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香港區議會的第七屆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在2023年12月10日舉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安法》、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2023年香港選舉改革後的首次區議會更替,由於當局可以牢牢掌握提名門檻,同時又設有資格審查委員會,這場選舉是一次表演性選舉

快速預覽 地方選區議席:88席地區委員會議席:176席 共計470席, 投票率 ...
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2019 2023年12月10日 2027 →

地方選區議席:88席
地區委員會議席:176席
共計470席
投票率地方選區(直選):27.59%43.64%)
地區委員會:96.92%
  第一大黨 第二大黨 第三大黨
 
領袖 陳克勤 吳秋北 葉劉淑儀
政黨 民建聯 工聯會 新民黨
政黨聯盟 建制派 建制派 建制派
代表選區 沒有參選 沒有參選 沒有參選
上屆結果 21席,16.78% 5席,4.39% 0席,2.97%
選前席次 21 5 1
贏得席次 147 43 26
席次差額 126 38 25
民選得票 486,942 206,285 99,775
得票率 41.58% 17.61% 8.52%
得票變動 24.80% 13.22% 5.55%

  第四大黨 第五大黨 第六大黨
 
領袖 盧偉國 張宇人 王坤
政黨 經民聯 自由黨 公屋聯會
政黨聯盟 建制派 建制派 建制派
代表選區 沒有參選 沒有參選 沒有參選
上屆結果 3席,2.27% 5席,0.94% 3席,0.66%
選前席次 3 5 3
贏得席次 24 8 6
席次差額 21 3 3
民選得票 59,015 19,574 17,744
得票率 5.04% 1.67% 1.52%
得票變動 2.27% 0.73% 0.86%

各選區政黨席次分佈
關閉

是次選舉會選出香港十八區區議會44個雙議席地方選區及176個地區委員會議席;連同179個委任議員及27個當然議員,合共470個議席,任期四年(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本屆區議會選舉亦是繼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再次沒有選區自動當選,所有選民均需要投票,亦是自1982年以來首次沒有民主派人士參選[1],也是首次沒有現任立法會議員參選。

晚上7點42分選舉投票期間,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發生故障,一般選舉所有投票站於8時12分要改為人手派票,投票時間延長1.5小時,至凌晨12時結束[2]。即使投票時間延長,地方選區投票率亦只得27.54%,是區議會制度成立以來歷屆最低。[3][4]

470個議席中,民建聯佔147席,為區議會最大黨,佔整體區議員31.3%,工聯會新民黨等其餘政黨各佔不足50席。而有409人為分區委員會、滅罪委員會、防火會(簡稱三會)委員,佔87%; 「關愛隊」成員有346人,佔整體74%。[5]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認為三者無衝突,相信結合可更好地服務社區。[6]

背景

2021年1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聽取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匯報工作時,強調「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的根本原則。[7]同年2月28日至3月1日,國務院港澳辦舉辦「愛國者治港」座談會,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表示「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愛國者治港』的原則,要根據香港實際情況設計,形成有香港特色的民主選舉制度」。[8][9]

2021年5月香港政府通過《2021年公職(參選及就任)(雜項修訂)條例》,要求區議會議員宣誓。法案通過前,數十名區議員因不同原因辭職。[10][11]

2021年7月初,有傳政府考慮禁止230名議員宣誓就職,並要求他們退還自2020年就職以來的議員袍金及津貼,每人大約一百萬,觸發260多名非建制派區議員大規模辭職,同時有八名區議員因被拘留或離港而被免職。[12]當局對區議員分區宣誓,2021年10月完成四場宣誓後,政府未解釋原因下,認定49名區議員宣誓無效,即時免職。有傳媒認爲,有關人士或因涉及2020年民主派初選,而被認定不符合愛國者治港原則[13]。根據經修訂的《宣誓及聲明條例》,被取消資格的區議員將被禁止在未來五年內參加選舉。連同辭職、流亡和入獄的議員,18個區議會出缺70%以上席位。[14]當中黃大仙只剩兩名議員,中西區減至三名,南區減至四名,令這些議會部分職能癱瘓。同時親北京陣營奪回包括九龍城觀塘灣仔南區葵青元朗西貢北區的區議會控制權。[15][16]其中元朗區議會更成為香港歷史上首個所有時任議員均為建制派人士的區議會。儘管如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21年7月以「新冠疫情嚴重」為由,宣佈在她的任期內不會舉行補選。[17]

改革區議會

2023年5月2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改革區議會,維護國家安全,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以防止鼓吹「分裂」的人「操縱癱瘓」區議會。根據改革計劃,只有由鄉事委員會主席擔任的當然議席維持不變,民選席位將大幅減少至20%左右,另外40%的席位將由間接選舉產生,餘下四成由行政長官委任。區議會主席不再由議員互選產生,由首長級公務員民政事務專員兼任;同時不再設立區議會副主席一職。[18]

直選議席由452個單議席選區合併為44個雙議席選區,88個議席改以雙議席單票制選出,而176個間選議席則由政府委任的「地區三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消防安全委員會(三會),以全票制方式選出。所有候選人除50名以上當區選民提名外,還必須分別獲得三個委員會各自三個提名,並通過資格審查委員會確認其資格,以決定候選人是否符合維護《基本法》和效忠政府的法定要求和條件。[19]由於「三會」人選全由政府委任,加上他們多數自己人提名自己人,導致候選人與三會成員高度重疊,起碼75%候選人均為「三會」成員。在高等法院法官審理郭卓堅對「三會」提名機制進行司法覆核時亦表示對委員大多提名「自己人」參選感到驚訝。[20]

