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10年代中國是中國近代史上軍閥割據的十年。清朝於1912年結束後俄羅斯、日本、英國、美國、法國等列強各自開始積極扶植自己的勢力。位於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名義上得到了一些國家的外交承認,隨後由北京的北洋政府所取代。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其後續組織中華革命黨等則繼續謀求二次革命試圖推翻北洋政府。
中國歷史 / 中國歷史年表 |
世紀: 19世紀中國 / 20世紀中國 / 21世紀中國 |
年代: 1880年代中國 / 1890年代中國 / 1900年代中國 / 1910年代中國 / 1920年代中國 / 1930年代中國 / 1940年代中國 |
年份: 1911年中國 / 1912年中國 / 1913年中國 / 1914年中國 / 1915年中國 / 1916年中國 / 1917年中國 / 1918年中國 / 1919年中國 |
紀年: 乙卯年(兔年)、中華民國4年 |
辛亥革命創建共和,象徵中國走上「現代」,標誌中國古老文明政治秩序解體;帝制在一般中國人心目中成為一種逆現代化潮流之反動現象,從此在中國政治舞台上消失,是辛亥革命最大成就[1]:18。清廷在其統治最後十年間是一個積極推行改革之政府,重大制度變革帶來期望,利益重新分配,問題是改革者未能預期、超過自己能力所能解決,令改革者進退兩難[1]:18。20世紀初,共和、立憲呼聲高唱,清政府盡力掙扎求存,終至覆亡[1]:18。辛亥革命後,受反滿和革命觀點影響,人們認為改革是保守、不徹底,革命比改革先進;後來人們厭倦革命,認為要告別革命,又否定革命在歷史上之積極作用;其實,普遍是以改革來推動人類社會進步,革命則是特殊形式,並不存在改革與革命之價值孰優孰劣[1]:19。
一般歷史學家認為袁世凱是「軍閥之父」:㈠袁世凱統領北洋軍,北洋軍是軍閥部隊前身;㈡袁世凱當總統時故意將北洋軍人勢力擴展至中國中南部;㈢袁世凱用武力解決一切問題,形成「政治軍事化(militarization of politics)」;袁世凱在1914年把各省都督改為將軍,只管軍事,另設巡按使掌民政,牽制地方軍人力量;袁世凱死後出現軍閥割據,兩者關係重大,但絕非他個人希望[1]:21-22。「軍閥」是指擁有私人軍隊,企圖或實際控制地盤、一心為己利益之將領[1]:22。軍閥割據與晚清地方勢力抬頭有相同:代表離心力量,使權力分散甚至地方分離;也有不同:㈠軍閥出身複雜,有軍校、農兵、土匪等,晚清地方領袖出身儒家科舉,㈡軍閥稅收自留、官吏自行任命,晚清地方領袖效忠中央,㈢軍閥互相爭鬥,晩清地方領袖聽命中央[1]:22-23。
1911年,清政府成立皇族內閣,內閣大臣13人,滿8、漢4、蒙1,民政、財政、軍事等重要職位,都在皇族[2]:13。內閣有5人是皇親國戚[1]:18。
粵漢鐵路、川漢鐵路是四川、廣東、湖北、湖南省人經多次力爭,從列強收回自辦,有商股、民股,清政府準備低價收購為國有[2]:35。由於許多立憲派紳商在四川、廣東、湖南、湖北投資鐵路,而清政府卻於1911年5月宣告將鐵路國有化,直接打擊投資者經濟利益,使立憲派不滿[1]:18。四省人民組成保路同志會,宣告「路存與存,路亡與亡」,掀起保路運動[2]:35。保路風潮一起,革命黨推翻滿清,立憲派幾乎都投入[2]:13。立憲派散佈「文明爭路」理論,派代表上北京,申請各省京官支援,抬出光緒神牌,寫上「庶政公諸輿論,川路准歸商辦」,焚香禱告,要求借款修路事交予資政院諮議局解決;清政府把請願代表遞解回籍,聲援官員革職懲處,命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大臣端方帶兵入四川鎮壓,四川總督趙爾豐相機剿辦;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宣傳「大亂者,救中國之藥石也」,擴大保路風潮;趙爾豐槍斃示威者32人,是為成都慘案;朱之洪與會黨在新津起義,四川人迅速投向革命[2]:35。
1911年12月,14個省諮議局宣佈獨立,孤立清政府;1912年12月清帝退位,一半由於地方獨立,一半由於袁世凱中央政變[1]:18。
