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81年,物理系82名教師劃出,建立電子科學技術系[2]。2001年5月,電子科學技術系、計算機科學技術系、計算中心和教育部全國中小學計算機研究中心(上海),組建為華東師範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2007年12月,籌建極化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並於2011年2月通過驗收。2008年10月,電子科學技術系分解為電子工程系與通信工程系。2014年9月,立項建設上海市多維度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2015年9月,計算機科學技術系與信息中心併入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3]。
2016年起,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聯合招收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菁英班」,從電子信息類新生中擇優選拔,每屆不超過25人[4]。
2019年,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重新組建為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另外一部分併入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下轄通信工程系、電子工程系、極化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多維度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