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帕內瑪姑娘》(葡萄牙語:Garota de Ipanema,英語:"The Girl From Ipanema"),或稱《來自伊帕尼瑪的女孩》,是安東尼奧·卡洛斯·裘賓在1962年創作的著名巴薩諾瓦歌曲。它最初由巴西詩人維尼修斯·迪莫賴斯英語Vinicius de Moraes以葡萄牙語填詞,背景位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近郊的伊帕內馬

快速預覽 伊帕內瑪姑娘, 收錄於專輯《Getz/Gilberto(英語:Getz/Gilberto)》 ...
伊帕內瑪姑娘
斯坦·蓋茨若昂·吉爾貝托單曲
收錄於專輯《Getz/Gilberto英語Getz/Gilberto
發行日期1964年5月 (1964-05)
錄製時間1963年3月
錄音室紐約A&R Recording英語A&R Recording
類型
時長2:44
唱片公司神韻英語Verve Records
作曲安東尼奧·卡洛斯·裘賓
作詞
製作人克里德·泰勒英語Creed Taylor
關閉
Thumb
伊帕內馬的海灘,2005年

歌曲在1962年首度進行商業錄製;1963年3月19日,神韻唱片英語Verve Records錄製由巴西歌手、吉他手若昂·吉爾貝托和美國次中音薩克斯風手斯坦·蓋茨演奏的版本,收錄在1964年密紋唱片專輯《蓋茨與吉爾貝托英語Getz/Gilberto》,甫推出便獲得巨大迴響。此外,吉爾貝托的妻子、巴西歌手阿斯特魯德·吉爾貝托所演繹的版本也廣受好評,並獲得1965年葛萊美獎年度製作獎項。

歷史

伊帕內馬里約熱內盧南部境內的一個非常有名的海邊社區。

這首歌其先是為了音樂喜劇《飛艇》(葡萄牙語Dirigível)而編曲的,後來在Vinícius de Moraes手中初見雛型。最初的歌名是叫《路過的女孩》(葡萄牙語:Menina que Passa), 而且第一段和現在也是不一樣的。Jobim在他當時在伊帕內瑪Rua Barão da Torre的新家裡的鋼琴上,完成了譜曲的工作;而緊接著,Moraes也在靠近里約不遠的Petrópolis寫成了此曲的歌詞,那時在他完成「Chega de Saudade」(「No More Blues」)的六年之前。

若昂·吉爾貝托安東尼奧·卡洛斯·裘賓斯坦·蓋茨在紐約的錄製期間,一個要錄製一個英文版本的念頭冒了出來。若昂的妻子, 阿斯特魯德·吉爾貝托, 是當時幾人中唯一一個英語說得好的巴西人,所以自然而然由她來演唱。他們驚訝地發現,她的嗓音毫無專業歌手的矯揉造作,與這首歌契合真是再完美不過了。

作者寫就這首歌其實是受一個名叫埃洛伊薩·埃內達·梅內塞斯·帕埃斯·平托英語Heloísa Pinheiro(現名叫埃洛·皮涅羅)的姑娘的啟發。當時她只有19歲,住在伊帕尼瑪的Montenegro上。每天, 她都會漫步經過Veloso咖啡吧,不僅僅是走向海灘(「每一天當她走向大海」),更是走在她生命的道路上。有時,她會走進咖啡吧,給她的媽媽買上一支雪茄,走的時候再吹一聲口哨。 正是在1962年的冬天,作曲家遇到了這個女孩,並以此為啟發,寫下了這首曲子。隨著歌曲的流行,女孩也成為了當地的名人。

在《揭秘:一個真實的伊帕尼瑪女孩》(葡萄牙語:Revelação: a verdadeira Garota de Ipanema)一書中,Moraes寫道:她是「里約熱內盧當地人一個典型:一個擁有黃金豆蔻年華的姑娘,是花朵與美人魚的結合,充滿了陽光與優雅,而她的目光卻又帶著憂傷,在她所背負的裡面,在她每天走向大海的必經之路,你能感覺到那正在消逝的青春。那種美麗不單是我們自己的,更是那美好又帶著憂鬱地很久起伏流逝的生命所贈予我們的禮物。」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