version)。目前也部份重建了五部有關吉爾伽美什的蘇美詩歌,有些伴隨著標準阿卡德版本某一部份的原始版本,有些則伴隨著不相關的內容。
標準阿卡德版本是在1853年由Hormuzd Rassam在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遺址所發現,所用的是一種用在文學用途上的阿卡德文方言。此版本是由Sin-liqe-unninni在西元前1300年至前1000年之間,從更早期的版本所編譯而來。
標準阿卡德版本的開頭文字(或抄本開端用語)和早期版本不同。較早期的是Surpassing all other kings,標準版的是He who saw the deep(ša nagba īmuru),其中的deep是指吉爾伽美什和大洪水中的英雄烏特納匹什提姆會面,得到有關智慧之泉恩基的神秘知識[9]。 吉爾伽美什得到了如何敬拜神、為何人類會死亡、成為好國王的條件以及如何有好的一生的知識。烏特納匹什提姆的故事也有出現在巴比倫的阿特拉哈西斯史詩。
第一塊泥版的第一行有引用在第11塊泥版的最後,有循環及終了的感覺。第12塊泥版是早期蘇美神話的後期拷貝,本身屬於前傳,是吉爾伽美什讓恩奇杜從地下世界取得一些東西,他最後以靈體的方式返回,將地下世界的本質和吉爾伽美什連起來。其接續著第11塊泥版但是和其他塊的關聯性不大,可能是較晚期才加入的內容。
這版本的史詩,也稱為Surpassing all other kings,是由不同來源,不同保護狀態的泥版以及殘片組成的[9]:101–26,其主要部份還有遺漏,少了七片泥版,其中也有許多的空白處。其目前保存的位置或是發現的位置來命名,分別是賓夕法尼亞泥版、耶魯泥版、Philadelphia泥版、Nippur school泥版、Tell Harmal泥版、Ishchali泥版及Sippar泥版。
《吉爾伽美什史詩》圍繞烏魯克半人半神的國王吉爾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曾與野獸為伴的泥人恩奇杜的之間的友誼故事展開。大致可分為四個部分。
在舊約聖經中能找到與吉爾伽美什史詩裡的許多場景、人物及情節類似的內容,尤其是伊甸園的記錄、傳道書的勸告、以及創世記的洪水敘述。
學者長久以來都認可恩奇杜(Enkidu)/神妓(Shamhat)和創世記中亞當/夏娃的平行關係[11][12]。兩個男人都是神用泥土所造、都和動物一起住在自然環境中,後來都認識了女人,女人也都試探了他們。他們都接受了女人的食物、遮蓋其裸體,並且要離開他們原先住的環境,不能再回來。在史詩中有出現蛇從英雄那裡偷了永生樹,這是另一個類似的地方。
傳道書4:12有一句話提到「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而在喬治2020年版《吉爾伽美什史詩》第五塊泥板中,也有「三股繩,擰一起,欲斷之,談何易。」等相似的語句[14]。
史詩中比較著名的一段內容是水神伊亞阻止眾神之王恩尼爾用洪水毀滅人類,並建立方舟載運動物和人的故事。而舊約聖經《創世記》也有諾亞方舟的敘述
安德魯·R·喬治認為創世記的洪水敘述和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內容很接近,因此「幾乎無疑地」是源自美索不達米亞的記錄[15]。拉比學者 羅伯特·韋克斯勒在2001年代表猶太人保守主義運動發表的托拉(Torah)評論中提到:「最可能的假設是創世紀及吉爾伽美什史詩都引用了當時美索不達米亞的洪水傳統,之後在重建故事上出現了不同之處。」[16]朱蘇德拉、烏特納匹什提姆及挪亞是古代近東和洪水傳統有關,源自蘇美人、阿卡德人以及聖經傳統的英雄人物。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