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Deafheaven(英語:Deafheaven)是來自美國加州舊金山的後金屬樂團,成立於2010年。樂團一開始是由主唱George Clarke以及吉他手Kerry Mccoy兩人所組成。 兩人最初錄製了一張未命名的Demo專輯,並於2010年6月1日發行。在發行Demo專輯後,Deafheaven招募了三位新成員並且開始了巡迴演出。他們在2010年底時與唱片公司Deathwish Inc.簽約,並於2011年四月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Roads To Judah。
Deafheaven | |
---|---|
樂團 | |
音樂類型 | |
出道地點 | 美國舊金山, 洛杉磯 |
活躍年代 | 2010年至今 |
唱片公司 | Deathwish, Anti-, Sargent House,Roadrunner |
網站 | deafheaven.com |
相關團體 | Creepers, Rise of Caligula, Whirr, Nothing, Marty Friedman, Baroness |
現任成員 | |
George Clarke - 主唱 Kerry Mccoy - 吉他手 Daniel Tracy - 鼓手 Shiv Mehra - 吉他手 Chris Johnson - 貝斯手 | |
已離開成員 | |
Nick Bassett Trevor Deschryver Stephen Clark Derek Prine Korey Severson |
他們的風格融合了黑金屬、後金屬、後龐克和蹬鞋音樂,並且使得這種風格流行了起來,這種風格被評論家稱呼為: Blackgaze(蹬鞋黑金屬/黑瞪)。
Deafheaven於2013年發行第二張專輯Sunbather。這張專輯受到大量的好評,成為美國年度最佳評論專輯之一。[1]隨後於2015年10月及2018年7月,Deafheaven分別推出了New Burmuda[2]和Ordinary Corrupt Human Love。他們2021年的第五張專輯Infinite Granite,大量減少了黑金屬的高音嘶吼的唱腔。
Deafheaven 2010年2月成立於加州舊金山[3],由主唱George Clarke與吉他手Kerry McCoy創立。兩人在組成Deafheaven前,他們之前曾經在輾核樂團Rise of Caligula裡一起表演過[4][5]。關於Deafheaven這個團名,Clarke不確定當初他是如何想到的,不過他知道在文學家莎士比亞的作品Sonnet 29中,有出現過這個詞。而Deaf(失聰)以及Heaven(天堂)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是為了向著名的瞪鞋搖滾樂團Slowdive致敬[6]。
2010年4月Carke和McCoy在Atomic Garden錄音室[7]與製作人Jack Shirley錄製了Deafheaven首張未命名的Demo專輯作品,因為當時兩人沒有自己的電吉他和吉他音箱,Demo都是使用木吉他來編曲,並使用錄音室設備來錄製[8]。錄音的費用大約是500元美金,這個價錢對當時的Deafheaven來說是無力支付的[8]。因資金有限,這張作品以數位媒體的方式發行為主,也發行了限量的錄音帶。作品中的四首歌曲的曲風是混合著傳統黑金屬和後搖滾[9]。 Deafheaven原本沒有打算將這張Demo專輯上傳,然而他們最後還是把這張Demo作品上傳到他們喜歡的部落格裡[4][9]。Demo獲得好評後,Clarke和McCoy在克雷格列表中招募了另外的三位成員,分別是貝斯手Derek Prine,來自瞪鞋搖滾樂團Whirr(舊稱Whirl[10])的吉他手Nick Bassett,以及鼓手Trevor Deschryver來組成了五人樂隊,從而展開他們於2010年7月的第一場表演[4][9]。
Deafheaven於2010年12月宣佈與唱片公司Deathwish簽約[11](Deathwish這家唱片公司,是由傳奇金屬核樂團Converge的主唱Jacob Bannon創立)。 Deathwish聯絡了Deafheaven,然而一開始只是想為他們之前的Demo發行實體專輯。 但當時的樂團已經編寫了一些新歌素材,並詢問Deathwish能不能以Demo的方式,幫他們發行這新歌素材。[9]一開始Deafheaven透過Dethwish的第一次發行,是一張單曲形式的7吋黑膠,內容包含「Libertine Dissolves」和 「Daedalus」這兩首來自之前Demo的歌曲,唱片限量的發行,並作為禮物,隨機發送給在 Deathwish 網路商店購物的人試聽。[12]
Deafheaven的首發專輯「Roads to Judah」,在2011年4月26日透過Deathwish發行,[7]專輯的標題是指在Deafheaven家鄉的舊金山輕軌N線(N Judah),[9]專輯的歌詞是關於主唱Clarke曾經藥物濫用和放蕩的一年。[13]Roads to Judah獲得了Decibel和RVA Magazine的正面評價,[14][15]並獲得NPR、Pitchfork和The A.V. Club的年終歌單的位置。[16][17][18]MSN Music也把Deafheaven評論為2011年其中一個最佳的新藝人。[19]
