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廉·歐文·查特威克,OM,KBE,FBA,FRSE[?](英語:William Owen Chadwick,1916年5月20日—2015年7月17日),英國國教會牧師、基督宗教歷史學家及大學行政人員,1956年至1983年任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院長,1969年至1971年任劍橋大學校長。
查特威克畢業於劍橋聖約翰學院和庫德斯登學院,1941年獲按立為牧師,1947年返回劍橋大學任職,除了塞爾文學院院長和劍橋大學校長的職務以外,他還於1947年至1956年擔任劍橋大學三一學堂院士、1958年至1969年任迪克西基督教教會歷史教授、以及在1968年至1983年出任欽定現代歷史教授,1983年從劍橋大學退休後,他曾於1985年至1994年榮任東英吉利亞大學校監等職。
查特威克專研基督宗教歷史,多年來著作甚豐,題材涉獵基督宗教在西方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演變,以及在當代西方社會的發展。具歷史學和神學背景的他還把兩者結合,提出把宗教歷史融入現代歷史,並把道德批評和宗教觀應用到他的歷史研究上,是20世紀中後期少有的學者牧師。
查特威克1916年5月20日生於英國肯特郡布羅姆利,[1]父親約翰·查特威克(John Chadwick)任職大律師,母親名叫伊迪絲·霍洛克斯(Edith Horrocks)。[2]查特威克的父母共育有四子兩女,他是家中的二哥。[2]他的長兄約翰·查特威克爵士(Sir John Chadwick,1911年-1987年)是外交官;[2]三弟亨利·查特威克(Henry Chadwick,1920年-2008年)是神學家和教會歷史學家;[2]四弟馬田·查特威克(Martin Chadwick,1927年-1998年)也在教會擔任牧職。[2]
查特威克1929年至1935年受教於肯特郡的湯布里奇公學,1936年升讀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主修歷史和神學。[3]他在大學的學業表現出眾,曾於神學優等考試取得一級成績,後於1939年獲文學士(B.A.)學位畢業,1942年再獲校方頒授文學碩士(M.A.)學位。[3]查特威克在學期間也熱衷於欖球運動,早在湯布里奇公學受教的時候,他已經是校隊成員,並曾擔任校隊隊長。[3]在劍橋攻讀期間,他還於1936年獲挑選到英國國家隊,前往阿根廷作賽;[4]此外,由1936年至1938年間,他每年都代表劍橋參與與牛津大學合辦的聯校欖球賽,並連續三年獲頒藍色榮譽。[5]
1939年從劍橋大學畢業後的同一年,查特威克選擇入讀以教授神學聞名的庫德斯登學院(Cuddesdon College)深造,為擔任牧職作好準備。[6]1940年從該神學院畢業後,他在同年加入英國國教會,獲任命為教會執事,旋於翌年獲按立為牧師。[6]此後,他在1940年至1942年在哈德斯菲爾德的聖約翰堂擔任助理牧師,[6]以及在1942年至1946年出任伯克郡威靈頓公學的駐校牧師。[3][6]
1947年,查特威克返回劍橋大學,應聘出任三一學堂院士,任內除了在1949年至1956年兼任該堂學監,還繼續鑽研神學,終於1955年從母校聖約翰學院取得神學博士(D.D.)學位。[6]1956年,查特威克進一步獲任命為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院長,他在任前後27年,到1983年才告榮休。[1]
在該院院長任內,他推動了不少改革,當中包括繼續進行由前人開始修改學院院章和學規的工作,使古老的辦學文件追上當代的標準;[7]同時,他廢除為該院院士設立的宗教考試,使學院進一步脫離教會。[7]這一系列的改革,促成塞爾文學院得以在1958年正式取得全學院地位,得以完全併入劍橋大學的學院制體系。[7]
在他的帶領下,塞爾文學院發展迅速,學院除了在1976年起接納女生入讀外,學生總數在他任內也錄得雙倍的增長,連帶學院的學術地位和名氣也逐漸提昇。[7]為答謝他的貢獻和表揚他的學術成就,他在1983年卸任院長後,旋獲選為該院院士。[1]
在塞爾文學院的工作以外,查特威克還兼任過不少職務,包括在1958年至1968年擔任劍橋大學迪克西基督教教會歷史教授(Dixie Professor of Ecclesiastical History)、1968年至1983年出任欽定現代歷史教授(Regius Professor of Modern History)、以及在1966年至1970年出任大主教教會及國家事務委員會主席等。[1][6][7]在1969年至1971年,他還以兩年聘用期的形式,獲邀出任劍橋大學校長。[1]
六十年代的英國大學的學生運動可謂此起彼落,即使是在他擔任劍橋大學校長任內也不例外,1970年2月13日發生的花園別墅暴動,更是轟動一時。[8]該次暴動起因,源於有大批劍橋學生集結在大學校園附近的花園別墅酒店,反對酒店舉辦一場由希臘政府參與籌辦的「希臘節」活動,以示對當時的希臘軍政府法西斯政權施以抵制。[9]事件隨後演變成為小型暴動,酒店被學生搗毀,造成多人受傷。[9]事後,15名被指發起暴動的學生遭正式落案起訴;[10]經法庭在1970年6月和7月展開聆訊後,其中七名學生獲判無罪釋放,但餘下八名被判罪名成立的學生,則被重判入獄或進入感化院,當中有學生的刑期更長達18個月。[10][11][12]