選舉制度及議席分配

Thumb
區議會組成:
2019年區選(479席)
  •   地區直選(452)
  •   當然議員(鄉事委員會主席)(27)
2023年區選(470席)
  •   地區直選(88)
  •   當然議員(鄉事委員會主席)(27)
  •   間接選舉(地區委員會)(176)
  •   政府委任(179)

地方選區

因應2023年香港選舉改革,政府當局重新劃分選區,全港18區設立44個區議會地方選區,取消單議席單票制,每個選區兩席議員,一共選出88名議員。候選人須獲得所在選區最少50名,但不多於100名選民的提名;及須獲得有關地方行政區的每個地區委員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最少3名,但不多於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的提名。

議席數目(選區數目的2倍)

各地方選區議席數目分佈如下[21][22][23][24]

地區委員會

因應2023年香港選舉改革,設立由三會委員(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為選民的地區委員會選出的議員,佔全體470名區議員中的176名。候選人毋須為有關委員會的委員,在有關地方行政區的每個地區委員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須獲得最少3名,但不多於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的提名。選舉方法沿用選舉委員會所採用全票制,每一位委員必須投選跟選舉中該界別所須選出的議員人數相同的候選人,否則視為廢票。取得最高票數的候選人首先當選,然後得票第二多者當選,直至選舉中該界別的所需議員人數都已選出為止。

議席數目

各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席數目分佈如下:

更多資訊 地區, 議席數目 ...
地區 議席數目
中西區 8
灣仔區 4
東區 12
南區 8
油尖旺區 8
深水埗區 8
九龍城區 8
黃大仙區 8
觀塘區 16
荃灣區 8
屯門區 12
元朗區 16
北區 8
大埔區 8
西貢區 12
沙田區 16
葵青區 12
離島區 4
關閉

與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之比較

更多資訊 制度,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制度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地區直選 452席 88席
佔區議會議席比例 94.4% 18.7%
選舉制度 單議席單票制 雙議席單票制
選民基礎 全港選民
地區委員會 沒有 176席
佔區議會議席比例 37.4%
選舉制度 全票制
選民基礎 地區三會委員
政府委任 沒有 179席
佔區議會議席比例 38.1%
當然議員 27席
佔區議會議席比例 5.6% 5.7%
制度 27個鄉事委員會主席
關閉

競選部署

建制派

Thumb
新民黨候選人崔添偉南區香港仔的造勢活動

大部份建制派政團成功取得足夠的「三會」提名下參選。惟實政圓桌只有一位成員取得足夠「三會」提名可以入閘參選。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派出121人出選,當中44人出戰直選,77人出戰「三會」間選。所有直選選區均派員參選;至於「三會」間選方面,則除灣仔區之外,其餘17區均派員參選。[25]
  •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派出46人出選,當中25人出戰直選,21人出戰「三會」間選。
  • 新民黨:派出29人出選,當中17人出戰直選,12人出戰地區委員會。
  •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2023年10月27日,經民聯公布20人參選名單,直選和地區委員會選舉各派十人出選。
  • 自由黨:2023年10月17日,自由黨公布區議會參選人名單,派出7人出選,當中4人出戰直選,3人出戰「三會」間選。
  • 香港新方向:派出5人參與地區直選。
  •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派出4人出選,直選和「三會」間選各派兩人出選。
  • 專業動力:派出3人參與西貢區地區直選,包括現任區議員方國珊
  • 實政圓桌:2023年10月18日,召集人田北辰表示,計劃派5人參選,當中4人仍未有任何「三會」成員提名。10月30日,田北辰表示只有莊豪鋒獲得足夠提名後報名參選屯門西。
  • 紫荊黨吳振輝參選大埔北地區直選。
  • 獨立建制派:前荃灣區議員鄒秉恬計劃參選荃灣東南,但最終因未獲足夠三會成員提名而未能報名參選。[26]

中間派

2021年立法會選舉新思維民主思路的成員皆成功入閘參選,狄志遠更成功當選立法會議員。因此兩個政團均希望能夠參與是次選舉。惟截至提名期完結,民主思路只有一位成員成功入閘參選,新思維兩位成員皆沒有取得足夠三會成員提名而未能報名參與今屆的區議會選舉。

  • 新思維:原計劃派出3人出選,包括副主席黃俊瑯崔定邦彭意婷分別出戰油尖旺及將軍澳選區,但黃俊瑯因黨內經費不足而不參選。2023年10月27日,因未能取得足夠提名,宣布不參選今屆區議會選舉。
  • 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表示有6至7名成員有意參選。2023年10月23日,湯家驊向香港01透露按提名情況評估,相信只能有一至兩人成功參選。最終只有葉浚生報名參選離島區。

