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EAM機器人是一類小型響應式機器人,由以施密特觸發器為核心的模擬電路控制,不使用微處理器,不具有可程式能力。曾於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受到DIY社區和理工教育領域的關注,後隨著微處理器變得廉價而走向沒落。
1980年代後期,MIT教授羅德尼·布魯克斯提出了響應式的和基於行為的機器人技術,提出無需先構建複雜的環境模型、再規劃機器人行為,而是將機器人行為看作是從感知到執行的刺激響應,並將每一組從感知到執行的過程封裝成一個「行為」(behavior)。[1]
1990年代,就職於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機器人工程師馬克·蒂爾登(Mark Tilden)受到羅德尼·布魯克斯的理論啟發,與其同事開發出無微處理器的小型響應式仿生型機器人,用以執行執行單一動作。[2][3]蒂爾登將其機器人稱為「BEAM」,取自生物學(Biology)、電子學(Electronics)、美學(Aesthetics)、力學(Mechanics)四詞的首字母縮寫。[4][5]BEAM機器人本質上是簡單的電子模擬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6],但被蒂爾登本人宣傳成「活的機器」,並將機器人內核心為施密特觸發器的模擬電路宣傳成人腦的「神經網絡」[7][8][9]。
BEAM機器人不使用微處理器和存儲器,而是使用電阻、電容、電晶體、二極體等模擬電子元器件焊接搭建,有時也會加裝暫存器和觸發器等簡單的數字電子元器件[10]。搭建上注重電子和機械設計,使用儘量少的電子元器件[10][11],大多使用太陽能供電[3],並鼓勵使用廢棄電子電機設備(WEEE)作元件[12]。
對比同時代基於微處理器搭建的機器人的昂貴价格,蒂爾登提出的BEAM機器人成本僅為15-40美元左右[13],因而受到DIY愛好者的歡迎,並在愛好者社區內湧現出各型新式設計。同時也因為能鍛鍊學生的模擬電路設計、印製電路板焊接、機械組裝等能力被引入理工教育領域[10]。後隨著Arduino[14]和樹莓派等廉價微處理器被應用到機器人DIY開發中,BEAM機器人不再受到DIY社區關注。而教育領域則轉而使用可程式的樂高Mindstorms[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