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6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2006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該項賽事的第五十七屆,比賽於2006年3月12日至10月22日舉行,參賽車隊11支,共進行了18場比賽。
2006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 錦標賽賽季 |
|
車手冠軍:費爾南多·阿隆索 車隊冠軍:雷諾 | |
上屆:2005 | 下屆:2007 |
支援系列賽:GP2系列賽 |
以下為參加2006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車隊及車手:
車隊 | 製造商 | 底盤 | 引擎 | 輪胎 | 車手名單 | 測試/預備車手 | ||
---|---|---|---|---|---|---|---|---|
No. | 正賽車手 | 場次 | ||||||
萬事發雷諾F1車隊 | 雷諾 | R26 | 雷諾RS26 2.4 V8 | M | 1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全部 | 海基·科瓦萊寧 |
2 | 吉安卡洛·費希切拉 | 全部 | ||||||
麥拉倫梅賽德斯車隊 | 麥拉倫-梅賽德斯 | MP4-21 | 梅賽德斯FO 108S 2.4 V8 | M | 3 | 奇米·雷克南 | 全部 | 佩德羅·德·拉·羅薩 |
4 | 胡安·帕布羅·蒙托亞 | 1–10 | ||||||
佩德羅·德·拉·羅薩 | 11–18 | |||||||
法拉利萬寶路車隊 | 法拉利 | 248 F1 | 法拉利056 2.4 V8 | B | 5 | 麥可·舒馬克 | 全部 | 盧卡·巴多爾 馬克·吉恩 |
6 | 費利佩·馬薩 | 全部 | ||||||
Panasonic豐田車隊 | 豐田 | TF106 TF106B |
豐田RVX-06 2.4 V8 | B | 7 | 拉夫·舒馬克 | 全部 | 里卡多·宗塔 奧利維耶·潘尼斯 |
8 | 雅諾·楚理 | 全部 | ||||||
威廉斯F1車隊 | 威廉斯-考斯沃斯 | FW28 | 考斯沃斯CA2006 2.4 V8 | B | 9 | 馬克·韋伯 | 全部 | 納拉因·卡蒂凱揚 亞歷山大·伍爾茨 |
10 | 尼可·羅斯堡 | 全部 | ||||||
Lucky Strike本田F1車隊 | 本田 | RA106 | 本田RA806E 2.4 V8 | M | 11 | 魯本斯·巴里切羅 | 全部 | 安東尼·戴維森 |
12 | 詹森·巴頓 | 全部 | ||||||
紅牛車隊 | 紅牛-法拉利 | RB2 | 法拉利056 2.4 V8 | M | 14 | 大衛·庫塔 | 全部 | 羅伯特·當布斯 麥可·阿默穆勒 |
15 | 克里斯蒂安·克萊恩 | 1–15 | ||||||
羅伯特·當布斯 | 16–18 | |||||||
BMW薩伯F1車隊 | BMW薩伯 | F1.06 | BMWP86 2.4 V8 | M | 16 | 尼克·海菲爾德 | 全部 | 羅伯特·庫畢薩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
17 | 雅克·維倫紐夫 | 1–12 | ||||||
羅伯特·庫畢薩 | 13–18 | |||||||
米德蘭F1車隊(1-15) 世爵米德蘭車隊 |
米德蘭-豐田 世爵米德蘭-豐田 |
M16 | 豐田RVX-06 2.4 V8 | B | 18 | 蒂亞戈·蒙泰羅 | 全部 | 馬庫斯·溫克霍克 喬治·蒙迪尼 艾德里安·蘇蒂爾 亞歷山大·普瑞馬特 埃內斯托·維索 |
19 | 克里斯蒂安·阿爾伯斯 | 全部 | ||||||
紅牛第二車隊 | 紅牛二隊-考斯沃斯 | STR1 | 考斯沃斯TJ2005 3.0 V10 | M | 20 | 維塔托尼奧·柳齊 | 全部 | 尼爾·賈尼 |
21 | 史考特·斯皮德 | 全部 | ||||||
超級亞久里F1車隊 | 超級亞久里-本田 | SA05 SA06 |
本田RA806E 2.4 V8 | B | 22 | 佐藤琢磨 | 全部 | 法蘭克·蒙特尼 山本左近 |
23 | 井出有治 | 1–4 | ||||||
法蘭克·蒙特尼 | 5–11 | |||||||
山本左近 | 12–18 |
場次 | 大獎賽 | 賽道 | 日期 |
---|---|---|---|
1 | 巴林大獎賽 | 薩基爾巴林國際賽道 | 3月12日 |
