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力·卡山(英語:Elia Kazan,1909年9月7日—2003年9月28日), 原名伊力斯·卡山索格盧(Elias Kazantzoglou),希臘裔美國話劇、電影導演。早年就讀於馬薩諸塞州威廉士學院。
伊力·卡山 Elia Kazan | |||||||||||||||
---|---|---|---|---|---|---|---|---|---|---|---|---|---|---|---|
導演 | |||||||||||||||
出生 | Elias Kazanjoglou 1909年9月7日 | ||||||||||||||
逝世 | 2003年9月28日 | (94歲)||||||||||||||
配偶 |
| ||||||||||||||
兒女 | 5名(包含尼古拉斯·卡山) | ||||||||||||||
親屬 | |||||||||||||||
各地用詞差異 | |||||||||||||||
中國大陸 | 伊利亞·卡贊 | ||||||||||||||
臺灣 | 伊力·卡山 | ||||||||||||||
香港 |
| ||||||||||||||
|
由他導演而成為名作的話劇包括田納西·威廉士的《慾望街車》和《玻璃動物園》(The Glass Menagerie,1944)以及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吾子吾弟》(All My Sons,1947)和《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1949)。這些劇目分別奠定了田納西·威廉士、亞瑟·米勒在戲劇界、文學界的地位。
卡山作為電影導演的貢獻也毫不遜色。他分別以《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1947) 和《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1954)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導演的其他著名電影包括:《慾望街車》、《天倫夢覺》等。
卡山在1930年代曾短時間的加入過共產黨。後來,由於對史達林主義僵化意識形態的不滿,他逐漸脫離了共產黨。然而最具爭議的是,在麥卡錫主義時期他採取的反共態度和在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作證、揭發他人的行為。在被他指證的人中包括演員約翰·加菲爾德。非美委員會調查最終沒有發現任何證據。然而,加菲爾德卻由此被好萊塢拒之門外,並於翌年他39歲時去世。
1999年,卡山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儘管好萊塢的很多人認為應該給予卡山對電影界的貢獻應有的評價,並將當年的爭論擱置起來,這個獎仍然受到很大的爭議。
作品
外部連結
- 網際網路百老匯資料庫(IBDB)上伊力·卡山的資料(英文)
- 伊力·卡山在豆瓣上的資料(簡體中文)
- 伊力·卡山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Method Man: Elia Kazan's Singular Career by John Lahr in The New Yorker (A Critic at Lar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ssessing Kazan: His Life and Choice (NYT Books of the Tim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ome notes on Kazan, HUAC, and the aftermath of his testimony including his April 13, 1952 statement in the New York Tim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在Find a Grave上的伊力·卡山
- Literature on Elia Kaz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