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社會學是介於體育科學和社會學的綜合學科,是社會學領域的應用社會學的分支,體育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它從社會本質上來把握體育的特徵,功能,手段,途徑。目的在於促進體育運動和社會系統的正常發展。體育運動作為人類的高級文明活動,是人類的一種具有獨立體系的文化形態,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體育運動受行為法規、空間和時間限制的約束,並有管理機構。它指向一個目標,讓人知道贏家和輸家。這很有競爭力,也很可笑。所有體育運動都具有文化背景,與東道國社會的價值體系和權力關係交織在一起。[1]
體育社會學(雖然不是本身的名字)的出現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當時第一次進行了關於比賽和速度制定的群體效應社會心理學實驗。除了文化人類學及其在人類文化中對遊戲的興趣之外,約翰·赫伊津哈的《遊戲的人》或托爾斯坦·凡勃侖的《有閒階層理論》是最早以更普遍的方式思考體育的作品之一。《遊戲的人》討論了遊戲元素在文化和社會中的重要性。約翰·赫伊津哈認為遊戲,特別是體育,是文化生成的首要條件和必要條件。這些書面著作為體育社會學研究的興起做出了貢獻。1970年,體育社會學作為一個有組織、合法的研究領域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北美體育社會學學會成立於1978年,旨在研究這一領域。其研究機構《體育社會學雜誌》成立於1984年。[2]
人們普遍認為體育運動可以同時被視為一種儀式和遊戲。因此,體育運動可以被視為一個平行的儀式過程,與休閒時間和自由有關。儀式的象徵作用允許對男性之間以及女性之間的社會關係以及體育運動對國家的影響進行分類。古巴的棒球、西印度群島的板球和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的足球等一些國家體育項目激發了超越種族地位、地區出身或階級界限的熱情。因此,體育是一個重要的分析領域,可以更好地了解現代社會的運作。[3]
- 19世紀末,就有一些社會學家研究有關體育問題。如運動場,遊樂場和娛樂問題。
- 20世紀20~30年代,體育社會學作為獨立學科出現。[4]
早在19世紀下半葉,英國學者、社會學創始人之一H.斯賓塞就探討過體育的教育問題。德國社會學家M.韋伯論述過清教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G.齊美爾也曾以體育競賽來揭示人的社會化,並把它視為衝突中的一個統一因素。現代體育社會學發端於20世紀20~30年代。一般認為,德國學者H.里塞和美國學者F.羅德是該學科的開拓者。1912年裡塞出版了《運動社會學》,第一次把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社會活動方式,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對體育運動進行了考察。羅德於1937年發表了《體育社會學》。初期的體育社會學側重研究競技、體育團體、大學體育運動、觀眾等問題。[5]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波蘭、日本、蘇聯、芬蘭等國的學者對體育運動進行了系統的社會學研究。1956年羅德等人發表的《目標──建立一門體育運動社會學》一書被國際體育理論界公認為首創性著作。1964年 6月,由國際社會學學會倡議,在國際運動與體育理事會日內瓦工作會議上,正式成立國際體育運動社會學委員會。它每年都舉行年會,就有關體育運動的社會學問題進行學術討論與研究。工作內容有:①組織世界性學術討論會;②舉辦研究班;③與社會學界共同舉辦有關體育社會學的會議;④開展國際合作的科學研究活動;⑤創辦期刊。主要刊物有《國際體育社會學評論》和《國際體育社會學委員會公報》。此後不久,被國際社會學學會接納為會員,標誌著體育社會學學科地位的正式確立,體育社會學的學術研究也開始從分散進入國際合作時期。
當代美國大部分體育院系都開設體育社會學課程,有的院校還可頒授博士學位。重視發揮教學優勢,以推動體育社會學的發展,是西方許多國家的共同特點。蘇聯的體育社會學著重研究:體育運動的社會性質;作為社會生活現象和社會體制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運動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體育運動在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等。
1936年柏林奧運會引發了爭議,因為主辦國(納粹德國)的言論和法律涵蓋了公開和極端的種族主義,而且事實上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這種種族主義。許多德國人對非白人運動員被允許參賽感到沮喪;「納粹對與『原始』種族的體育接觸,尤其是與黑人運動員的比賽深感冒犯。」[6]