2 | 馬來西亞大獎賽 | 吉隆坡雪邦國際賽道 | 3月19日 |
3 | 澳洲大獎賽 | 墨爾本墨爾本大獎賽賽道 | 4月2日 |
4 | 聖馬利諾大獎賽 | 伊莫拉安佐與迪諾·法拉利賽道 | 4月23日 |
5 | 歐洲大獎賽 | 紐堡紐柏林賽道 | 5月7日 |
6 | 西班牙大獎賽 | 蒙特梅洛巴塞隆納-加泰隆尼亞賽道 | 5月14日 |
7 | 摩納哥大獎賽 | 蒙特卡洛摩納哥賽道 | 5月28日 |
8 | 英國大獎賽 | 銀石銀石賽道 | 6月11日 |
9 | 加拿大大獎賽 | 蒙特婁吉爾·維倫紐夫賽道 | 6月25日 |
10 | 美國大獎賽 | 斯皮德韋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 | 7月2日 |
11 | 法國大獎賽 | 馬尼-庫爾馬尼庫爾賽道 | 7月16日 |
12 | 德國大獎賽 | 霍肯罕霍肯罕賽道 | 7月30日 |
13 | 匈牙利大獎賽 | 莫焦羅德匈牙利賽道 | 8月6日 |
14 | 土耳其大獎賽 | 伊斯坦堡伊斯坦堡賽道 | 8月27日 |
15 | 義大利大獎賽 | 蒙札國立蒙札賽車場 | 9月10日 |
16 | 中國大獎賽 | 上海上海國際賽道 | 10月1日 |
17 | 日本大獎賽 | 鈴鹿鈴鹿賽道 | 10月8日 |
18 | 巴西大獎賽 | 聖保羅若澤·卡洛斯·帕塞賽道 | 10月22日 |
來源:[19][20] |
2006年一級方程式賽車規則進行了一些較為顯著的修改。國際汽車聯盟希望通過對規則修改和引進標準電子設備來減少車隊的開支,以吸引更多的車隊來加入這項運動。
為了降低近年來不斷增加的引擎功率,規則要求將引擎由10缸改為8缸,而排氣量也由原來的3.0升減少到2.4升。但為了避免在短時間內對車輛進行相應改動而造成巨額開銷,因此仍有一些車隊被允許在2006和2007賽季繼續使用限制轉速的3.0升10缸引擎。雖然引擎在功率方面有了明顯的減少,但已有部分引擎供應商宣稱新的V8引擎可以提供比2005版V10引擎更高的轉速。
2006年,一級方程式賽車重新允許在比賽過程中更換輪胎。每一位車手可以使用14套輪胎,其中包括7套乾胎、4套濕胎和3套極端天氣輪胎。
新的排位賽由三個階段組成:
星期六僅允許進行一場1小時的自由練習賽,且與下午的排位賽間隔不得少於兩小時,通常安排在11:00-12:00。
2006年規定,車隊在一場比賽中不得使用超過三部車,因此備用車輛將由原來的兩部減為一部。
為因應新的排位賽制度,改變原有的加油規則。在排位賽前兩個階段淘汰的車輛,可以在排位賽後進行油料的補充或調整;而參加第三階段的車輛,則必須搭載比賽油載進行該階段的排位賽,且允許在排位賽後到決賽前的一個半小時之間,得以補回在第三階段排位賽時所消耗的油量。
賽事按最初的計劃,2006年錦標賽的賽程與2005年相同,其中比利時大獎賽定於9月17日舉行。然而2月8日,國際汽聯宣布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將退出2006年的賽程,原因是無法按時完成賽道翻新。巴西里約熱內盧市長馬上作出回應,希望能取代比利時大獎賽。但國際汽聯未予批准。由於車手和國際汽聯主席馬克斯·莫斯利的強力支持,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將於2007年賽季重返F1。
2006年賽季是最後一個擁有兩家輪胎製造商的賽季,它們分別是普利司通和米其林。2005年12月9日,國際汽聯宣布從2008年賽季開始,比賽將只保留一家輪胎供應商。5天後,米其林宣布在2006年賽季後退出F1,原因是不願參加沒有競爭對手的比賽。
2005年共有兩支F1車隊被出售。米納爾迪被紅牛收購併更名為紅牛二隊,作為初級車隊以訓練有前途的年輕車手。BMW與威廉斯分手後,收購了薩伯並改名為BMW薩伯。2006年1月26日,由日本前F1車手鈴木亞久里創建的超級亞久里加入2006年賽季。
雷諾車隊的費爾南多·阿隆索在首三站的比賽已經取得了明顯領先的優勢,但是麥可·舒馬克在聖馬加諾以及歐洲兩場比賽取得勝利,使到形勢上追回費爾南多·阿隆索不少分數,使今季的冠軍是費爾南多·阿隆索和麥可·舒馬克之爭,由於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麥拉倫車隊受到多次意外影響了表現,車隊競爭只剩下法拉利車隊和雷諾車隊之爭。
