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里斯托尔大学

布里斯托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Bristol),位於英格蘭西布里斯托市的一所公立大學[8],其歷史可追溯到1876年建立的布里斯托大學學院[9][10][11]。該校是九所紅磚大學之一,也是羅素大學集團的創始成員。

快速預覽 布里斯托大學, 校訓 ...
布里斯托大學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versitas Bristolliensis
校訓Vim promovet insitam
(學習)提升人之內在力量
創辦時間1909年接受皇家憲章
1876年 - University College[1]
URN編碼英語Unique Reference Number133799
捐贈基金£4670萬[2]
校監里奇蒙德的黑爾女男爵[3]
校長埃里克·托馬斯[4]
VisitorThe Lord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 ex officio[5]
職工人數6,199[6]
學生人數25,955(2018/19)[7]
大學部人數18,980(2018/19)[7]
研究生人數6,975(2018/19)[7]
校址 英國英格蘭布里斯托
校區市區
代表色  Pantone 187
隸屬羅素大學集團
科英布拉集團
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
Universities UK
網站bristol.ac.uk
位置
地圖
關閉

學校歷史

布里斯托大學的第一個學院即布里斯托醫學院成立於1833年,至1876年先後成立的幾個學院合併為一個大學整體即布里斯托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Bristol),於1909年得到皇家憲章並更名為布里斯托大學。 校徽含義:布里斯托大學的盾徽由五個象徵組成,包括太陽代表Wills家族,馬代表Fry家族,海豚代表Colston家族,打開的書代表學習,中間的船舶和城堡來自中世紀布里斯托市的印章。

1893年,布里斯托大學學院與布里斯托醫學院合併。學院與Merchant Venturers技術學院(Merchant Venturers' Technical College)於1909年合併成為布里斯托大學,並得到皇家認證(Royal Charter)。

1929年至1965年,前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曾任該校校監,時間長達36年。

校園

Thumb
威爾斯紀念大樓

學校的標誌性建築物是威爾斯紀念大樓,也是布里斯托市的標誌之一。韋爾斯紀念樓曾在二戰中在德國空軍對英格蘭的轟炸部分(主要是大廳而不是塔樓)被毀,後又經過重修。

學術

學院

大學分六個學術部門:人文藝術學部(Faculty of Arts)、科學學部(Faculty of Science)、工程學部(Faculty of Engineering)、 醫藥學與牙醫學部(Faculty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社會科學與法律學部(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Law)、醫學科學與獸醫科學學部(Faculty of Medic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其中以醫學、法律、經濟與金融學、工程與物理學最為聞名。

排名

快速預覽 大學排名, 全球排名 ...
大學排名
全球排名
ARWU世界排名[12]64
QS世界排名[13]55
泰晤士世界排名[14]91
國內排名
ARWU國內排名[12]8
Complete英語The Complete University Guide國內排名[16]14
衛報英語Rankings of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Guardian國內排名[17]11
QS國內排名[13]9
泰晤士國內排名[14]10
Sunday Times/Times英語Rankings of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_Times/The_Sunday_Times國內排名[18]13
關閉

歷年最高世界排名為全球28名(2011年QS)[19],2024年排行第55[20]。在社會科學領域(包含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金融、會計、經濟、行銷等),布里斯托大學曾被衛報大學指南評為全英前4名[21];地理學與環境工程則為全英第3名[22];音樂則曾被評為全英第1名[23]。英國大學完全指南將其評為全英前8名最難進入的大學[24],並且是英國最受企業青睞大學第3名[25]。學校至今共計培養了13位諾貝爾獎得主[26]。此外,布里斯托大學也是英國中產階級家庭最青睞的大學之一,時至今日,其學生來自中產家庭的比例依然高達87%,僅次於牛津大學以及劍橋大學,位列第三[27]。正如《星期日泰晤士報》所評論的那樣:「Bristol has long been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Oxbridge」[28][29]

著名校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