阿道夫·希特勒同意這樣一個命題,即祖先「來自叢林」的人是「原始的,因為他們的身體比文明的白人強壯。」[6]並希望在奧運會上實施種族隔離,但奧林匹克委員會拒絕了。然而,納粹政權確實利用他們所能取得的任何成果來宣傳他們所稱的雅利安種族的優越性。
體育運動一直以種族社會關係為特徵。19世紀末,阿蒂爾·德·戈比諾伯爵試圖證明白人在身體和智力上的優越性,這是對種族的第一次科學考察。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也被用來為種族主義服務。在黑人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被證明後,這一理論轉向了以犧牲智力為代價的體能。[7]
提出了一些種族主義理論。黑人之所以能運動,是因為動物吃掉了所有的慢。[8]「中間通道」的神話認為,只有最有運動能力的黑人才能在奴隸貿易和種植園工作中生存下來。[9]母系理論認為,缺席的父親會讓黑人將憤怒發洩到體育運動中,教練會成為父親的形象。曼迪戈理論認為,最強壯的黑人是與最強壯的身體一起長大的。
年輕的非裔美國人將體育視為向上社會流動的手段,而傳統的就業方式卻剝奪了他們的這種流動性。[10] 種族往往與階級、性別和種族相互影響,以確定某些運動的可及性,以及運動員的形象。例如,非裔美國人無法打高爾夫,與其說是因為種族,不如說是因為所需的高經濟和社會資本。[11]
種族往往與性別有關,女性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機會和成功的機會較少。一旦一個女人成功了,她的種族會被淡化,性取向會被強調。[12] 在某些文化中,尤其是穆斯林文化中,婦女被剝奪了參加體育運動的權利。[13]
在團隊運動中,白人球員經常被安排在需要智慧、果斷、領導力、冷靜和可靠性的中心位置。黑人球員的位置反過來要求運動能力、體力、速度和爆發力。例如,白人球員擔任中場核心,黑人球員擔任邊鋒。[14]
由於在體育比賽中種族歧視問題頻發,聯合國大會認識到到消除種族隔離及向南非人民提供援助來建立一個不分種族的社會是國際社會最關切的事項之一,聯合國大會在1977年12月14日公布了反對體育領域種族隔離的國際宣言。其中內容譴責種族隔離的政策和行徑,包括在體育領域的種族隔離,並譴責在任何領域同種族主義政權進行勾結。重申無條件支持不許因種族、宗教或政治關係而實行歧視的奧林匹克原則,並重申其信念,成績應為參與體育活動的唯一標準。[15]
女性參與體育運動受到圍繞身體的父權制意識形態以及女性和性觀念的影響。體力消耗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肌肉的發育,這與男子氣概男性氣質有關,這與現代消費文化所呈現的女性觀念形成鮮明對比。早期進入體育界的女性更有可能挑戰這些刻板印象。[16]
電視網絡和公司專注於展示被認為有吸引力的女運動員,這淡化了這些女運動員的成就。與男性運動相比,女性運動較少被新聞報道。在體育賽事期間,相機特別關注有吸引力的女性[17]Allen Guttman認為,體育的色情成分不能被根除,因此仍然是其關鍵組成部分之一。此外,有吸引力的男女運動員將永遠受到更多的追捧。應該研究體育的色情成分,而不是被徹底拒絕[18]
詹妮弗·哈格里夫斯(Jennifer Hargreaves)看到了女性在體育界的三種政治策略:
共同選擇:該策略拒絕了關於生物差異和傳統性別價值觀的保守主張。自由女權主義者認為,在由男性創造和控制的體育運動中,女性將逐漸接管更多角色。
分離主義:激進女權主義者的立場,通過組織體育賽事和獨立於男性的理事會來倡導自我實現。這將進一步增加參加各種運動的女性人數。
合作:由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倡導,他們認為男女之間的合作將有助於建立新的體育模式,以消除性別差異。他們認識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鬥爭的多樣性,並旨在從中解放出來。與分離主義不同,它與男性打交道,並且比共同選擇更廣泛。合作假設男人不是天生的壓迫,而是被社會化,以複製壓迫性角色。
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將社會視為一個複雜的系統,其各部分共同促進團結和穩定。體育本身從宗教儀式發展而來,這有助於促進社區的社會和道德團結。
Bromberger看到了宗教儀式和足球比賽之間的相似之處。比賽以特定的空間配置舉行,球場是神聖的,可能不會被球場入侵者污染,並導致球迷的強烈情緒狀態。與宗教儀式一樣,觀眾根據權力的社會分配進行空間分布。足球賽季有一個固定的日曆。比賽日的團體角色是儀式性的,穿著特別長袍的人進行激烈的儀式表演。作為一個教會,足球有一個從地方到全球層面的組織網絡。比賽有一個順序,指導參與者的行動,從賽前到賽後行動。最後,足球儀式創造了一種共感。歌曲和編舞可以被視為一個內在的儀式,觀眾通過這個儀式將他們的力量轉移到團隊中。