民主派

是次選舉,有十餘位民主派現任或前任區議員表示有意參選。惟截至提名期完結,所有有意參選的民主派人士皆沒有取得足夠三會成員提名而未能報名參與今屆的區議會選舉。

  • 民主黨:2023年9月20日,民主黨中委會通過推薦8人出戰區議會選舉,惟暫不公布具體名單。10月15日,決定派出6人參加地區直選,油尖旺區議員朱子洛尋求連任,其餘5人都是前年辭任區議員,包括黨主席羅健熙、副主席伍凱欣葉梓傑潘秉康黎熙琳。10月30日,民主黨表示六名擬參選的黨友最終沒有足夠三會成員的提名,未能報名參與今屆的區議會選舉。
  •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2023年10月15日,民協宣佈派出2人參與地區直選,郭偉誠出戰深水埗東,現任屯門區議員周啟廉出戰屯門西,但最終2人沒有足夠三會成員的提名而未能報名參選。
  • 區政聯盟:前大埔區議員區鎮樺及現任議員區鎮濠考慮參選大埔區直選及間選,但最終2人皆沒有報名參與今屆的區議會選舉。
  • 獨立民主派荃灣區議會主席陳琬琛大埔區議會主席毛家俊有意參選,但最終2人皆沒有報名參與今屆的區議會選舉,當中前者因沒有足夠三會成員的提名而未能報名參選。

少數族裔

少數族裔聚居地的油尖旺南選區,本屆選舉出現三位非華裔的少數族裔人士參選。分別為報稱沒有政治聯繫的艾歷斯(Ilyas Mohammad Alex,1964年8月1日- ,巴基斯坦裔)、報稱獨立人士的孫逸仙(Fakhrul Islam Babu,1977年7月20日- ,孟加拉裔)與及原本為民主思路,參選時為新民黨成員的白俊達(Singh Baljinder, Jimmy,1976年- ,印度裔),但三人所得票數分別不足千票,以低票落敗(艾歷斯得968票,孫逸仙得253票,白俊達得778票)[27]

翌日下午,香港政府委任179位社會人士為區議員,其中有兩名少數族裔,包括尼泊爾裔的Aruna Gurung(油尖旺區)與巴基斯坦裔的利哲宏(Rizwan Ullah,九龍城區)[28]

不尋求連任 / 沒有獲委任的議員

候選人提名

本屆區議會選舉提名期由2023年10月17日開始,至10月30日結束。本屆區議會選舉共收到400份提名表格(包括1份已退選)。 11月10日,區議會資格審查委員會裁定全部399名候選人資格有效。是次選舉並沒有現任立法會議員參選。

候選人簡介

選舉論壇

所有論壇除經大氣電波於電視或電台廣播外,亦會於所屬媒體或主辦單位的官方網站、OTT服務平台或YouTube頻道直播及提供重溫。

與過往的選舉論壇不同,所有論壇不設任何候選人互相辯論或質詢的環節。由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舉辦的論壇只設候選人自我介紹及由候選人回答事先預備問題的環節,[29]而由香港電台舉辦的論壇則只設候選人自我介紹及由候選人回答即場抽籤分配問題的環節。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由無綫電視播放)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於電視廣播城舉辦《2023年區議會選舉論壇 區議會地方選區 / 地區委員會界別候選人論壇》,在無綫新聞台myTV SUPER以及香港01點新聞橙新聞港人講地幫港出聲HKG報等網上媒體播出。當中無綫新聞台以延後一小時形式播出,並安排以多畫面模式的左方小畫面暨第二聲道播出,主畫面暨第一聲道則如常播放原定常規節目,故此播放期間會受廣告時間影響。其中12月1日的地區委員會界別論壇因人數眾多,無綫新聞台播放時間至當晚10時後,將餘下未播出部分於翌日上午9時在無綫新聞台繼續播出。

區議會地方選區論壇
更多資訊 地區, 日期 ...
地區 日期 時間 主持 備註 網上重溫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離島區 11月28日 13:00-15:35 蔡國威梁禮勤 中西區中區2號彭舜玟缺席 視像重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15:40-19:00
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北區 11月29日 10:00-12:40 視像重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大埔區西貢區沙田區葵青區 12:45-15:50
關閉
地區委員會界別論壇
更多資訊 地區, 日期 ...
地區 日期 時間 主持 備註 網上重溫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離島區 11月30日 10:00-13:10 蔡誌恩梁麗翹 東區4號劉淑燕缺席 視像重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 13:15-15:20 深水埗區2號龐朝輝缺席
黃大仙區觀塘區 15:25-17:30 觀塘區4號吳庭鋒缺席
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 12月1日 10:00-13:05 視像重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北區大埔區西貢區 13:10-15:40
沙田區葵青區 15:45-18:15 沙田區13號林俊禮葵青區5號譚世華缺席
關閉
電視