到了中段,雷諾車隊的費爾南多·阿隆索連奪四場勝利,形勢大好,但麥可·舒馬克其後連勝三場,加上雷諾車隊面對技術問題,車隊的分數逐漸拉近,加上費爾南多·阿隆索在義大利的比賽因引擎縮缸被迫退出,一度使車隊榜被法利拉車隊超越。在中國的比賽,雷諾的車隊排雖然超越法拉利車隊,但是費爾南多·阿隆索因為車輪問題,失去了領先十多秒的優勢,使車手排名費爾南多·阿隆索與麥可·舒馬克併頭,只要在日本比賽,麥可·舒馬克取得該站勝利的話,就可以提早成為冠軍,因為麥可·舒馬克的勝利場數多於費爾南多·阿隆索,然而在日本的比賽,麥可·舒馬克因引擎縮缸被迫退出,只要費爾南多·阿隆索再拿一分,可以成為冠軍。巴西的比賽中,麥可·舒馬克開始不久,就要換車輪,最終只能得到第四名。最終費爾南多·阿隆索以13分的優勢取得車手榜的冠軍,而雷諾車隊以五分之差壓過法拉利車隊奪得車隊冠軍。
此外英國車手詹森·巴頓在匈牙利的比賽取得了生涯中第一場勝利。另外表現出色的波蘭車手羅伯特·庫畢薩只需要三場比賽,取得了一場桿位。
賽程 | 大獎賽 | 桿位 | 最快圈速 | 冠軍車手 | 冠軍車廠 | 報告 |
---|---|---|---|---|---|---|
1 | 巴林大獎賽 | 麥可·舒馬克 | 尼可·羅斯堡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雷諾 | 報告 |
2 | 馬來西亞大獎賽 | 吉安卡洛·費希切拉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吉安卡洛·費希切拉 | 雷諾 | 報告 |
3 | 澳洲大獎賽 | 詹森·巴頓 | 奇米·雷克南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雷諾 | 報告 |
4 | 聖馬利諾大獎賽 | 麥可·舒馬克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麥可·舒馬克 | 法拉利 | 報告 |
5 | 歐洲大獎賽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麥可·舒馬克 | 麥可·舒馬克 | 法拉利 | 報告 |
6 | 西班牙大獎賽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費利佩·馬薩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雷諾 | 報告 |
7 | 摩納哥大獎賽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麥可·舒馬克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雷諾 | 報告 |
8 | 英國大獎賽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雷諾 | 報告 |
9 | 加拿大大獎賽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奇米·雷克南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雷諾 | 報告 |
10 | 美國大獎賽 | 麥可·舒馬克 | 麥可·舒馬克 | 麥可·舒馬克 | 法拉利 | 報告 |
11 | 法國大獎賽 | 麥可·舒馬克 | 麥可·舒馬克 | 麥可·舒馬克 | 法拉利 | 報告 |
12 | 德國大獎賽 | 奇米·雷克南 | 麥可·舒馬克 | 麥可·舒馬克 | 法拉利 | 報告 |
13 | 匈牙利大獎賽 | 奇米·雷克南 | 費利佩·馬薩 | 詹森·巴頓 | 本田 | 報告 |
14 | 土耳其大獎賽 | 費利佩·馬薩 | 麥可·舒馬克 | 費利佩·馬薩 | 法拉利 | 報告 |
15 | 義大利大獎賽 | 奇米·雷克南 | 奇米·雷克南 | 麥可·舒馬克 | 法拉利 | 報告 |
16 | 中國大獎賽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麥可·舒馬克 | 法拉利 | 報告 |
17 | 日本大獎賽 | 費利佩·馬薩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費爾南多·阿隆索 | 雷諾 | 報告 |
18 | 巴西大獎賽 | 費利佩·馬薩 | 麥可·舒馬克 | 費利佩·馬薩 | 法拉利 | 報告 |
前八名車手可獲得分數。
名次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第四 | 第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
積分 | 10 | 8 | 6 | 5 | 4 | 3 | 2 | 1 |
|
粗體 - 桿位 |
註記:
|
粗體 - 桿位 |
註記: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