考慮到並非所有行動都支持現有社會結構的事實,Robert K.Merton看到了一個人對現有結構做出反應的五種方式,這些方式也可以應用於體育運動:循規蹈矩、創新、儀式主義、退縮和反叛逆。
Erving Goffman借鑑了Durkheim對積極儀式的概念,強調了個人「面孔」的神聖地位。積極(讚美、問候等)和消極(避免對抗、道歉等)儀式都有助於保護一個人的臉。例如,體育記者利用積極和消極的儀式來保護他們希望與之保持良好關係的運動員的面孔。Birrell進一步假設體育賽事是儀式性比賽,運動員通過勇敢、良好發揮和正直的結合來展示自己的性格。一場好的表演有助於加強運動員的良好形象。
解釋社會學探討社會行為與地位、主體性、意義、動機、身份和社會變化的相互關係。它避免通過一般規律和概括來解釋人類群體,更喜歡馬克斯·韋伯所說的理解——理解和解釋個人動機。[19]體育允許在一場比賽或比賽的框架內創造各種社會身份,這些身份可能在比賽期間或在多場比賽的整個過程中發生變化。[20]運動員的角色進一步影響他們在比賽或比賽之外的行為,即扮演學生運動員的角色。[21]
韋伯提出了合理化的概念。在現代社會中,關係是以技術知識而不是道德和政治原則為基礎,儘可能高效地組織起來的。這就產生了高效、客觀和同質的官僚機構。[22]艾倫·古德曼確定了合理化的幾個關鍵方面,這些方面同樣可以應用於體育:[23][19]
- 世俗主義:現代體育已經獨立於其發展所依據的宗教機構。在前現代社會,體育和宗教慶典是相互關聯的。宗教在體育運動中確實有一定的重要性,這可以從賽前儀式、迷信和祈禱中看出。
- 精英主義:體育促進公平競爭,而前現代體育是排他性的。例如,古代奧運會將婦女和非公民排除在外。相比之下,現代體育為弱勢群體提供了機會,而公平的裁判提供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社會地位仍然對體育運動的普及和成功發揮著重要作用。富裕國家將有更多成功的運動員,而更高階層將有機會獲得更好的訓練和準備。
- 專業化:現代體育和工業一樣,有著複雜的分工。運動員在球隊中扮演著非常特殊的角色,他們必須學習和表演,即美式足球中的踢球者。這並不適用於所有的體育運動,因為有些人重視在必要時扮演多個角色的能力。
- 合理化:現代體育確定了實現預期目標的最有效方式。另一方面,朱利亞諾蒂指出,體育運動被非理性的行為所支配。
卡爾·馬克思認為體育植根於其經濟背景,受制於商品化和疏遠。新馬克思主義將體育視為一種意識形態工具資產階級,用來欺騙群眾,以保持控制。作為勞動者,運動員放棄了他們的勞動力,遭受與疏遠工人相同的命運。[24]除了支持工業資本主義、體育將繁重的體力勞動和過度工作傳播為積極的東西。[25]
專門的勞動力分工運動員不斷進行相同的動作,而不是創造性地、實驗性地和自由地進行比賽。[26]運動員經常有自由的幻覺,沒有意識到失去對勞動力的控制。[27]觀眾自己通過支持和參與來支持運動員的勞動的異化。[28]
馬克思主義理論已被用於研究體育的商品化,例如,運動員自己如何成為商品或促進它們,[29]20世紀體育的超商業化,[30]俱樂部如何變得像傳統公司,以及體育組織如何成為品牌。
這種方法因其生的傾向而受到批評經濟主義,並假設當前所有社會結構都是為了維持現有的資本主義秩序。支持運動隊不一定與發展相矛盾階級意識和參與階級鬥爭。體育賽事有許多政治抗議的例子。新馬克思主義對體育的分析也往往低估了體育的審美方面。
80年代,隨著米歇爾·福柯的工作,身體成為研究的主題。對他來說,權力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行使的——通過生物動力和紀律處分權。生物動力以政治控制為中心在對人體和整個人群的關鍵生物方面,如出生、繁殖、死亡等。紀律處分權是通過對身體的日常訓練來行使的,特別是通過控制時間和空間。[31]艾希伯格認為,三種不同類型的身體突出了體育運動中有紀律和無紀律的身體之間的區別:對話體是前現代節日和狂歡節的主要形式,具有不同的形狀和大小,是為了擺脫控制。流線型、改進的身體,用於運動成就和比賽。健康、筆直的身體,通過嚴格的健身制度塑造。這種怪異的身體可以在前現代的節日和嘉年華中看到,即民間摔跤或三條腿的比賽。[32]現代體育教育學在嚴格和自由、紀律和控制之間波動,但教練和運動員之間的權力和知識的等級關係仍然存在。[33]塞格爾聲稱,體育的文化提升反映了現代社會對體育表現的更廣泛轉變,這使軍國主義、戰爭和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34]法蘭克福學派的一些代表將體育視為對身體法西斯主義思想的崇拜。[35]Tännsjö聲稱,過度讚揚體育實力反映了社會中的法西斯主義元素,因為它使對弱者和失敗者的嘲笑正常化。[36]
Prizefighting允許對暴力身體進行研究。獎品戰士將他們的身體資本轉化為獎品戰鬥資本,以贏得名聲、地位和財富。他們的身體被經理們剝削,他們知道這一點,他們把自己描述為妓女、奴隸和種馬。 Prizefighters接受他們身體遭受的常規傷害,同時擔心這種傷害的影響。對此的頻繁回應是試圖將自己變成英雄人物。在某種程度上,所有接觸性運動都將暴力作為戰略的一部分。體育暴力不是個人的,而是社會化的產物。Finn將足球運動員視為融入准暴力文化,這突出了與正常生活不同的價值觀。它接受暴力作為遊戲的核心。