香港電台《2023區議會選舉論壇》於港台電視31播出,主持為徐頴堃侯嘉明黃婉曼

更多資訊 選區, 日期 ...
選區 日期 時間 主持 備註 網上重溫
灣仔區灣仔 12月1日 21:30-22:45 徐頴堃 視像重溫
中西區中區
中西區西區 黃婉曼
東區康灣 侯嘉明
東區太北 黃婉曼
東區柴灣
九龍城區九龍城北 22:45-00:00 侯嘉明 視像重溫
九龍城區九龍城南 徐頴堃
黃大仙區黃大仙東 侯嘉明
黃大仙區黃大仙西 徐頴堃
深水埗區深水埗東 黃婉曼
深水埗區深水埗西 侯嘉明
離島區離島 12月2日 21:30-22:40 徐頴堃 視像重溫
油尖旺油尖旺北 侯嘉明
油尖旺區油尖旺南 黃婉曼
南區南區東南 侯嘉明
南區南區西北 黃婉曼
觀塘區觀塘中 22:40-00:00 侯嘉明 視像重溫
觀塘區觀塘北 黃婉曼
觀塘區觀塘西 侯嘉明
觀塘區觀塘東南
沙田區沙田東 12月3日 21:30-22:40 黃婉曼 視像重溫
沙田區沙田南
沙田區沙田北
沙田區沙田西 侯嘉明
大埔區大埔南 黃婉曼
大埔區大埔北 徐頴堃
葵青區青衣 22:40-00:00 黃婉曼 視像重溫
葵青區葵涌東
葵青區葵涌西 侯嘉明
荃灣區荃灣東南 黃婉曼
荃灣區荃灣西北 徐頴堃
元朗區元朗鄉郊東 12月4日 21:30-22:40 黃婉曼 視像重溫
元朗區天水圍南及屏廈 侯嘉明
元朗區天水圍北 黃婉曼
元朗區元朗市中心
西貢區將軍澳北
西貢區將軍澳南 4號董启真缺席
西貢區西貢及坑口 侯嘉明
屯門區屯門西 22:40-00:00 徐頴堃 視像重溫
屯門區屯門東
屯門區屯門北
北區紅花嶺 侯嘉明
北區蝴蝶山 4號宋冰冰缺席
元朗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12月5日 18:30-21:30 侯嘉明 視像重溫
灣仔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1號李文龍及3號林偉文缺席
黃大仙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21:30-22:45 侯嘉明 視像重溫
觀塘區委員會界別
深水埗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22:45-00:00 侯嘉明 視像重溫
西貢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徐頴堃
屯門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12月6日 18:30-19:30 徐頴堃 8號謝玉玲缺席 視像重溫
離島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黃婉曼
沙田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21:30-22:45 徐頴堃 13號林俊禮缺席 視像重溫
油尖旺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黃婉曼
東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22:45-00:00 黃婉曼 4號劉淑燕缺席 視像重溫
南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九龍城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12月7日 18:30-19:40
中西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大埔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21:30-22:45
北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葵青區地區委員會界別 22:45-00:00
荃灣區觀塘委員會界別
關閉
電台

電台版的《2023區議會選舉論壇》,乃電視版的聲音版本,在逢星期一至五21:00-00:00及逢星期六至日20:00-00:00,於香港電台第二台播出。

投票與點票安排

本屆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於12月10日(星期日)舉行,地方選區選舉投票時間由上午8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30],設於懲教院所的專用投票站投票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4時。而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投票時間由上午8時30分至下午2時30分,設於懲教院所的專用投票站投票時間為上午9時至上午11時[31]。地區委員會界別在投票結束後,投票站工作人員會確保已上鎖和密封的投票箱不受干擾,直至地方選區投票結束才會開始點票,以避免對地方選區選舉結果造成影響。

鄰近邊境投票站

選舉事務處在位於上水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32],設立「鄰近邊境投票站」,以便利身在內地的選民返港投票,使用這類投票站的選民需要在12月5日前預先登記。[33]

「鄰近邊境投票站」的最高登記名額為38,000個,而名額將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32]。在登記期內,選舉事務處收到12,976個的登記。[34]

全港性電腦系統故障

在投票日晚上7時42分[35],多區投票站的電腦系統出現故障。當時,選舉管理委員會表示,可以在大約1個小時之後投票[36]。隨後,選管會表示,所有投票站於8時12分轉用正式選民登記冊印刷本發出選票,投票時間順延[37]。 因電腦系統出現故障,選舉管理委員會宣佈投票時間延長至午夜12時。[38]12月11日,行政長官李家超責成選管會徹查票站電腦系統故障問題。[39]

由於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在本次選舉期間再次出現故障,選舉管理委員會成立一個由香港警務處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選舉事務處資訊科技管理部及有經驗人士組成的專責小組調查事件。小組須於一個半月內提交中期報告,三個月內提交完整調查報告。[40]

在2024年1月26日發表調查中期報告的記者會上,記者點名要求出席記者會的總選舉事務主任黃文超與總系統經理翁慧卿回應,兩人卻堅持一言不發,由選管會主席陸啟康及選管會成員兼專責調查組主席文本立回應問題[41][42]

投票率

地區直選投票率

更多資訊 年份時間, 08:30 ...
年份

時間
1994 1999 2003 2007 2011 2015 2019 2023
08:30 0.8% 0.85% 1.06% 1.08% 1.19% 1.28% 3.82% 不適用
09:30 2.3% 2.72% 3.3% 3.3% 3.59% 3.85% 10.41% 3.12%
10:30 4.6% 5.43% 6.59% 6.26% 6.73% 6.79% 17.43% 6.24%
11:30 7.1% 8.41% 10.12% 9.5% 10.1% 10.89% 24.37% 9.21%
12:30 9.4% 11.09% 13.44% 12.34% 13.2% 14.48% 30.98% 11.6%
13:30 11.4% 13.41% 16.27% 14.83% 15.85% 17.66% 36.89% 13.51%
14:30 13.5% 15.79% 19.38% 17.48% 18.73% 20.97% 42.26% 15.47%
15:30 15.5% 18.01% 22.27% 20.05% 21.48% 24.18% 47.26% 17.33%
16:30 17.6% 20.46% 25.27% 22.68% 24.33% 27.37% 52.14% 19.19%
17:30 19.7% 22.89% 28.3% 25.3% 27.08% 30.59% 56.42% 21.03%
18:30 21.9% 25.5% 31.35% 28.07% 30.2% 33.96% 60.36% 22.85%
19:30 24.1% 27.9% 34.36% 30.63% 32.88% 37.12% 63.65% 24.53%
20:30 26.5% 30.3% 37.33% 33.19% 35.57% 40.25% 66.50% 未公佈[註 1]
21:30 29.5% 32.98% 40.68% 35.97% 38.54% 43.62% 69.04%
22:30 33.1% 35.82% 44.1% 38.83% 41.49% 47.01% 71.23%
24:00 不適用 27.59%[註 2]
關閉

