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軟體開發環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clipse是一款跨平台開源整合式開發環境(IDE)。最初主要用來Java語言開發,目前亦有人通過外掛程式使其作為C++、Python、PHP等其他語言的開發工具。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18年12月7日) |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18年12月7日) |
Eclipse的本身只是一個框架平台,但是眾多外掛程式的支援,使得Eclipse擁有較佳的靈活性,所以許多軟體開發商以Eclipse為框架開發自己的IDE。
Eclipse最初是由IBM公司開發的替代商業軟體Visual Age for Java的下一代IDE開發環境,2001年11月貢獻給開源社群,現在它由非營利軟體供應商聯盟Eclipse基金會(Eclipse Foundation)管理。2003年,Eclipse 3.0選擇OSGi服務平台規範為執行時架構。2007年6月,穩定版3.3釋出;2008年6月釋出代號為Ganymede的3.4版;2009年6月釋出代號為Galileo的3.5版;2010年6月釋出代號為Helios的3.6版;2011年6月發布代號為Indigo的3.7版;2012年6月發布代號為Juno的4.2版;2013年6月發布代號為Kepler的4.3版;2014年6月發布代號為Luna的4.4版;2015年6月發布代號為Mars的4.5版。 最新版為2020年12月的4.18版[2]。
Eclipse的基礎是富客戶機平台(即RCP)。RCP包括下列組件:
Eclipse採用的技術是IBM公司開發的(SWT),這是一種基於Java的窗口組件,類似Java本身提供的AWT和Swing窗口組件;不過IBM聲稱SWT比其他Java窗口組件更有效率。Eclipse的使用者介面還使用了GUI中間層JFace,從而簡化了基於SWT的應用程式的構建。
Eclipse的外掛程式機制是輕型軟體組件化架構。在富客戶機平台上,Eclipse使用外掛程式來提供所有的附加功能,例如支援Java以外的其他語言。已有的分離的外掛程式已經能夠支援C/C++(CDT)、PHP、Perl、Ruby,Python、telnet和資料庫開發。外掛程式架構能夠支援將任意的擴充加入到現有環境中,例如組態管理,而決不僅僅限於支援各種程式語言。
Eclipse的設計思想是:一切皆外掛程式。Eclipse核心很小,其它所有功能都以外掛程式的形式附加於Eclipse核心之上。Eclipse基本核心包括:圖形API(SWT/Jface),Java開發環境外掛程式(JDT),外掛程式開發環境(PDE)等。
框架的本質與極高的擴充性,使得廠商可以利用Eclipse作為平台開發各類IDE。甚至一些應用軟體也是基於Eclipse的,如Oracle JDK內建的監控程式、Android SDK附帶的裝置監視工具DDMS。
Eclipse由各種不同的計劃組成。以下列出了部分計劃,更完整全面的列表在此(英文)。
在Eclipse基金會及其項目和貢獻者社區,對我們經常被稱為協調調度版本同時發布,協同發布或發布列車的Eclipse。此頁面提供當前和前幾年現有同時發布的索引。
自2018-09發布以來,節奏從一個年度主要版本加上3個更新/服務版本變為帶有滾動版本的13週週期。
從2006年起,Eclipse基金會每年都會安排同步發佈(simultaneous release)。
Eclipse基金會及其社區項目和貢獻者每年都會按照協調的時間表發布一個版本。 此版本通常被稱為Eclipse的同時發布,
協調發布,發布培訓或年度版本。 此頁面提供了當前和以前年份的現有同步發布的索引。
每個版本通常在6月份發布,並在9月份(* .1),12月份(* .2)和3月份(* .3)發布後續更新版本。
在Neon(4.6)之前,每個發行版在9月份(SR1)和次年2月份(SR2)發布了兩個服務版本。
代號 | 平台版本 | 項目 | 主要版本發行日期 | SR1發行日期 | SR2發行日期 | |
---|---|---|---|---|---|---|
-- | [1] | 3.0-- | 2004年6月21日 | -- | -- | |
-- | 3.1 | -- | 2005年6月28日 | -- | -- | |
Callisto | 3.2 | Callisto projects | 2006年6月30日 | -- | -- | |
Europa | 3.3 | Europa projects | 2007年6月29日 | 2007年9月28日 | 2008年2月29日 | |
Ganymede | 3.4 | Ganymede projects | 2008年6月25日 | 2008年9月24日 | 2009年2月25日 | |
Galileo | 3.5 | Galileo projects | 2009年6月24日 | 2009年9月25日 | 2010年2月26日 | |
Helios | 3.6 | Helios projects | 2010年6月23日 | 2010年9月24日 | 2011年2月25日 | |
Indigo | 3.7 | Indigo projects | 2011年6月22日 | 2011年9月23日 | 2012年2月24日 | |
Juno | [2] | 4.2Juno projects | 2012年6月27日 | 2012年9月28日 | 2013年2月22日 | |
Kepler | 4.3 | Kepler projects | 2013年6月26日 | 2013年9月28日 | 2014年2月28日 | |
Luna | 4.4 | Luna projects | 2014年6月25日 | 2014年9月23日 | 2015年2月25日 | |
Mars | 4.5 | Mars projec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5年6月24日 | 2015年9月22日 | 2016年2月24日 | |
代號 | 平台版本 | 項目 | 主要版本發行日期 | 9月份 (*.1) | 12月份 (*.2) | 3月份 (*.3) |
Neon | 4.6 | Neon projects | 2016年6月22日 | 2016年9月28日 | 2016年12月21日 | 2017年3月23日 |
Oxygen | 4.7 | Oxygen projects | 2017年6月28日 | 2017年9月27日 | 2017年12月20日 | 2018年3月21日 |
Photon | 4.8 | Photon projec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18年6月27日 | 2018年9月 | 2018年12月 | 2019年3月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