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EGA Master System(簡稱SMS,香港俗稱世嘉電視遊戲機或世嘉四代)是SEGA在1987年在日本(1986年在美國)推出的8位元家用遊戲機,原型機是SEGA Mark III(香港俗稱世嘉三代)。在北美發售的版本包括稱為「Sega Base System」的僅附帶單手把的版本和稱為「Sega Master System」的附帶雙手把和光槍的版本。很快Master System就佔了本系統的大宗,成了其正式名字。當時 Master System 的推出是為了與任天堂紅白機相抗衡。其在歐洲和巴西市場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將SEGA帶到了可與任天堂抗衡的位置。但在北美和日本地區卻沒有這樣的成功。
後來的 Game Gear 正是SMS的縮小版,只是還需要卡匣轉接器才能玩 SMS 的遊戲。
Sega Mark III於1985年10月20日在日本首發,其競爭目標是任天堂的紅白機。作為SG-1000的改進機型,它的架構類似SG-1000 II,但在圖像顯示晶片和記憶體數量上有所改進。
這套系統向下相容SG-1000,除了在那個時代的遊戲機都附有的標準的遊戲卡匣插槽,Mark III還有一個「Sega Cards」的專用插口,其功能類似SG-1000的「Card Catcher」配件,用來玩那些比較小和比較便宜的Master System遊戲。這種遊戲儲存在一種小型的類似卡片的遊戲卡匣上。
Mark III在其它地區市場上重新設計成Sega Master System。除了一些外觀上的改動,SMS內部架構和Mark III基本上是一樣的。真正重新設計的平台於1987年在日本發行,添加了一個內建的Yamaha YM2413 FM聲音晶片,連發鍵,以及3-D眼鏡適配器。而附件都是以前Mark III的時候需要另外購買的。
Sega Master System的遊戲卡匣在日本以外地區發行的版本都有區別於日本版本的卡匣形狀和針口設置。這通常認為是用以限制銷售區域。
與同時代的任天堂那樣,Master System擁有自己的吉祥物。SEGA歷史上第二位的吉祥物是遊戲Fantasy Zone的主角Opa-opa,Fantasy Zone當然也登陸到Master System上,這在遊戲Zillion的說明書上也有提及。不久Alex Kidd在事實上成為SEGA的吉祥物,這在Fantasy Zone不流行的西方市場尤為明顯。但Alex Kidd未有在官方資料上提及作為吉祥物,或者這只是SEGA針對任天堂的瑪利歐的一種市場行銷手段。當音速小子在1991年正式成為SEGA的吉祥物的時候,同樣有製作Master System版本的遊戲,但從未在日本發行。
無論是Mark III還是Master System都沒有在日本市場獲勝,因為它的強有力的對手紅白機,保有日本市場的95%。
在日本市場最後一個發行的遊戲是1989年2月4日由SEGA發行的Bomber Raid。
該機種在台灣有一個通俗的稱呼叫「阿羅士」。一直到MEGA DRIVE SEGA-16-BIT(阿羅士五代)出現後才停用這個稱呼。
1986年6月,這部機器重新設計並以Sega Master System的名字在美國發行,這距離紅白機在美國的發行差不多一年了。機器售價200美元。Master System最終也在其他地區市場發行,包括1987年在日本的二次發行,只不過這次叫Master System。
到1988年的時候,任天堂控制著83%的北美遊戲機市場份額[1]。Master System在北美的代理權到了Tonka手上,但市場份額逐漸萎縮,這很大程度是由於任天堂的政策打壓[2]。 其中一個政策是,在任天堂的平台上發行的第三方遊戲不得在它的競爭對手的機器上移植。這樣就導致很多在大型電玩和紅白機上名噪一時的大作無法移植到Master System上。Activision和Parker Brothers是Master System在北美地區僅有的兩家第三方軟體商,但兩家公司沒有一家有在Master System上發行過5個以上的遊戲,並且這兩家公司也在1989年結束對Master System的支援。
1990年,SEGA終於憑藉他們的Mega Drive獲得北美市場的成功並由此從Tonka那裡取回Master System的代理權。於是他們有設計出SEGA Master System II,這是一個廉價版的Master System,沒有重置鍵,沒有那個基本上沒用過的擴展口,以及沒有卡片插口。由於3D眼鏡需要使用卡片插口連接,理所當然地3D眼鏡也不能用了。為了對抗任天堂的《超級瑪利歐兄弟》,這部機器沒有再用以往的Snail Maze和Hang-On/Safari Hunt,轉而使用《阿歷克斯小子奇幻世界大冒險》作為內建遊戲。
儘管SEGA賣力宣傳,Master System II的北美地區銷量卻乏善可陳。美國政府的命令下,1991年任天堂取消了原來嚴格的第三方協議,不過Master System已經山河日下。1992年初,北美地區Master System的銷量已經不值一提[3]。
Master System美國地區最後一個發行遊戲是SEGA自己在1991年秋天發行的《音速小子》,之後又有一些歐洲的遊戲在加拿大發行[4]。