地區委員會投票率

更多資訊 年份時間, 09:30 ...
年份

時間
2023
09:30 32.46%
10:30 60.62%
11:30 79.50%
12:30 88.78%
13:30 94.67%
14:30 96.92%
關閉

選舉結果

選後統計

  • 投票人數:
    • 地區直選:1,195,331人
    • 地區委員會:2,454人
  • 投票率:
    • 地區直選:27.59%
    • 地區委員會:96.92%
  • 無效票數:
    • 地區直選:22,045票(1.85%)
    • 地區委員會:8票(0.33%)
選區
候選人
  • 得票票數最多的當選者:
  • 得票票數最多的落選者:
  • 得票票數最少的當選者:
  • 得票票數最少的落選者:
  • 得票率最高的當選者:
  • 得票率最高的落選者:
  • 得票率最低的當選者:
  • 得票率最低的落選者:
  • 得票差距最小的當選者:
    • 地區直選:越毅強黃大仙區黃大仙東,與當區得票最多的落選者莫嘉傑相差只有212票)
    • 地區委員會:
      • 李靜儀元朗區,與當區得票最多的落選者譚金蓮相差只有1票)
      • 梁振邦沙田區,與當區得票最多的落選者梁昊佳相差只有1票)
  • 得票差距最大的當選者:
    • 地區直選:符碧珍觀塘區觀塘北,與當區得票最多的落選者黃曉東相差9,327票)
    • 地區委員會:陸子峯油尖旺區,與當區得票最多的落選者王子成相差66票)
  • 候選人平均年齡[註 6]:歲
  • 當選者平均年齡[註 6]: 歲
  • 最年長的當選者[註 6]程志紅屯門區地區委員會)(62歲)
  • 最年輕的當選者[註 6]周潔莹葵青區葵涌東)(25歲)
  • 最年長的落選者[註 6]李惠明葵青區地區委員會)(63歲)
  • 最年輕的落選者[註 6]郭杰駿中西區中區)(24歲)
  • 連任最多屆的當選者:柯創盛觀塘區觀塘中)(由2000年起成為區議員,直至現在共連任6屆區議員)
  • 成功連任人數:25人(佔上屆479個民選議席之5.22%)
  • 競逐連任失敗人數:0人
  • 成功重返區議會人數:64人(丁江浩植潔鈴何毅淦葉傲冬李思敏陳國偉林博關浩洋譚美普馬軼超葉文斌徐帆梁明堅徐君紹姚國威姚銘曾勁聰黃碧嬌羅曉楓溫啟明姚嘉俊李志恆楊學明楊開永王志鍾蔡少峰楊鎮華黃建新劉柏祺鄧銘心龐朝輝吳奮金丁健華陳英莫健榮袁國強黎榮浩雷啟蓮李東江陳偉坤鄭強峰金堅歐陽均諾林峰張姚彬鄧咏駿陳振中朱德榮鄭捷彬林婉濱陳文偉曾憲康程志紅甘文鋒馬淑燕袁敏兒劉桂容曾興隆柯倩儀陳笑權李華光余智榮李家良陳繼偉
  • 重返區議會失敗人數:8人(吳家超陳思靜鍾嘉敏邵天虹黃國恩陳俊傑藍偉良黃耀聰
  • 民選議員轉戰地區委員會議席:
  • 2019年區議會選舉落選者,首次成功當選人數:79人
    • 地方選區:馮家亮穆家駿吳清清陳榮恩張偉楠李家軒林偉文李超宇越毅強潘卓斌楊諾軒李嘉恆馮卓森伍俊瑜馮沛賢鍾健峰李啟立蘇淵賴玥均駱小鸞胡綽謙邱浩麟黃遠康陳志豪鄧肇峰陳壇丹朱煥釗林宇星蔡惠誠陳安妮黃俊揚葉培基劉展鵬
    • 地區委員會:張嘉恩莫繡安吳澤森洪志傑郭詠健陳凱榮曾卓兒劉淑燕劉聖雪黃才立蕭煒忠潘景和張德偉陳龍傑陳麗紅吳婉秋黃馳曾榮輝黃啟燊曾大莫遠君蔡承憲葉俊遠鄺珉樀陳暹恆司徒駿軒林慧明林偉明湯德駿潘孝汶梅少峰陳健浚譚竹君龔美姿夏劍琨吳啟泰林玉華郭宣彤張柏源鄧麗玲林映惠袁潤洪伍志華李偉樂郭慧文周元谷
  • 得票少於5%而未能得到選舉資助人數:
    • 地區直選:9人(佔171名候選人之5.26%)
    • 地區委員會:0人
  • 得票少於3%而未能得到選舉資助且被沒收選舉按金人數:
    • 地區直選:4人(佔171名候選人之2.33%)
    • 地區委員會:0人
政黨
  • 最大政黨:民建聯(109席)
  • 有敗無勝政黨:實政圓桌民主思路紫荊黨(均只派出1名候選人參選且落敗)
  • 當選率最高政黨:民建聯(121名候選人中有109人當選,當選率90.08%)
  • 當選率最高議政團體:(名候選人中有人當選,當選率%)

