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快閃記憶體儲存(英文:Universal Flash Storage)是一種設計用於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使用的快閃記憶體儲存規範。[1][2]它的設計目標是發展一套統一的快閃記憶卡格式,在提供高數據傳輸速度和穩定性的同時,也可以減少消費者對於市面上各種記憶卡格式的混淆和不同記憶卡轉接器的使用。[3]
該規範獲得數家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領導者的支援,包括諾基亞、索尼行動通訊、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4]UFS卡被視作嵌入式多媒體記憶卡(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eMMC)和SD卡的取代者。 UFS使用MIPI聯盟開發的M-PHY實體層[5],擁有2.9Gbps每執行緒至5.8Gbps每執行緒的速度。[6][7]UFS實現了一個全雙工的LVDS序列埠,較8個平行執行緒的eMMC而言擁有更寬的頻寬。
UFS相較eMMC最大的不同是並列訊號改為了更加先進的串行訊號,從而可以迅速提高頻率;同時半雙工改為全雙工;UFS基於小型電腦系統介面(SCSI)結構模型(英語:SCSI architectural model 以及支援SCSI標記指令序列(英語:SCSI Tagged Command Queuing)。[8][9]
開發歷史
2011年,JEDEC固態技術協會(JEDEC)研發了UFS 1.0標準,2012年6月發表了v1.1,2013年9月,發表了UFS 2.0標準。相對於1.1,2.0版本支援較高的鏈路帶寬,以提供較高的效能。此外,此版本也提供加密功能擴展以及額外的省電功能。2016年3月推出了2.1版本。[11]
版本
UFS | 1.0 | 1.1 | 2.0 | 2.1 | 2.2 | 3.0 | 3.1 | 4.0 |
---|---|---|---|---|---|---|---|---|
日期 | 2011-02-24[12] | 2012-06-25[13] | 2013-09-18[14] | 2016-04-04[15] | 2020-08[16] | 2018-01-30[17] | 2020-01-30[18] | 2022-08-17[19] |
通道頻寬 | 300 MB/s | 600 MB/s | 1450 MB/s | 2900 MB/s | ||||
最大通道數量 | 1 | 2 | ||||||
最大總頻寬 | 300 MB/s | 1200 MB/s | 2900 MB/s | 5800 MB/s | ||||
M-PHY版本 | ? | ? | 3.0 | ? | 4.1 | 5.0 | ||
UniPro版本 | ? | ? | 1.6 | ? | 1.8 | 2.0 |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