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1945年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25轟炸機撞擊帝國大廈事故是一起發生於1945年的航空事故,美國陸軍航空軍一架B-25米切爾型轟炸機在濃霧中飛行時撞上了當時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事故並未破壞帝國大廈的建築結構完整性,但造成14人遇難,遇難者中包括全部3名機組成員和建築內的11人。事故還造成了約1,000,000美元(折合當前17,000,000美元)的經濟損失。[1][2]
事故發生於1945年7月28日周六,美國陸軍航空軍中校小威廉·富蘭克林·史密斯(William Franklin Smith, Jr.)駕駛一架B-25米切爾型轟炸機執行常規的人員轉移任務。飛機從麻薩諸塞州的漢斯科姆飛行場起飛,飛往拉瓜地亞機場。[3][4][5][6]當天天氣有霧,而飛機進入紐約上空時,天氣狀況變得更糟。史密斯聯繫了拉瓜地亞機場請求降落許可,然而機場塔台告知他當時能見度為零,建議他不要降落,[7]並指示他轉而降落到紐華克機場。[3]但飛行員卻執意繼續飛行,在大霧中迷失了方向。[8]他於是保持在較低的高度飛行,飛行速度也較慢,試圖看清前方的飛行路線。[3]然而史密斯在飛行中卻犯下了致命錯誤,誤認為自己在曼哈頓西部上空,[8]而在避開克萊斯勒大廈後,飛機本應左轉,但他卻誤向右轉,這一失誤使飛機徑直向帝國大廈飛去。[3][8]
當地時間早上9:40,飛機撞上了帝國大廈北側78層和80層之間,在大廈外牆撞出了一個18英尺(5.5公尺)×20英尺(6.1公尺)的洞,機上的燃油引發了爆炸。飛機殘骸中的燃油沿大廈外牆傾瀉而下,引發了大火。火焰蔓延到大廈的75層,整座大廈都「變成了火把」。[3][9][10]一個引擎擊穿了大樓,從撞擊點對面的大樓南側飛出,飛過一個街區後落在900英尺(270公尺)外的一棟臨近建築的屋頂上,引發的火災燒毀了一間閣樓。另一個引擎和起落架的部分殘骸落入了電梯井中。事故引發了大火,上百名消防員被派遣到高處滅火,在當時成為紐約消防史上樓層最高的滅火任務,這一紀錄直至2001年九一一襲擊事件才被打破。大火持續燃燒了40分鐘後被撲滅,而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控制住這一高度的高層建築火災。[10]大火撲滅後,整棟大廈依然保持完好,只有飛機殘骸仍然卡在建築中。[9]
事故共造成14人遇難。其中包括機上的飛行員史密斯與另外全部兩名機組人員:克里斯多福·多米特洛維奇(Christopher Domitrovich)上士和搭乘飛機的航空機械士艾伯特·佩爾納(Albert Perna)。佩爾納的遺體沿電梯井落入了建築底部,事故兩天後才被搜救人員發現。[11]另外建築物內也有11人遇難,這11人當時都在直接受到飛機撞擊的戰爭救濟服務社和國家天主教福利委員會辦公室。[3][2]大廈內的電梯操作員貝蒂·露·奧利弗(Betty Lou Oliver)在事故中受傷後,搜救人員本想用電梯將她轉移至安全地帶,不料電梯纜繩已在事故中嚴重受損,轎廂下墜了75層,但電梯中的奧利弗卻得以倖存。她也因此成為金氏世界紀錄中在電梯事故中下墜距離最長的倖存者。[8]
儘管建築本身受損,但大廈在兩天後的周一仍然照常開放了大多數樓層的營運。這起事故還推動了1946年聯邦侵權賠償法的通過,促使法律中加入追溯條款,使民眾得以起訴政府賠償事故中的損失。[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