Roads To Judah巡演歷程: 為了推廣Roads ot Judah,Deafheaven開始了眾多演出,在2011年,參加德州奧斯汀的SXSW藝術節,[4][13]之後跟隨加拿大噪音搖滾樂團KEN mode在美國巡演,[20]然後在加州的Sound and Fury音樂祭上演出,[21]接著跟隨後搖滾樂團Russian Circles一起在美國巡演[22],並於2012年初進行了歐洲巡演。[23]
吉他手McCoy說,Russian Circles在巡迴演出時「特別照顧我們」,並教導他們樂團應該如何表現。 他說:「任何成功樂團的三項規則,是寫出好曲子、出色的現場表演以及在做這些事情時,不要當個混蛋。當然我們一直在努力做到這一點,但Russian Circles把這些概念強加在我們的腦海裡。」[24]Deafheaven也在2012年,參加了紐約布魯克林的Northside音樂節[25]和德州奧斯汀的Fun Fun Fun音樂節。[26]
作為Deathwish Inc.免費現場Live專輯系列的一部分,Deafheaven在2011年發行了Live at The Blacktop現場Live專輯。這張專輯於2011年在加州貝爾花園的The Blacktop進行了完整的現場表演(The Blacktop是個由裝貨碼頭改建而成的場地)。[27]
2012年10月,Deafheaven透過The Flenser與美國黑金屬樂團Bosse-de-Nage發行了一張合發EP。Deafheaven 翻唱了兩首Mogwai歌曲Punk Rock和Cody,並作為單曲發行。[28] 這兩首歌源自Mogwai在1999年發行的專輯「Come On Die Young」。在同一年,Deafheaven透過Sargent House公司,把2010年的Demo重新製作,並發行限量版黑膠唱片。[29]
早在2011年9月,Deafheaven宣布他們已經開始編寫了新專輯的歌曲。在那個時候,McCoy形容新的歌曲:「比Roads to Judah更快速、更黑暗、更重且更加的實驗性」。[3]然而在2012年的12月,Clarke形容他們的新歌會減少一些憂鬱感,也減少一些圍繞黑金屬的氛圍,反而歌曲有時會加入更多受到搖滾影響,甚至流行樂影響的聲音。[30]
新的專輯,命名為Sunbather,歌曲如同過去Demo時期一樣,由創始成員Clarke和McCoy創作出來,[31]而不是像第一張專輯Roads to Judah那樣,由五人一起創作。不過進入錄音室的階段,新鼓手Daniel Tracy[32]把自己的打鼓風格添加到已經編好的新歌之中。[31]新專輯標題完整的反映了主唱的理念。他表示,這是為了代表:「這個概念來自於富裕、美麗、完美的存在,而這些是自然無法實現的。並且因爲你自己的缺點、人際關係問題、家庭煩惱和死亡...等,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掙扎」。[31]Deafheaven和製作人Jack Shirley在2013年1月進入錄音室開始錄製Sunbather,[30]之後在2013年6月11日透過Deathwish發行了這張專輯。[33]
這張專輯於各大媒體網站獲得好評,例如Metacritic基於18條評論,給予專輯92/100分的評價,[34]並宣布其為2013年最受好評的主要專輯。[1]這也是Deafheaven首次登上Billboard排行榜,在Billboard200排行榜上排名第130名,在Top Heatseekers排行榜上排名第2名。[35]
另外,除了新鼓手Daniel Tracy加入了Sunbather錄音過程之外,樂團為了2013年的巡迴表演,還另外招募了貝斯手Stephen Clark和吉他手Shiv Mehra。[5]創始成員Clarke和McCoy表示:「先前的樂團成員因為旅途生活困難且收入微薄,甚至沒有收入而分道揚鑣」。[8]
Sunbather巡演歷程: Deafheaven開始Sunbather的巡演是2013 年4-5月與The Secret一起在歐洲、俄羅斯巡迴演出,[36]隨後於6-7月與 Marriages一起進行美國巡演。[37]在2014年1月,Deafheaven在澳洲巡迴,[38]在2-3月時和Between the Buried and Me、Intronaut和The Kindred一起同場表演,[39]5-6月在亞洲和歐洲巡演,[40]6月和Pallbearer一起在美國巡演,[40]接著在8月開始第二次歐洲巡演,[41]9月和No Joy展開了北美巡演。[41]
在2013年,Deafheaven成員Daniel Tracy和Shiv Mehra與樂團外的音樂人Varun Mehra和Christopher Natividad,一起成立了一個名為Creepers迷幻搖滾樂團,算是臨時的業餘/副業樂團。那一年,該樂團發行了同名EP,然後2014年透過All Black Recording Company[42][43]唱片公司(由Deafheaven的主唱Clarke和樂團前成員Derek Prine一起創立的獨立廠牌[44])發行了首張專輯Lush。