通過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可以看到運動員的身體傷害。風險社會的特點是反身現代性,社會成員消息靈通,批判並參與社會結構的塑造。與傳統社會的常規風險不同,現代社會識別並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37]運動中的反射現代性體現在孤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消除身體傷害的原因,同時保持這些運動特有的技術和策略。較低階層獲得風險評估和規避的機會較低,因此參與高風險運動的比率更高。[38]
儘管如此,運動員仍然被認為忽視並試圖克服痛苦,因為克服痛苦被視為勇敢和英勇。運動員使身體看起來無敵的能力是體育專業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39]這種對痛苦的忽視往往是一些體育亞文化的關鍵部分。[40]兒童也經常遭受急性疼痛和傷害,即體操。[41]
情緒一直是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會影響運動員和觀眾自己。研究運動中情緒影響的理論家和社會學家試圖將情緒分為幾類。有爭議、辯論和激烈討論,這些分類不是確定的或一成不變的。情緒在運動中非常重要;運動員可以利用情緒向隊友和教練傳達具體和重要的信息,也可以利用情緒發送虛假信號來迷惑對手。除了運動員利用情感的優勢外,情感還會對運動員及其表現產生負面影響。例如,「舞台恐懼」或緊張和憂慮會影響他們在運動中的表現,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42]
根據運動水平,情感水平會有所不同。在職業運動中,情緒可能非常強烈,因為有更多擔任不同角色的人參與其中。有專業運動員、教練組、裁判、電視攝製組、評論員,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球迷和觀眾。有更多的公共媒體、壓力和自我壓力。不在情感上投入體育是極其困難的;體育非常善於展現人們最壞的品質。當一支球隊在激烈的比賽中擊敗另一支球隊時,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大聲的戰鬥和大喊大叫,以及激烈的口頭爭論。情緒也具有高度傳染性,特別是如果一個空間裡有很多情緒化的人。[43]
通過許多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體育。因此,一些二元劃分往往是有壓力的,許多體育社會學家已經表明,這些劃分可以在性別意識形態中創造結構,影響性別之間的關係,以及倡導或挑戰社會和種族階級結構[44]。其中一些二元劃分包括:專業與業餘,大眾與頂級,主動與被動/觀眾,男性與女性,體育與娛樂(作為有組織和制度化的活動的對立面)。
二元劃分不僅可以在體育本身中看到,而且在體育研究中也可以看到。研究領域主要由男性主導,因為許多人認為,與男性的研究相比,女性的投入或研究是不真實的。一些女性研究人員也覺得,她們必須「贏得」自己在體育研究領域的地位,而大多數男性並沒有。雖然這一領域的女性研究人員在進行研究時確實必須處理與性別有關的問題,但這並不妨礙她們收集和理解她們正在收集的數據。體育社會學家認為,在收集體育研究時,女性可以有一個獨特的視角,因為她們能夠更近距離地觀察和理解體育賽事中女性球迷的一面。[45]
根據女權主義或其他反思性和打破傳統的範式,體育有時被研究為有爭議的活動,即作為各種個人/群體利益中心的活動(體育與性別、大眾媒體或國家政治的聯繫)。這些觀點為人們提供了不同的方式來思考體育,並找出二元劃分之間的差異。體育運動一直對整個世界以及各個社會和其中的人產生巨大的影響。體育世界有很多積極的方面,特別是有組織的體育。體育涉及社區價值觀,試圖建立和行使良好的道德和倫理。觀眾體育通過「遊戲」中顯示的關鍵社會價值觀為觀眾提供了活力。成為一個粉絲會教會你各種各樣的技能,這些技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在辦公室、家裡還是在路上。這些技能包括團隊合作、領導力、創造力和個性。
- 體育的社會結構,特點
- 體育跟社會的相互關係
- 體育社會問題
- 體育形態
- 社會體育學(也叫群體體育學)
- 體育社會科學(有關體育的社會科學群的總稱)
- 體育史
- 女子體育
- Anti-jock Movement
- Physical cultural studies
- Harry Edwards
- 體育政治化
About NASSS. nasss.org.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4) (美國英語).
