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司法程序改革法案(英語:Judicial Procedures Reform Bill of 1937)[1],通常稱為「法院填塞計劃」[2](英語:court-packing plan),是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提出的一項立法倡議,旨在為美國最高法院增加更多法官,以獲得對新政的有利裁決[3]。根據該法案的規定,總統有權為每一位年滿70歲零6個月的最高法院法官任命一名新法官,最多不超過6名。
在1869年的《司法法》中,國會規定美國最高法院將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組成。在羅斯福的第一個任期內,最高法院否決了幾項新政措施,因為這些措施違反了憲法。羅斯福試圖扭轉這種局面,通過任命新的大法官來改變最高法院的組成,他希望這些法官能夠裁定他的立法舉措不超過政府的憲法授權。由於美國憲法沒有規定最高法院的規模,羅斯福指出,國會有權改變最高法院。這項法案被兩黨成員視為試圖將法院擱置到一邊,並遭到包括副總統約翰·南斯·加納在內的許多民主黨人的反對。[4][5]該法案後來被稱為羅斯福的「法院填塞計劃」。[2]
1936年11月,羅斯福贏得連任選舉。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羅斯福提議重組聯邦司法機構[6],每當一位大法官年滿70歲且未能退休時,都會增加一位新的法官。這項立法於1937年2月5日公布,並成為羅斯福1937年3月9日第九次爐邊談話的主題。[7][8]他說道:「可以說,當法院因其業務的絕對必要性而被迫拒絕審理私人訴訟當事人提出的87%的案件,甚至沒有任何解釋。」首席大法官查爾斯·埃文斯·休斯公開否認總統的聲明,他說:「我們的日程表上沒有積壓的案件。當我們3月15日起床的時候,我們聽到了一些僅僅在4周前才獲得證書的案例的爭論。這種可喜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9]在廣播講話的三周後,最高法院在西海岸旅館公司訴帕里什案中支持了一項支持華盛頓州最低工資法的意見。[10]5比4的裁決是大法官歐文·羅伯茨突然轉變的結果,他加入了支持新政立法的大法官一邊。由於羅伯茨此前曾裁定反對大多數新政立法,他在這裡的支持被視為總統對法院施加政治壓力的結果。一些人將他的轉變解釋為通過建立一個對新政更友好的法院來維持法院的司法獨立性。這一逆轉後來被稱為「挽救了9人的及時轉變」。然而,最近的法律歷史學者對這種說法提出了質疑,因為羅伯茨在帕里什案中的決定和投票早於1937年法案的公開宣布和推出。[11][12]
羅斯福的立法倡議最終失敗了。該法案由民主黨委員會主席亨利·阿舍斯特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中提出,他推遲了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他說:「不草率、不著急、不浪費、不擔心是本委員會的座右銘。」[13]由於他的不懈努力,該法案在委員會待了165天,被反對該法案的人士認為是其失敗的重要因素。[5]該法案因其在美國參議院的主要倡導者、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瑟夫·羅賓遜過早去世而進一步受到破壞。當代觀察家普遍認為羅斯福的倡議是政治手段。它的失敗暴露了羅斯福通過直接公眾呼籲推動立法的能力的局限。公眾對他在這裡所作努力的看法與他第一任期內接受他的立法努力形成鮮明對比。[14][15]羅斯福提名的大法官最終在最高法院中占據優勢,支持他的新政立法,儘管一些學者認為羅斯福的勝利是痛苦的。[15]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