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工资法定下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最低工資,又稱基本工資,是不少國家的勞工政策,為雇主與勞工間可以合法約定的最低薪資金額,屬於最低所得保障的一種形式。
雖然最低薪資在許多地方實行,最低工資的利弊仍有許多爭議。支持者說最低工資會提昇生活水準、減少貧窮、減少貧富差距、提昇社會風氣、以及強迫企業變得更有效率。[2]相對的,反對者說它會拉低一般人的工資、提昇失業率(特別是低技術或缺乏經驗的勞工)、並且對企業有害。[3][4][5]
紐西蘭於1894年成為首個推行最低工資的國家,其後澳洲跟著推行。很多西方國家其後陸續推行保障工人權益的法案,包括推行最低工資。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及地區,不僅西方,東方地區如香港,也設有政府立法或工會以保障工人權益。
許多國家如瑞典、芬蘭、丹麥、瑞士、奧地利、義大利,沒有最低薪資法律,但依靠勞工團體或工會透過集體協商設立最低薪資。[6][7]
在主流經濟學入門課本之中的供給需求分析之下,當法定最低薪資高過均衡點最低薪資時會導致失業。原因是較高薪的工作數量不足以分配給有意願工作的人。提高基本薪資只會影響低技術的勞力市場,因為較高技術的勞力市場的薪資已經高過均衡點薪資。
根據John Schmitt[8]「此份報告檢視近年來對最低薪資的研究(大約自2000),以得出「提高最低薪資對低薪工人的影響」的目前最佳預測,這些證據指出少量或沒有影響。」
一些實證研究試圖證實最低薪資於就業之外的效益。在2012年,Michael Reich發表了一篇經濟分析,說明一個上調聖地牙哥最低薪資的方案可能會刺激該城市經濟約1.9億美元。 [9]
經濟學人於2013年寫道:「最低工資,若沒有設的太高,可以提昇薪資並且對就業沒有負面影響。...美國聯邦的最低薪資為薪資中位數的38%,是富裕國家中最低之一。有些研究發現聯邦或州立最低薪資對就業沒有傷害,有些發現微小傷害,但沒有研究發現嚴重的傷害。...過高的最低工資,然而,特別是在僵硬的勞動市場,的確會打擊就業。法國有著富裕國家中最高的薪資底限,高過薪資中位數的60%,以年輕人薪資來看比例更高出許多。這有助於解釋為何法國有高的驚人的年輕人失業率:26%; 15-24歲。」 [10]
有報導認為「調高最低工資有害論」,是沒有利益迴避下的研究結果,這報導指出,主流經濟學家與大資本家並沒有利益迴避:大資本家的財力能讓學術界做出對他們有利的研究。[26]類似的狀況如有錢有勢的菸商,阻止菸害研究,讓大眾晚數十年才清楚菸害的恐怖。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9月2日) |
其指薪酬不可高於該上限,法定例子可能只有政府公務員。在市場供需情況下,工資的均行點通常就是上限,所以有效的最低工資是存在均行點之上,而最高工資理論上就是均行點之下才是有用。
在該社會的同一個工種中,拿到最多的人工就是最高工資。論資排輩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最高工資。政府對工資上限的應用是等級制,嚴格上它是固定薪酬。參見政府官員的薪酬,一般在法律上是有定明的,不宜隨意加減,而是固定的。在等級制中,得到最高工資的公務員通常是該社會的領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領導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27]例子還有巴黎公社、軍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