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美國數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諾伯特·維納(英語:Norbert 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月18日)是一名美國應用數學家,在電子工程方面貢獻良多。他是隨機過程和噪聲信號處理的先驅,又提出「控制論」一詞。
諾伯特·維納 Norbert Wiener | |
---|---|
出生 | 美國密蘇里州哥倫比亞 | 1894年11月26日
逝世 | 1964年3月18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 | (69歲)
國籍 | 美國 |
母校 | 塔夫茲大學(BA) 康乃爾大學(MA) 哈佛大學(PhD) |
知名於 | 控制論 布朗運動 維納空間 維納混和空間 古典維納空間 演化資訊學 廣義維納過程 資訊革命 資訊哲學 |
配偶 | Margaret Engemann(1926年結婚) |
兒女 | 2名 |
獎項 | 博謝紀念獎(1933年) 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63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數學、控制論 |
機構 | 麻省理工學院 |
論文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eatment of the Algebra of Relatives by Schroeder and that by Whitehead and Russell(1913年) |
博士導師 | 卡爾·施密特[1] |
其他指導者 | 喬賽亞·羅伊斯[2] |
博士生 | 阿瑪爾·博士 科林·謝里 池原止戈夫 李郁榮 諾曼·萊文森 朵洛西·沃爾科特·威克斯 約翰·P·科斯塔斯 |
簽名 | |
他的父親里奧·維納是波蘭籍猶太移民,母親是德國籍猶太人。里奧是哈佛大學斯拉夫語族的講師,他用他自創的高壓方法培育諾伯特。憑他的天份再加上父親的培育,他成為神童。1903年,他開始上學;1906年(12歲),高中畢業,同年9月入讀塔夫斯學院修讀數學;1909年(15歲)時他已取得學士學位,入讀哈佛大學研究動物學。一年後他往康乃爾大學轉讀哲學。1912年,18歲的他取得數理邏輯的博士學位。
他到英國劍橋隨伯特蘭·羅素、戈弗雷·哈代學習,1914年又到德國哥廷根跟大衛·希爾伯特和愛德蒙·蘭道。之後他回到劍橋,再回到美國。1915至16年,他在哈佛教授哲學,其後為奇異和大美百科全書工作。戰爭期間在馬里蘭州阿伯丁試驗場鑽研彈道學。戰後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數學。他講課技巧惡劣,常常鬧笑話或心不在焉。
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時,他不時到歐洲。1926年和一名德國移民結婚。他們有兩個女兒。他主要在哥廷根和劍橋,研究布朗運動、傅立葉變換、調和分析、狄利克雷問題和Tauber型定理等。1929年維納指導當時在貝爾電話公司學習的博士生李郁榮研製了李-維納網絡,獲得美國專利。1935年維納應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數學系主任熊慶來之聘,到清華大學講學,主講傅立葉變換,聽講者包括華羅庚、段學復等。維納曾推薦華羅庚和徐賢修合寫的論文發表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物理學報》(上) [3]。[註 1]
二戰時,他在槍炮控制方面工作,引發了他對通訊理論和反饋的興趣,著《控制論:或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一書,促成了控制論的誕生。戰後發生了一件怪事,他邀請了人工智慧、電腦科學和神經心理學的年輕學者到麻省理工。當這批學者來到時,他卻突然斷絕所有來往。這可能由他的神經質性格引起。他的家族中包括弟弟等,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病史,而維納本身則有重度的近視[註 2]與嚴重的躁鬱症。躁症發作時,他瘋狂似的跑遍校園,向別人宣傳他的發現。而躁鬱症症狀產生時,他則多次向麻省的同事列文森訴說自己的自殺念頭。
二戰後,他對科學研究的政治影響和科學的軍事用途更為關注。他拒絕接受政府資助或參與軍事計劃。[來源請求]
部分:
自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