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侗語(sungp Gaeml),侗文(leec Gaeml)是侗台語系(或稱侗台語族、壯侗語族)的語言之一,為中國侗族(Gaeml)所用。傳統上侗語以漢字寫成;後來有了仿漢字的侗字(字佄);在1958年推出一款基於拉丁字母拼寫的新文字——侗文,但因人手和印刷物缺乏,使用不算廣泛。
侗語分南北兩種方言(或稱語言[1])。南部方言編碼為kmc,有100萬人使用;北部方言編碼為doc,有50萬人使用。每種方言又各分為四個土語。《侗文方案》(草案)規定:「以貴州省榕江話的語音為標準音」。榕江話是指榕江縣車江鄉侗族村寨所說的侗語語音,屬於南部方言第一土語。更具體地,一般取章魯村的語音為標準音。
漢語借詞是侗語詞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借詞與中古漢語的音系有一定對應關係,現代的借詞一般接近當地漢語方言(西南官話,主要是岑江片)的讀音。
聲母是音節開首的輔音,侗語有32個聲母。其中七個 (f, z, c, zh, ch, sh, r) 從漢語借詞而來。事實上,侗語中沒有捲舌音。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
p | b | t | d | ʨ | j | k | g | ʈʂ | zh |
pʰ | p | tʰ | t | ʨʰ | q | kʰ | k | ʈʂʰ | ch |
m | m | n | n | ȵ | ny | ŋ | ng | ʂ | sh |
w | w | s | s | ɕ | x | h | h | ɻ | r |
pʲ | bi | l | l | j | y | kʷ | gu | f | f |
pʰʲ | pi | lʲ | li | kʷʰ | ku | ʦ | z | ||
mʲ | mi | ŋʷ | ngu | ʦʰ | c |
聲母排列順序:b, p, m, w; d, t, n, s, l; bi, pi, mi, li; gu, ku, ngu; j, q, ny, x, y; g, k, ng, h; f, z, c, zh, ch, sh, r。
侗語有 64 個韻母,當中 14 個從漢語借詞而來的,不在下表列出。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IPA | 侗文 |
---|---|---|---|---|---|---|---|---|---|---|---|---|---|
a | a | ə | e | e | ee | i | i | o | o | u | u/uu | ||
aj | ai | əj | ei | oj | oi | uj | ui | ||||||
aw | ao | ew | eeu | iw | iu | ow | ou | ||||||
am | am | ɐm | aem | əm | em | em | eem | im | im | om | om | um | um |
an | an | ɐn | aen | ən | en | en | een | in | in | on | on | un | un |
aŋ | ang | ɐŋ | aeng | əŋ | eng | eŋ | eeng | iŋ | ing | oŋ | ong | uŋ | ung |
ap | ab | ɐp | ab | əp | eb | ep | eb | ip | ib | op | ob | up | ub |
at | ad | ɐt | ad | ət | ad | et | ed | it | id | ot | od | ||
ak | ag | ɐk | ag | ək | eg | ek | eg | ik | ig | ok | og | uk | ug |
齶化聲母bi, pi, mi, li後面的韻母u寫作uu。
韻母 ab, ad, ag 遇到短入調(-l, -p, -c,見下表)時,元音音值為 [ɐ];遇到長入調(-s, -t, -x)時,元音音值為 [a]。
韻母 eb, ed, eg 遇到短入調(-l, -p, -c,見下表)時,元音音值為 [ə];遇到長入調(-s, -t, -x)時,元音音值為 [e]。
侗語是帶聲調的語言。 按照傳統音韻學的觀點,侗語有15個聲調,其中有九個舒聲調,六個促聲調。侗語是世界上聲調最多的語言[來源請求]。促聲調出現在塞音韻尾的音節中,舒聲調出現在開音節和鼻韻尾的音節中。由於促聲調的調值和相應的舒聲調相近,所以也可以認爲侗語只有九個聲調。在拉丁拼寫中,聲調以字母的形式放在字尾。侗文有九個聲調符號。
調值 | 55 | 35 | 舒212/促21 | 323 | 13 | 31 | 53 | 453 | 33 | |
侗文調號 | -l | -p | -c | -s | -t | -x | -v | -k | -h | |
舒聲 | 名稱 | 全陰平 | 次陰平 | 陽平 | 全陰上 | 次陰上 | 陽上 | 全陰去 | 次陰去 | 陽去 |
編號 | 1 | 1' | 2 | 3 | 3' | 4 | 5 | 5' | 6 | |
例子 | bal | pap | bac | bas | qat | miax | bav | pak | bah | |
解釋 | 魚 | 灰色 | 耙 | 姑母 | 輕 | 刀 | 葉 | 破 | 糠 | |
促聲 | 名稱 | 全陰短入 | 次陰短入 | 陽短入 | 全陰長入 | 次陰長入 | 陽長入 | |||
編號 | 7 | 7' | 8 | 9 | 9' | 10 | ||||
例子 | bedl | sedp | medc | bads | pads | bagx | ||||
解釋 | 鴨子 | 七 | 螞蟻 | 缽 | 血 | 白 |
不送氣清塞音聲母b、bi、d、j、g、gu只出現在全陰調和陽調的音節中,送氣清塞音聲母p、pi、t、q、k、ku只出現在次陰調的音節中。
侗文中的現代漢語借詞按照侗文的一般規則拼寫。
當地漢語方言調類 | 陰平 | 陽平 | 上聲 | 去聲 |
侗語借詞調類 | 陽去h | 陽平c | 陽上x | 全陰平l(不送氣),次陰平p(送氣)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