在歐洲,Master System非常成功。SEGA在多個國家銷售Master System,其中更包括幾個任天堂的觸手還沒伸到的國家。Master System在歐洲有著強大的第三方軟體商支援,也有美國發行商在歐洲發行一些由於受到任天堂限制而在美國地區不能發售的遊戲。
SEGA在德國地區取得了一些成績,在這裡Master System由代理商Ariolasoft在1987年冬季開始發售。在法國,機器則是由維珍集團代理發行。英國的代理商是Mastertronic,這家公司後來由維珍集團收購。
義大利的代理商是Giochi Preziosi,發售後的第一年它完勝紅白機。紅白機在義大利地區只是在Mega Drive發行以後才掙回一點點面子。
Master System在歐洲的生命周期也遠比其在日本和北美地區要長。它對任天堂紅白機的競爭力,甚至說已經打敗了紅白機,使得普遍評論認為它在歐洲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也讓SEGA決定開設歐洲分公司。
由於它的架構和Game Gear類似,軟體開發商得以在開發同時開發Master System和Game Gear的遊戲。事實上,很多在北美和日本發行的Game Gear遊戲在歐洲發行在Master System平台上。
就如在北美那樣,SEGA也在歐洲推出Master System II,最初它的內建遊戲也是《阿歷克斯小子奇幻世界大冒險》,後來換成Sonic the Hedgehog。
SMS在歐洲地區最後一個發行的遊戲是Infogrames在1996年發行的The Smurfs: Travel the World。它的後繼機種Mega Drive在歐洲同樣大紅大紫,SEGA對Mega Drive的支援大概也獲延續到這個時候。往後SEGA就集中精力推廣SEGA Saturn而結束對這兩部機器的支援了[5]。
巴西是Master System大獲全勝的其中一個市場。這裡的代理商是Tec Toy,SEGA的巴西地區發行商。它在1989年至1995年間發行了至少5個版本的遊戲機,並將不少遊戲翻譯成葡萄牙語.遊戲中的角色也為融合當地主流文化而改名(例如,Wonder Boy in Monster Land成了Mônica,Maurício de Souza編寫的巴西流行兒童漫畫書中的主角)。
巴西也出產了很多原創遊戲,像Sítio do Pica Pau Amarelo(基於Monteiro Lobato的工作)、Castelo Rá-Tim-Bum(源於TV Cultura系列)以及TV Colosso(源於Rede Globo系列)。
巴西地區發行的主機中,最值得關注的是Tec Toy開發的無線Master System Compact。這部主機用電台頻率傳送A/V訊號,而不需要線纜連接。它在1994年至1997年間生產,是主機收集者們的重點目標。還有就是Master System Girl,類似的設計但主要針對女性市場。對比前者最大區別在於其粉紅色的機身。
然後,Game Gear上的遊戲又獲移植到這個主機上,而且有幾個原創的巴西標題。Tec Toy更發行了一個授權的快打旋風2。主機生產者明顯對巴西人十分了解,所以巴西地區取得了相比其它地區更大的成就。
最後的版本是所謂的"Master System 3"(跟那個實際上是灰色Master System II的"Master System III"完全不是一回事)。它是一個全新的現代化黑色設計,中間混合藍色的細節。雖然視覺上有這樣的變化,它也沒有改名而只是用羅馬數字取代了阿拉伯數字。它有131個內建遊戲,包括經典的Sonic the Hedgehog、Alex Kidd和《戰斧》。
Master System在2006年末又設計成小型的手持版本。這部掌上遊戲機用3節AAA電池供電,有一個更明亮的活動矩陣螢幕,以及內建20個Game Gear和Master System遊戲。它掛了幾個牌子發行,包括Coleco and PlayPal[6][7]。
整體上看,SEGA Master System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沒有在日本及北美市場取得勝利。然而,SEGA利用它的後繼者Mega Drive,在歐洲、巴西以及北美市場取得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Master System的遊戲,大多都是以MARK III 的遊戲為基礎,亦有的因為版權問題或市場原因,直接把內容作出部份改動,易名後發售,例如「北斗之拳」改為「Black Belt」、「甜甜小公主」改為「Alex Kidd in High Tech World」。
在Master System的最初發行版中,有一個稱作Snail Maze的內建遊戲,內容是一大堆限時完成的迷宮遊戲。想玩這個遊戲你可以不插入遊戲卡匣,並在啟動時同時按住「上」鍵和「1」、「2」鍵讓機器讀取BIOS。
Astro Warrior植入到其中一個版本的機器中(Sega Base System,這個版本比較便宜但沒有光線槍)。
Hang-On和Safari Hunt則植入到另外一個版本的機器中。此外,北美發行的最初版本(已經內建Snail Maze)機器還附送一個Hang On和Safari Hunt的合集卡匣
《阿歷克斯小子奇幻世界大冒險》植入到在北美和歐洲地區的「Master System II」版本。Sonic the Hedgehog則植入到後來的PAL Master System II。後來這個遊戲又移植到Game Gear。
