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白令海氣旋 (也被美國稱為後熱帶氣旋鸚鵡 )是在白令海記錄的最強烈的溫帶氣旋(也是一個爆發性氣旋)。熱帶氣旋鸚鵡在分離底層循環後形成了新暴風區,它很快吸收了母體並形成了這個氣旋。 [3][4][5][6] 這個旋風給西阿留申群島帶來暴風並給其他地方帶來了更強的陣風,其中阿拉斯加州申雅島測得97英里每小時(156公里每小時) 陣風。這個氣旋恰巧發生在另外一次歷史性襲擊稍東部地區的溫帶氣旋的三年後[4]

Quick Facts 類型, 形成 ...
2014年11月白令海氣旋
後熱帶氣旋鸚鵡
Thumb
2014年11月7日,系統位於白令海
類型溫帶氣旋
炸彈低壓
暴風雪
形成2014年11月7日
消散時間2014年11月13日
最高風速
  • 10分鐘持續:
    130公里/小時(80英里/小時)
  • 1分鐘持續:
    130公里/小時(80英里/小時)
最高陣風97英里每小時(156公里每小時),阿拉斯加州申雅島測得
920hPa [1]
(北太平洋溫帶氣旋氣壓紀錄)
損失未知
影響地區白令海, 阿留申群島, 俄羅斯遠東, 阿拉斯加, 美國本土[2]
2014-2015年北美洲冬季英語2014–15 North American winter的一部分
Close

氣象史

Thumb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圖例
  熱帶低氣壓(≤62 km/h)
  熱帶風暴(63–118 km/h)
  一級(119–153 km/h)
  二級(154–177 km/h)
  三級(178–208 km/h)
  四級(209–251 km/h)
  五級(≥252 km/h)
  未知

緊隨JMA在11月6日00:00 UTC將鸚鵡降級為強熱帶風暴後,JTWC將其降級為熱帶風暴,並由於變性和深層對流減少而對該系統發出停編警告。 [7][8] 下午,鸚鵡加速移向東北,在日本東部海面轉化為溫帶氣旋。[9] 由於異常強大的北太平洋急流和空氣密度差異帶來的能量,系統在11月7日爆發性增強。[10] 該系統在該日早些時候分為兩個中心,但西南部的前中心在一天之內被吸收到東北部的新中心。 [5] [6]

Thumb
衛星顯示,11月8日,白令海氣旋接近其巔峰強度
Thumb
氣旋接近巔峰強度

在達到颱風強度風速70節(130公里每小時;80英里每小時)之後,新風暴的中心氣壓在11月8日初降至920hPa / 27.17inHg,成為有記錄以來北太平洋最強大的溫帶氣旋。[1]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則估計中心氣壓為924hPa,仍然是白令海最強的氣旋。 [4] 11月9日,氣旋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 ,此時它開始減弱。然而,強大的氣旋急流轉移到了阿拉斯加北部,導致大量的北極冷空氣侵入了美國和落基山脈的東部,造成美國自2013-2014北美寒潮以來最嚴重的寒潮。[2][11] 第二天早些時候,氣旋進一步減弱,轉變為一個低壓系統並向北移動。[12][13] 在11月11日第二次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並進一步減弱。[14] 隨後繼續減弱為逆時針循環並在11月12日晚些時候第三次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 [15] 最終於11月13日在阿留申群島附近消散。[16][17]

影響

北美

Thumb
2014年11月17日,由白令海氣旋引發的寒潮圖

申雅島上記錄到110 km/h(70 mph)持續的大風156 km/h(97 mph)[18] 但島上的美國空軍基地只是輕微受損。[19]

旋風的北移改變了急流 ,這使得極地渦旋的一部從北極地區南移到加拿大和美國東部 ,低溫天氣和暴風雪影響了大約二千萬人。[20][21] 美國的某些地方的溫度甚至比正常值低45°F(25°C)。11月10日, 明尼蘇達州聖雲記錄到當地11月最大的降雪量13.2英寸(34公分) 。11月11日, 降雪量最大的是密西根州的伊什珀明24.5英寸(62公分)[22] 11月13日, 懷俄明州卡斯珀創11月份最低氣溫紀錄−27 °F(−33 °C) ,而科羅拉多州丹佛錄得−14 °F(−26 °C),是11月份的第二低溫。[23]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