政府委任及當然議員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表明,當局將不會委任本屆區議會選舉的落選者,投票日後一至兩天會公布委任區議員名單。12月12日下午,行政長官李家超根據《區議會條例》委任179位人士為區議員。同一時間,27位現任鄉事委員會主席亦根據《區議會條例》確認有效登記為區議會當然議員。[46]而只有陳月明劉業強同時為立法會議員。

註解
  • 「*」現任區議會議員
  • 「@」曾任區議會議員
  • 「A」現任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或地區防火委員會(三會)委員
    (部份獲委任人士或於其獲委任為議員的地區以外的地區出任三會委員)
  • 「▼」曾參選2019年區議會選舉但落選
    (在該選舉之前曾任區議會議員者不作標註)
  • (括號)內為未有申報的實際政黨
更多資訊 地區, 獲委任人士 ...
地區 獲委任人士 政黨 其他身份 備註
中西區 吳然
呂鴻賓 ▼A 工聯會 工聯會
邱松慶 A
金鈴 A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亞視藝人
陳建強 A
楊哲安 *A 自由黨 自由黨 立法會前議員楊孝華之兒子
葉永成 @A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葉亦楠 A 民建聯 民建聯 立法會前議員葉國謙之兒子
灣仔區 周錦威 A 自由黨 自由黨
林偉江 工聯會 工聯會 工聯會副理事長
孫道弘 新民黨 新民黨 中港照相老闆孫大倫兒子
劉珮珊 A 民建聯 民建聯
東區 丁煌 ▼A 經民聯 經民聯 大律師
何秀賢 A 教聯會 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校長
李莉 A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周致人
林心亷 @A 民建聯 民建聯 香港中旅集團行政管理人員
洪連杉 @A 民建聯 民建聯 福建中學(小西灣)教師
梁力 ▼A 工聯會 工聯會
郭浩景 ▼A 新民黨 新民黨 中國工商銀行金融計量分析師
陳杏 @A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教聯會 明慧國際幼稚園校長
劉慶揚 @A 民建聯 民建聯
鄭志成 @A 民建聯 民建聯
盧曉楓 新民黨 新民黨
南區 朱立威 @A 民建聯 民建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何沅蔚 新民黨 新民黨 全國政協何德心女兒
李嘉盈 A 民建聯 民建聯
林玉珍 *A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陳文俊 進智公交行政總裁、冠忠南區主席
陳郁傑
彭兆基 A 民建聯 民建聯
楊上進 A
油尖旺區 許德亮 *A 工聯會 工聯會
陳少棠 @A 經民聯 經民聯
黃舒明 @A 經民聯 經民聯
楊子熙 @A 民建聯 民建聯
歐楚筠 A
鍾港武 @A 民建聯 民建聯
鍾澤暉 *A  九社聯西 西九新動力
Aruna Gurung A
深水埗區 李詠民 @A 勞聯
林家輝 @A 經民聯 經民聯
郭彥麗 A
陳偉明 @A 民建聯 民建聯
黃頌良 @A 教聯會 香島中學校長
劉佩玉 *A 民建聯 民建聯
鍾婧薇 A
羅志超
九龍城區 左滙雄 *A 經民聯 經民聯西 西九新動力
何華漢 *A 經民聯 經民聯西 西九新動力
林德成 *A 民建聯 民建聯
黃文莉
黃文港 ▼A 工聯會 工聯會
潘國華 *A 民建聯 民建聯
賴彥宗 A  九社聯
Rizwan Ullah(利哲宏) 羅定邦中學副校長
黃大仙區 丘燿誠 工聯會 工聯會 工聯會副理事長
李鎧麟
姚逸華 A  九社聯
洪楚英 A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校長
梁騰丰 *A 民建聯 民建聯 前任觀塘區議會議員
劉婉儀 A 勞聯 機電聯社會服務中心總幹事(註冊社工)
鄧雯蕙 A
魏仕成 A
觀塘區 余邵倫 ▼A 工聯會 工聯會
余敏 A
吳承華 A
呂東孩 *A  九社聯創建力量
林瑋 *A 公屋聯會創建力量
洪錦鉉 @A 民建聯 民建聯
張琪騰 @A 民建聯 民建聯
梁思韻
許有為 *A 民建聯 民建聯
連浩民 A 海王集團老闆連卓釗兒子
陳耀雄 *A  九社聯創建力量
黃春平 @A  九社聯創建力量
楊莉瑤 A 民建聯 民建聯 楊孫西女兒
劉嘉華 工聯會法律顧問
諸樂為 A
賴永春 A 瑪利諾中學校長
荃灣區 王淑芬 A 路德會聖十架學校校長
古揚邦 @A 民建聯 民建聯
張文嘉 A 新民黨 新民黨 張學修女兒
梁昌明 A
陳純純 A
陳曉津 A
華美玲 A
黃偉傑 @A  新界社團聯會
屯門區 何俊亨 何君堯家族成員
巫成鋒 @A 民建聯 民建聯
陳有海 *A 工聯會 工聯會 前任屯門區議會主席
陳孟宜 A 教聯會 田景邨浸信會呂郭碧鳳幼稚園校長、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妻子
陳浩庭 A
陳貴和
麥美儀
曾慶忠 A
雲天壯 @A
馮鈺鋒 A 工聯會 工聯會
葉吉江 A
鄭彥鈞 A
謝永恆 A
元朗區 文嘉豪 A
王偉樑 A
王曉山 工聯會 工聯會
余仲良 A 民建聯 民建聯
呂堅 @A 民建聯 民建聯
沈豪傑 *A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前任元朗區議會主席
林添福
張偉琛 ▼A  新界社團聯會 元朗區議會前議員張木林兒子
莊健成 @A 經民聯 經民聯
陳嘉輝 A
湛家雄 @A
馮振榮
黃煒鈴 @A 民建聯 民建聯
黃頴灝  民主思路
趙秀嫻  新界社團聯會
譚德開
北區 朱浩賢 A 民建聯 民建聯 北區足球會主席
朱偉林 A 教聯會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
周天意 經民聯 經民聯
洪志富
溫和輝 @A 民建聯 民建聯
廖宇軒 A 全國政協委員廖正亮兒子
賴心 @A 民建聯 民建聯
譚鎮國  新界社團聯會 東華三院前主席、全國政協常委譚錦球兒子
大埔區 李細燕 A
李漢祥
梅政雄
陳子健 A
陳灶良 @A 經民聯 經民聯
陳勇華 工聯會 工聯會
陳博智 @A 民建聯 民建聯 西貢區議會議員
溫官球 A  新界社團聯會
西貢區 王文 A
李嘉欣 ▼A 黃大仙區議會議員楊諾軒妻子
林俊嘉 自由黨 自由黨
祁麗媚 @A 民建聯 民建聯
邱少雄 A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校長
俞卓君 李進秋女兒
胡雪蓮
張萬添
莊元苳 @A 民建聯 民建聯
莊雅婷 民建聯 民建聯 年紀最小的委任區議員
陳權軍 @A 民建聯 民建聯
黃宏滔 @A 工聯會 工聯會 北區區議會議員
沙田區 王惠成 A 新民黨 新民黨教聯會 培僑書院副校長
林松茵 @A 公民力量
林港坤 *A 民建聯 民建聯
區子安 A
梁家輝 @A 新民黨 新民黨公民力量
陳敏娟 @A 新民黨 新民黨公民力量
陳善明 工聯會 工聯會
黃宇翰 @A 公民力量
黃敬 工程師
黃寶儀 A
董健莉 @A 民建聯 民建聯
廖子聰 新民黨 新民黨公民力量 烏溪沙長徑原居民代表
潘國山 @A 新民黨 新民黨公民力量
蔡明揚 A
鄧開荣 A
鄭家豪
龐愛蘭 @A 藥劑師
葵青區 王聰穎 A
朱麗玲 @A 民建聯 民建聯
周劍豪 A 教聯會 荃灣商會學校校長
林翠玲 @A  新界社團聯會教聯會 荃灣商會朱昌幼稚園校長
徐曉杰 *A
梁嘉銘 *A 民建聯 民建聯
陳藹怡 A
葉長春 A
劉美璐 @A 工聯會 工聯會
歐志輝 A 工聯會 工聯會
潘志成 @A 民建聯 民建聯
鄭臨 A
蘇栢燦 工聯會 工聯會 工聯會副理事長
離島區 余漢坤 *A 劉業強妹夫
吳彩華 A
許振隆 A 教聯會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
劉淑嫻 A
關閉