SEGA與Zillion的動畫製作商達成的協議,產生了遊戲Zillion以及一支設計成手槍形狀的光線槍。
任天堂的Wii平台上的Virtual Console有許多Master System遊戲提供下載。
第一個在這個服務系統上發行的遊戲是2008年2月26日的Hokuto no Ken。不久後的3月11日Fantasy Zone發行。這兩個遊戲都是在日本地區發行,要耗費500Wii Points。(不過Hokuto no Ken由於原版遊戲的版權問題需要600點)
在北美,這個服務在2008年3月31日發行的SMS遊戲系列中的第一作是Wonder Boy[9]。Fantasy Zone要等到2008年4月14日[10]。 在歐洲地區,Fantasy Zone和Wonder Boy則在同日發行[11]。
Master System和其它主機的最大區別之一在於它可以使用兩種遊戲媒介:遊戲卡匣和遊戲卡片。相應也有不同的對應插槽。卡片插槽可以插下信用卡大小的卡片,很像後來的PC Engine / TurboGrafx 16
卡匣擁有更高的容量,相較之下卡片就小很多。SEGA用卡片裝載廉價遊戲,這些遊戲比起標準的遊戲要便宜很多。
大部分卡片都是裝載遊戲,但3-D眼睛卡的作用就大不相同了。3-D眼鏡通過卡片插口插進機器裡,並實現部分專屬遊戲的3-D虛擬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輸入媒體都是同步的。
在重新設計的Master System II里卡片插口被移除,只支援遊戲卡匣。這有助降低成本,因為Master System II的時候卡片已經不流行而且很少新的基於卡片的遊戲。大部分卡片遊戲後來放進卡匣里重新發行
曾有磁片驅動器附件開發出來,但SEGA從來沒有正式發行過。
Master System的手把只有兩個按鍵,其中一個用作傳統的「Start」鍵功能;暫停鍵放到主機上。原版的手把,像以往SEGA的機器從兩側連接手把的線纜;1987年開始的機器則將連接位置改到現行標準的頂部。一些手把在方向鍵上有一個可擰入的操縱桿。
手把採用以前的de facto標準雅達利風格9針接口,並能不經修改用於相容該接口的設備,包括雅達利2600、Commodore Amiga、雅達利ST、Commodore 64、Amstrad CPC以及使用Kempston interface的ZX Spectrum或類似機器。
巴西發行快打旋風2的時候,開發商模仿Mega Drive設計了一種新的六鍵手把,後來的巴西Master System手把有兩個六鍵手把。
後來的Mega Drive手把也能在Master System上如常運作,B、C鍵分別代替1、2鍵,其它鍵則不起作用。類似Alien Syndrome等的少量Master System遊戲即使是使用Power Base Converter也不能使用Mega Drive手把,而只能用原版的Master System手把。
Light Phaser是Master System的專用光槍,以日本動畫Zillion中出現的武器命名,實際上也是為同名遊戲設計。它比任天堂的光槍Zapper要重,不過扳機要靈敏得多,瞄準也比較準確。像Zapper那樣,Light Phaser與真槍外貌有所區別以防止警察誤認這是一把真槍,上面還印有一塊手形的橙色紙片。儘管如此,還是發生過有人用lightphaser挾持人質的事件[12]。Tec Toy在巴西也發行了一把藍色的光槍。
LC快門眼鏡的原理是左右鏡片快速做出閃動。當螢幕顯示需要左眼看的影像時,右眼的鏡片立即變暗以遮擋右眼的視線;反之亦然。當這種間斷的遮蔽達到一定速度時,就會給人的大腦帶來立體的印象。同時它又利用了一般的顯像管電視的逐行顯示方式,將需要左眼看的圖片放在上面的影格,右眼的圖像放在下面的影格。所以這套系統在非標準的電視上無法使用,同時也不能用於大部分的錄影卡,因為錄影卡一般會將影格混合。這套系統的好處是相比紅藍眼睛不會影響顏色顯示。這種技術後來用在3D電影上,只不過設備有所改進,不能用在過往的家用電視上[13]。
Master System的3D眼鏡只能用於原版的Master System,因為它需要插入到卡片插口,而Master System II已經取消了這個插口。SEGA只為這套設備開發了8個遊戲。
通過Master System Converter,這些特性都可以在Mega Drive上完美再現。
Mega Drive的內部設計對Master System是相容的,但兩部機器的遊戲卡匣插槽的形狀不同。為此SEGA開發了一個轉接器,讓Master System的遊戲可以在Mega Drive上執行。這個轉接器在日本和亞洲地區則稱為Mega Adapter,在北美稱為Power Base Converter,歐洲地區再換個名字「Master System Converter」。這個看起來有點大的裝置插進Mega Drive的卡匣插槽,然後就可以將Master System的遊戲卡匣和卡片插進去並在Mega Drive上玩到它們。轉接器的形狀規格並不適合用於Mega Drive II,由此又有隻在歐洲發售的Master System Converter II,甚至有第三方開發的轉接設備[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