Lueschen, G. 1980. Sociology of Sport: Development, Present State, and Prospect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6: 315 — 347.
Edelman, Robert (編). The Oxford handbook of sports history. Wilson, Wayne.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0-19-985891-0.
Clarke, Gill (編). Researching women and sport. Researching women and sport. Houndmills, England: Macmillan. 1997. ISBN 978-0-333-64231-3.
Jarvie, Grant (編). Sport, racism, and ethnicity. ondon ; New York: Falmer Press. 1991. ISBN 978-1-85000-916-0.
Guttmann, Allen. Women's sports: a history. Women's Spor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1991. ISBN 978-0-231-06957-1.
Weber, Max; Roth, Guenth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Vol. 2 2 Nachdr.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0. ISBN 978-0-520-03500-3.
adorno theodor W. 文化产业 伦敦. 2001.
Giulianotti,Richard. 足球中观众身份的分类. 2002.
Bale, John (編). The Global sports arena: athletic talent migration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London ; Portland, Or: F. Cass. 1994. ISBN 978-0-7146-3489-0.
Segel, Harold B. Body Ascendant: Modernism and the Physical Imperative. Baltimore &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Hoberman, John M. Sport and Political Ideology. Austin: U. of Texas Press.. 1984: pp. 244–245.
Giulianotti Richard. Sport kriticka sociologija. 2008: 172–173.
Ryan, Joan. Little Girls in Pretty Boxes: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Elite Gymnasts and Figure Skaters. 2000. ISBN 9780446676823.
Sports Emotions-sports Psychogy. 2019.
Sports - Sociology of sports. 2019.
- Bourdieu, Pierre. How can one be a sports fan?. London: Routledge In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During, S. (ed.). 1993: 339–355. ISBN 0-415-07708-7. OCLC 28818343.
- Cashmore, Ernest. Sports Culture: An A-Z Guide. London, UK;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0 [2017-12-02]. ISBN 0-415-18169-0. OCLC 415483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 Coakley, Jay J.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8th. Boston, MA: McGraw-Hill. 2004 [2017-12-02]. ISBN 0-07-255657-9. OCLC 516315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 Collins, Michael F. and Tess Kay. Sport and Social Exclusion. London: Routledge. 2003 [2017-12-02]. ISBN 0-415-25959-2. OCLC 51527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 Examines how social factors that exclude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including poverty, age, ethnicity, gender, etc.
- Danielson, Michael N. Home Team: Professional Sports and the American Metropoli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017-12-02]. ISBN 0-691-03650-0. OCLC 353977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6).
- Dunning, Eric and Dominic Malcolm (editor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London, UK;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3. ISBN 0-415-26292-5. OCLC 51222256.
- Dyck, Noel. Games, Sports and Cultures. Oxford: Berg. 2000. ISBN 1-85973-312-3. OCLC 44485325.
- Dunleavy, Aidan O.; Andrew W. Miracle & C. Roger Ree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Sport. Fort Worth: 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 1982. ISBN 0-912646-78-0. OCLC 8762539.
- Eitzen, D. Stanley and George Harvey Sage. Sociology of North American Sport 7th. Boston, MA: McGraw-Hill. 2003. ISBN 0-07-235400-3. OCLC 49276709.
