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突出是中國文革期間的文藝指導理論之一。最早由于會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文匯報》撰文《讓文藝界永遠成為宣傳毛澤東思想的陣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的贊同和推廣[1],被稱為「文藝創作塑造無產階級英雄人物必須遵循的一條原則」[2]。
「三突出」指[3]:
與「三突出」對應的是「三陪襯」,即[4]:
「三突出」原則的具體實踐在電影等藝術領域表現為:景別上對敵人、反面人物要用遠景,對英雄和正面人物要用近景;在光的運用上,對敵人、反面人物要用暗光,對英雄和正面人物要用亮光;在構圖比例上,對敵人、反面人物要讓其顯得渺小,對英雄和正面人物要使其顯得高大;在拍攝角度上,對敵人、反面人物要用俯視鏡頭來拍攝,對英雄和正面人物要用仰視鏡頭來拍攝;在色彩的冷暖處理上,對敵人、反面人物要用冷色調,對英雄和正面人物要用暖色調;對敵人、反面人物要多從側面角度拍攝,對英雄和正面人物要從正面角度來拍攝等[5]。如在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創作過程中,江青指示把反面人物座山雕的座位由舞台正中移至側邊,讓他自始至終圍著楊子榮轉,作為楊子榮的陪襯[6]。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三突出」理論受到批判,被視為「四人幫及其黨羽控制文藝領域的枷鎖」。批判者指出在「三突出」原則下,文藝工作者動輒得咎:如果寫主角存在成長進步的過程,會被指責為「寫中間人物」;如果在作品中對幾個英雄人物都認真描寫,會被指責為搞「平分秋色」,搞「輪流突出」;如果寫英雄人物在某次鬥爭中存在失誤,則會被指責為「歪曲」、「醜化」等。[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