民選議員循委任議席連任人數:20人(楊哲安林玉珍許德亮鍾澤暉劉佩玉左滙雄何華漢林德成潘國華梁騰丰呂東孩林瑋許有為陳耀雄陳有海沈豪傑林港坤徐曉杰梁嘉銘余漢坤

循委任議席重返區議會人數:47人(葉永成林心亷洪連杉陳杏劉慶揚鄭志成朱立威陳少棠黃舒明楊子熙鍾港武李詠民林家輝陳偉明黃頌良洪錦鉉張琪騰黃春平古揚邦黃偉傑巫成鋒雲天壯呂堅林添福莊健成湛家雄黃煒鈴趙秀嫻溫和輝賴心陳灶良陳博智祁麗媚莊元苳陳權軍黃宏滔林松茵梁家輝陳敏娟黃宇翰董健莉潘國山龐愛蘭朱麗玲林翠玲劉美璐潘志成

相關事件

12月4日,廉政公署拘捕一名38歲男子,涉嫌煽惑他人在區議會選舉中不投票。12月5日,廉政公署落案起訴該男子,控告他涉嫌在選舉期間,於其個人網上社交媒體專頁轉載一則煽惑他人杯葛區議會選舉的貼文,廉署並獲裁判官簽發手令,通緝該貼文的原作者,即黃世澤。2024年1月15日,他被判入獄兩個月,緩刑18個月。

在投票日早上,廉政公署拘捕一對夫婦,其中女子任職衞生署文書主任,二人涉嫌在網上煽惑他人在區議會選舉中,於選票上蓋3個或以上「剔」號致無效票,涉嫌在選舉期間內藉公開活動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47]另外,廉署下午再拘捕一名51歲女文員,涉嫌轉載前區議員李文浩籲杯葛選舉的帖文,並在分享中加上呼籲投無效票的字眼,廉署將向法院申請手令通緝李文浩。2024年1月22日,該女文員被判入獄兩個月,緩刑24個月。