- Giulianotti, Richard. Sport: A Critical Sociology. Oxford, UK; Malden, MA: Polity. 2005. ISBN 0-7456-2545-2. OCLC 56659449.
- Giulianotti, Richard. Sport and Modern Social Theorists.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ISBN 0-333-80078-8. OCLC 55095622.
- Guttmann, Allen. From Ritual to Record: The Nature of Modern Sports Updated with a new afterword.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231-13341-3. OCLC 54503875.
- Guttmann, Allen. Games and Empires. Modern Sports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0-231-10042-6. OCLC 30036883.
- Heywood, Leslie, and Shari L. Dworkin. Built to Win: The Female Athlete as Cultural Icon.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ISBN 0-8166-3623-0. OCLC 51304091.
- Houlihan, Barrie (editor). Sport and Society: A Student Introduction. London, UK;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3. ISBN 0-7619-7033-9. OCLC 52460691.
- Jarvie, Grant & Maguire, Joseph. Sport and Leisure in Social Thought. London: Routledge. 1994. ISBN 0-415-07703-6. OCLC 30030487.
- Jarvie, Grant. Sport, Culture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6. ISBN 0-415-30647-7. OCLC 60650865.
- Jay, Kathryn. More than just a Game: Sports in American Life since 1945.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231-12534-8. OCLC 54503879.
- Johnson, Jay and Margery Jean Holman. Making the Team: Inside the World of Sport Initiations and Hazing. Toronto, Canada: Canadian Scholars' Press. 2004. ISBN 1-55130-247-0. OCLC 55973445.
- Jones, Robyn L.; Armour, Kathleen M. Sociology of Sport: Theory and Practice. Harlow, Essex, England: Longman. 2000. ISBN 0-582-41912-3. OCLC 46486583.
- Laker, Anthony. The Soci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 Introductory Reader. London, UK; New York, NY: RoutledgeFalmer. 2002. ISBN 0-415-23593-6. OCLC 46732587.
- Lenskyj, Helen Jefferson. Out on the Field: Gender, Sport and Sexualities. Toronto: Women's Press. 2003.
- Loland, Sigmund,; Skirstad, Berit; Waddington, Ivan. Pain and Injury in Sport: Social and Ethical Analysis. London, UK;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6. ISBN 0-415-35703-9. OCLC 60453764.
- Maguire, Joseph A. Sport World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2. ISBN 0-88011-972-1. OCLC 48162875.
- Joseph A. Maguire; Kevin Young (編). Theory, Sport & Society.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Boston, MA: JAI. 2002. ISBN 0-7623-0742-0. OCLC 48837757.
- Nixon, Howard L. Sport in a Changing World. Boulder, CO: Paradigm Publishers. 2008. ISBN 978-1-59451-442-5. OCLC 181368766.
- Scambler, Graham. Sport and Society: History, Power and Culture. Maidenhead, England; New York, NY: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335-21071-6. OCLC 58554471.
- Scraton, Sheila and Anne Flintoff. Gender and Sport: A Reader. London, UK;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2. ISBN 0-415-25952-5. OCLC 47255389.
- Sugden, John Peter and Alan Tomlinson. Power Games: A Critical Sociology of Sport. London, England;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2. ISBN 0-415-25100-1. OCLC 50291216.
- Tomlinson, Alan. Sport and Leisure Cultures.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5. ISBN 0-8166-3382-7. OCLC 57000964.
- Tomlinson, Alan and Christopher You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Global Sports Events: Culture, Politics, and Spectacle in the Olympics and the Football World Cup.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ISBN 0-7914-6615-9. OCLC 57349033.
- Waddington, Ivan. Sport, Health and Drugs: A Critical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UK; New York, NY: E & FN Spon. 2000. ISBN 0-419-25190-1. OCLC 42692125.
- Woods, Ron B. Social Issues in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7. ISBN 0-7360-5872-9. OCLC 70673116.
- Yiannakis, Andrew and Merrill J. Melnick. Contemporary Issues in Sociology of Sport Revis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1. ISBN 0-7360-3710-1. OCLC 45207842.
- Young, Kevin and Kevin B. Wamsley. Global Olympics: 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the Modern Game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Oxford, UK: Elsevier JAI. 2005. ISBN 978-0-7623-1181-1. OCLC 62133166.
- Young, Kevin and Philip White. Sport and Gender in Canada 2nd. Don Mills, 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19-541987-1. OCLC 7006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