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東日本EV-E801系電聯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R东日本EV-E801系电力动车组

EV-E801系電聯車(日語:EV-E801系)是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自2017年3月4日起在日本北部秋田縣男鹿線上營運的一種兩節編組電池電聯車(BEMU) 。[1]

快速預覽 EV-E801系, 概覽 ...
EV-E801系
Thumb
秋田站停靠的EV-E801系噴繪列車
「BLOOMING TRAINOGA」 (2021年5月)
概覽
製造日立製作所
組裝笠戶事務所(山口縣下松市
產量6編組(12輛)
製造年份2016-
投入服務2017年3月4日-
主要用戶東日本旅客鐵道
營運路線奧羽本線
男鹿線
技術數據
列車編組2輛編組
車輛長度20,000mm
車體闊度2,950mm
車體高度3,980 mm(含集電弓)/
3,680mm
地板高度1,135mm
編組重量EV-E800(Tc)37.5 t
EV-E801(Mc)38.4t
車體材質鋁合金(日立A-train
車門每側3對
車輛載客量EV-E801形(Mc):132(含座席40)
EV-E800形(Tc):130(含座席40)
編組載客量262
營運速度架空電車線供電:110 km/h
電池供電:85km/h
設計最高速度120km/h
起動加速度2.0 km/h/s
常用減速度3.6 km/h/s
供電制式20 kV 50 Hz 交流架空電車線
/鋰電池(非電化區間)
供電方式架空電車線-集電弓
牽引馬達鼠籠式三相異步馬達
馬達功率95 kW ×4
牽引功率380 kW
傳動比14:91 (6.50)
控制裝置IGBT半導體器件VVVF變頻
驅動裝置撓性板聯軸器驅動方式(TD驅動方式)
制軔方式再生制軔並用電控氣軔英語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neumatic brakes
安全防護系統ATS-Ps、ATS-P(統合型)、列車數字無線2型乘務員無線、列車緊急緊軔裝置英語緊急列車停止装置列車無線防護裝置日語列車防護無線装置
其它事項
備註取代KiHa 40系柴聯車
關閉

概述

該列車源自JR九州(九州旅客鐵道)公司開發的實驗性819系電池電聯車,並加以修改以應對秋田縣的寒冷氣候。[2]

兩節編組的EV-E801系列車作為電聯車(EMU)運行在秋田站追分站之間13.0公里的奧羽本線的20kV交流高架電車線下;在追分站至男鹿站間26.6公里的非電氣化男鹿線軌道上透過電池供電;該車取代車齡已高的KiHa 40系柴聯車[2]。列車可以在男鹿站停車時通過專門建造的20kV交流充電設施升起集電弓補充電力[2]

EV-E800系列車配備了鋰離子蓄電池總容量為360千瓦時電壓1,598V),在高架電車線下最高速度為110公里 /小時,在非電氣化路線上最高速度為85公里/小時。[2]

編組

兩輛編組的列車構成如下所示,包括一節控制動力車(「Mc」)和一節控制拖車(「Tc」)。[3]

更多資訊 構型, 車型 ...
構型 Mc Tc'
車型 EV-E801形 EV-E800形
重量(噸) 38.1 37.5
乘客定員(坐席/站立) 40/129 40/127
關閉

Mc車配備了一具單臂集電弓[3]

車內

列車內部全部使用LED照明[2]座位為縱向長椅。兩節車廂都設有廁所。[3]

歷史

東日本旅客鐵道於2015年11月20日正式發布了新列車的初步細節。[4]該列車將在2017年3月按計劃引入營運服務前,在男鹿線上進行評估和測試。[1][4]

這列2輛編組列車於2016年12月從位於山口縣下松市日立製作所笠戶事業所工廠交付秋田綜合車輛中心[5]

2017年3月4日時刻改正,此列新車(編為G1編組)投入服務。營運後一段時間都是在沒有同型車的情況下運行。

到了2021年年初,由於隨後的5編組陸續落成。JR東日本於是在3月13日時刻改正中,讓本型車完全取代在男鹿線上營運的KiHa 40系[6]

2023年12月,兩個編組在大雪中因電池無法正常供電而受困,由DE10型柴油機車救援。[7]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