同日晚上,早上因示威在中環被警方拘捕的社民連陳寶瑩周嘉發余煒彬,涉嫌藉公開活動煽惑人杯葛區議選舉被廉政公署拘捕。[48]

官方宣傳

政府

有關當局製作了電視宣傳片,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一眾主要官員,呼籲有志服務社區的人士參選,並呼籲選民於投票日踴躍投票。[49]

除此之外,尚有不少的政府部門,亦製作了由其首長率領部下呼籲選民投票的宣傳短片,計有保安局[50]公務員事務局[51]警務處[52]入境事務處[53]房屋局[54]等。

而今屆選舉為政府呼籲投票的名人包括方凱申[來源請求]尹光謝雪心沈震軒[來源請求]馬浚偉張明敏嚴浩張智霖袁詠儀連詩雅草蜢任達華伍詠薇徐小明王祖藍鄺美雲黃百鳴蘇永康石修等。 

12月5日,政府表示將於投票日作出兩項貼心安排,包括選民在投票後會獲派發一張政府心意謝卡、及在投票站旁會設「打卡位」讓市民可拍照留念。另外,電視台製作了主題曲《獅子山下 共建美好社區》以共慶區選。《獅子山下 共建美好社區》由接近100名歌手和演員表演,包括鄺美雲、草蜢、陳慧嫻、蘇永康、Maria Cordero(肥媽)、陳潔靈、莫華倫、王冰冰、王祖藍、阮兆祥、李思捷、李龍基、威利、彭家麗、韋綺珊、谷婭溦、胡渭康、文佩玲、車婉婉、周吉佩、李佳、羅啟豪、龍婷、吳大強、丁文俊、梁浩銓、顏志恆、林鉫徫、支嚳儀、魏嘉信、炎明熹及小提琴演奏家姚鈺等表演,帶來聲樂盛宴。而藝員陳敏之、陳煒、吳偉豪、孔德賢、黎諾懿、向海嵐、馮盈盈、何沛珈、沈震軒,運動員楊霈霖、李晉熙、吳英倫、梁宇航、莫宛螢等不同界別人士亦有到場表達對社區的關心,還有由劉丹率領一眾《愛‧回家》演員。

慈善團體

香港慈善團體「龍耳」在社交平台發布宣傳短片,他們以手語表示,區議會選舉中聾人和弱聽人士的一票至關重要,呼籲符合資格的選民及時參與投票,選出理想的區議員,共同建設美好共融的社區。他們的口號是「1210聾健齊投票,步向共融社區好重要」。[55]

「區選繽紛日」

政府在12月9日舉辦「區選繽紛日」,免費提供各種活動及優惠,以鼓勵市民在區議會選舉踴躍投票。同日晚上7時至10時,無綫電視ViuTVHOY TV鳳凰衛視香港電台新城電台商業電台七間電子傳媒合作的大型戶外音樂會《共建美好社區大匯演》在西九文化區竹翠公園、灣仔海濱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以及沙田公園露天劇場同步舉行。七間電子傳媒會現場聯播。

評價

正面評價

新華社發表文章認為,本次區議會選舉的成功舉辦,是實行「愛國者治港」原則、重塑區議會制度後的第一次選舉,有利於香港在良政善治的道路前進[56]。李家超參加投票後表示,本次區議會選舉出的區議員符合香港整體利益,同時兼顧地區利益[57]中國新聞網評論文章指,本次區議會選舉,有利於完善香港地區的治理體系,整個選舉趨於理性,反映了香港走向由治及興的局面,體現了新區議會制度的先進性和優越性。[58]

香港新聞網撰文表示,和2019年區議會選舉相比,在「完善」選舉制度下,今次的區議會選舉終於「回歸理性」,街頭不再罵聲四起,沒有任何「政治騷」出現,候選人之間亦展開了良性的「競爭」和互動,是實現地區「良政善治」的良好開端。[59]

負面評價

Thumb
2011至2023年間區議會選舉投票率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前院長卜約翰認為,本次選舉投票率創歷史新低,揭示了香港民眾對區議會能否表達他們的觀點表示懷疑,突顯了政府的動員能力薄弱的情況。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則認為,低投票率對香港當局來說是巨大的羞辱。[60]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全公務員被要求要在區議會選舉參與投票,多所院校的教職人員也被要求重視這次區議會選舉,政府如此刻意的要求,可能是擔心投票率太低,會削弱選舉的公信力以及政治的認可性,並形容本次區議會選舉是當局的「面子工程」。[61]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今次投票率難言理想,估計投票者主要是建制派基本支持者。又指本屆政府宣傳力度史無前例,但投票率仍不及2021年改制後立法會選舉,反映宣傳效果不顯著。他認為本港選民成熟,投票率高低視乎候選人質素、是否多元等,關鍵不在於宣傳,亦不是軟對抗。[62]

美國之音報導形容,這次香港史上宣傳開銷最大的區議會選舉,耗費近十二億港幣,在「無所不用其極」的宣傳攻勢下,卻是不足120萬的建制派選民,這些花費僅僅保住了建制派的基本盤[63]

2024年1月11日,中國國民黨正、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舉行國際記者會。《日經新聞》記者提問,中國主張一國兩制是中國與台灣關係的基礎,但看到香港的現況,能接受中方說的一國兩制嗎?趙少康表示,香港的一國兩制是失敗的,台灣絕對不接受一國兩制。趙少康指出,香港三周前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僅27%,就表示香港人已經用腳反對他們的制度,特別是國安法訂定以後。[64]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