2014年8月25號,Deafheaven 發行了一首新單曲 From the Kettle Onto the Coil ,這首歌成為了有線電視台Adult Swim 2014年的每周單曲系列的其中一首。[45]Clarke形容這首歌是隨著Sunbather專輯歌曲相同的形式編曲,並不能從這首歌之中猜想出第三張專輯的影子。[46]
在2015年7月,Deafheaven開始預告他們第三張錄音專輯,可能會在2015的十月的時候透過Epitaph唱片的姊妹廠牌Anti來發行相關內容,並透過一段新歌搭配「錄音室片段素材」和「岩石海岸線的景色」的簡短影像,來發布消息。[47][48]同年7月28號,樂團宣布第三張專輯,標題命名為New Bermuda,10月2號將透過Anti-發行。[49]New Bermuda被Spin雜誌評為2015年度最佳專輯第12位。[50]
樂團在2018年1月開始了New Bermuda的後續作品工作,當時他們宣布樂團正在錄音室製作一張新專輯,計畫將在同一年晚些發行。[51]樂團在4月17號發行了第四張專輯Ordinary Corrupt Human Love的主打單曲Honeycomb,[52]另一首新單曲Canary Yellow在6月12號發行。[53][54]新專輯在7月13號透過Anti-發行。得到了評論家的廣泛好評。
在12月7號宣布單曲Honeycomb獲得了「葛萊美最佳金屬演出獎」的提名。[55][56]
樂團在2019年2月27號為他們的第四張專輯發行了B-side 的部分,命名為Black Brick。[57]在2020年12月4號,樂團發行了10周年現場錄音專輯,命名為10 Years Gone。唱片的發行說明表示,樂團「感謝他們能夠完成這個計畫,而且他們在為2021年的新歌創作時,粉絲們一直支持他們。」,這暗示了新專輯不久後會推出。[58][59]
在2021年6月7號,樂團清除了他們社群媒體的頁面,並且在他們的官方網站和社群媒體平台,貼出了一支顯示08.20.21日期的預告影片。[60]兩天後,新單曲Great Mass of Color在社群平台發行。新歌和之前的黑金屬風格不同,更加強調了瞪鞋搖滾和乾淨唱腔(非嘶吼)的風格。之後透露了這首歌是第五張專輯Infinite Granite的主打歌。[61]
在2023年四月,Deafheaven成為了荷蘭音樂祭Roadburn Festival的主打樂團,在連續的晚上,完整的表演了Sunbather(for its 10-year anniversary)和Infinite Granite兩張專輯。[62]
2024年2月7號,樂隊發布預告影片,宣布與Roadrunner Records 簽約。[63]
Deafheaven的音樂風格曾被形容為黑金屬、[64][65]黑瞪鞋、[66][67]後金屬、[68][69]screamo、[70][71]瞪鞋搖滾、[72][73]後黑金屬(Post-black metal)[74]和藝術搖滾/金屬。[75]Deafheaven音樂風格曾被滾石雜誌形容為:「突破性地融合了黑金屬、瞪鞋搖滾和後搖滾」。[76]吉他手McCoy舉例了影響樂團的各種風格,包含了另類搖滾和早期的鞭笞金屬,但他表示並不覺得他們是黑金屬樂團,因為雖然有受到黑金屬的影響,但他們沒有「其精神、其美感,或是真的很黑金屬的聲音」。[77]
主唱George Clarke提到影響他們的樂團有: Burzum,、ColdWorld、Leviathan,、Iron Maiden、 Metallica、Slayer、Morbid Angel、Pantera和Weakling。[78]
Red Bull Music Academy日報在2017年的訪談中,McCoy指出: 「在我們樂團成立的10年前,那些瞪鞋黑金屬或是後黑金的東西,早就已經成型完整了」。[79]
George Clarke – 主唱,鍵盤手 (2010–現在)
Kerry McCoy – 吉他手 (2010–present), 貝斯手(2012–2013)
Daniel Tracy – 鼓手 (2012–present)[32]
Shiv Mehra – 吉他手(2013–現在)[5]
Chris Johnson – 貝斯手(2017–現在)
Nick Bassett – (2010–2012)[80]
Derek Prine – (2010–2012)
Trevor Deschryver – (2010–2012)
Korey Severson – drums (2011–2012)[81][82][83][84]
Stephen Clark – (2013-2017)[5]
Gary Bettencourt – 吉他手(2011)[80]
Joseph Bautista – 吉他手(2011–2012)[80]
Mike Coyle – 吉他手(2012)[8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