主審法官梅爾福德·史蒂文森爵士在判詞中特別解釋,重判滋事學生是因為他們受到「某些大學高層的邪念影響」,引起輿論熱議。[11]不過,查特威克對有關指控予以公開否認,強調沒有大學高層煽動暴亂,[13]而該批被判入獄和接受感化的學生,在服刑期滿後獲准恢復學業,但終身留下刑事紀錄。[14]
查特威克一家四兄弟中,包括他在內的其中三人都在國教會擔任牧職,教會氣氛濃厚。[2]不過,影響他把歷史和神學研究結合的,卻是另有其人。[7]第一位是德國信義宗牧師馬丁·尼莫拉。[7]尼莫拉在1937年因反對納粹德國政權而被捕入獄,事件對當時仍在劍橋大學求學的查特威克起很大的啟發。[7]查特威克曾形容尼莫拉是「站在道德原則對抗暴政的歐洲良心」和「遭到監禁、卻是德國最自由的人」,尼莫拉的事蹟促使他日後的研究著作中,都會投入一種道德批判角度分析歷史。[7]第二位在學術上對查特威克影響深遠的人物,是他在劍橋求學時的導師基督宗教歷史學家馬丁·查爾斯沃思(Martin Charlesworth),查爾斯沃思不單為他打好學術根基,也啟發他立志在教會擔任牧職,並在日後成為一位基督宗教歷史學家。[7]
1947年返回劍橋大學後,查特威克開始發表多份與基督宗教歷史為題材的著作,也有在不同的學術期刊發表文章。[1]他在劍橋大學任職期間的主要著作,包括在1957年出版的《從波舒哀到紐曼》(From Bossuet to Newman)、1964年出版的《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1966年和1970年分兩冊出版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教會》(The Victorian Church)、1975年出版的《歐洲思想中的世俗化》(The Secularization of the European Mind)、以及在1981年出版的《歷任教宗與歐洲變革》(The Popes and European Revolution)等等。[1]
1983年離開劍橋後,查特威克仍繼續發表多份歷史著作,當中計有在1987年出版的《二戰期間的英國與梵蒂岡》(Britain and the Vatican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1992年出版的《冷戰時期的基督教教會》(The Christian Church in the Cold War)、1995年出版的《基督宗教史》(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1998年出版的《歷任教宗史:1830年-1914年》(A History of the Popes 1830-1914)、以及在2001年出版的《歐洲大陸早期的宗教改革》(The Early Reformation on the Continent)等書。[1]這些著作大部份探討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演變,也有部份研究基督宗教在當代西方社會的發展。[1]
作為在當代的劍橋大學日益罕見的學者牧師,查特威克積極把宗教歷史融入現代歷史,使之成為歷史研究範疇的其中一條主流。[7]他曾解釋「歷史訴說人類的經歷」,而鑑於至少在西方而言,這種經歷大部份都與宗教密不可分,因此「現代歷史觀點是由基督教世界而來」。[7]另一方面,查特威克的歷史著作注入一種衛道意識,並把他堅定的宗教信仰應用到他的歷史研究。[7]不過,他也曾經表示解讀歷史與堅守道德觀念有時候會存在衝突,原因是個人的道德觀會左右歷史學者本身,但道德觀卻同時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本質。[7]因此,查特威克在其歷史著作中,往往會特別嘗試從一個平衡兩方的角度分析歷史事件和人物。[7]
1983年離開劍橋後,查特威克繼續撰寫多本與基督宗教歷史有關的著作。[1]除此之外,他還身兼多項公職,當中包括在1981年至1985年出任英國學院院長、1985年至1994年榮任東英吉利亞大學校監、以及在1988年至1994年擔任倫敦國家肖像館信託會主席等職。[6][1]
為肯定查特威克的學術成就,他多年來分別獲英國多家高等院校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當中包括由牛津大學於1973年頒授的榮譽神學博士(Hon. D.D.)學位和劍橋大學於1987年頒授的榮譽文學博士(Hon. D.Litt.)學位等。[1]此外,他除了在1962年當選英國學院院士以外,[6]也在1964年獲母校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選為榮譽院士,[15]以及於1981年獲沃爾夫森歷史獎。[1]1982年,英廷向他頒授KBE勳銜,但作為神職人員的他按照慣例沒有使用「爵士」頭銜。[16][7]翌年,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選定向他授予功績勳章,使他成為歷來首位獲得該面勳章的神職人員。[17][7]
2015年7月17日,歐文·查特威克逝世,終年99歲[18]。
查特威克在1949年12月28日於諾丁漢娶露絲·霍爾沃德(Ruth Hallward)為妻,兩人共育有兩子兩女。[19]自任職於劍橋大學到他退休以後,他都以劍橋為居住地。[1]欖球運動是他的主要興趣。[19]
附錄:主要經歷 |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