1912年12月至1913年1月,舉行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選舉,國民黨領導人宋教仁非常投入「民主共和」,國民黨得勝;民初《選舉法》建基於1909年第一屆諮議局選舉法,選民資格:滿21歲之男子、在選區內住滿2年以上、有不動產500元以上、小學畢業(1909年為25歲男子、在選區內住滿10年以上,有不動產5,000元以上,中學畢業)[1]:19。選舉中宋教仁組織國民黨,而袁世凱則組織統一黨、共和黨、民主黨(三黨其後合併為進步黨);袁於晚清時曾對中國軍事現代化貢獻卓越,但不信「民主」,認為要有點權威,「共和」會有混亂;袁稱:「我這個總統,總也總不得,統也統不得」;又說:「憲法只會限制我,沒有一點是幫我的。」[1]:20袁急於抓權,採取恐嚇和賄賂阻止國民黨勝出,但國民黨還是勝選:在眾議院596席贏得269席,在參議院274席贏得123席;眾議院依照各省人口比例,每80萬人選1人;參議院依照各省省議會,每省議會選出10人[1]:20。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準備從上海前往北京領導國會、組織責任內閣,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有證據顯示是袁世凱指使;1913年4月,袁與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國銀行團簽署2,500萬英鎊「善後大借款」,答允47年內還本利共6,785萬英鎊,未經國會批准[1]:20。
袁世凱於1913年11月解散國民黨、1914年1月解散國會、1914年2月解散省議會及地方自治團體,議會政治完結,開始獨裁統治;1914年3月至5月,袁世凱召開國民大會,修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制定《中華民國約法》,改總統制為世襲[1]:21。
1915年5月,袁世凱不理段祺瑞、馮國璋、梁啟超等人反對,接受日本《二十一條》,許多人支持中央集權 ,反對對日妥協,袁世凱權力受到削弱,8月袁世凱開始推行帝制復辟運動[1]:21。蔡鍔在雲南組織護國軍反對帝制,各省相繼宣佈獨立;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放棄「洪憲帝制」,於6月6日去世[1]:21。
1915年9月,《青年雜誌》創辦,1916年春停刊,創刊號刊出陳獨秀〈敬告青年〉原則:㈠自主的而非奴隸的;㈡進步的而非保守的;㈢進取的而非退隱的;㈣世界的而非鎖國的;㈤實利的而非虛文的;㈥科學的而非想像的[1]:29-30。1916年9月復刊,改名《新青年》,宗旨為「改造青年的思想,輔導青年的修養」,提出人格、素質和價值觀念更生,改造中國社會[1]:30。北京大學新校長蔡元培訂定大學教育目的是「探求學理、掌握科學知識、培育人才新風」,辦大學是「兼容並包、思想自由」;北大師生各自創辦雜誌,如陳獨秀、胡適辦《新青年》,傅斯年、顧頡剛、羅家倫辦《新潮》;劉師培、辜鴻銘辦《國故》,得到嚴復、林紓支持[1]:30。
1919年5月4日,北京數千學生上街遊行示威,反對凡爾賽和會關於山東問題之決議,32人被捕;5月6日,被捕學生獲釋,但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其後被迫離任,政府派親北洋官員擔任新校長,引起抗爭;5月18日,北京學生罷課、杯葛日貨運動,並在《罷課宣言》中首次用學生領袖羅家倫命名「五四運動」,擴大到其他城市;5月26日,有人在文章中談及「五四的精神」;6月3日至4日,政府逮捕千多名學生;6月5日至9日,上海工商界罷工、罷市,支援學生,運動擴大至各大城市;6月9日,北京親日官員被迫辭職;6月28日,中國代表團拒簽巴黎和約,代表五四運動勝利;7月22日,中國學生會宣佈停止罷課,蔡元培復職[1]:28。
1911年,譚人鳳和居正調查聯絡湖南、湖北、江蘇、江西後,至上海聯合宋教仁、陳其美,成立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於長江流域遍立分會[2]:34-35。
黃花崗起義,趙聲、黃興等革命黨人先後返回香港,積極準備起義工作;他們在香港組織統籌部,作為起義領導機構,由黃興、趙聲分別擔任正、副部長,決定派人分別前往長江中下游各省聯絡,策動響應;會後,許多革命黨人潛入廣州,設立秘密機關達數十處;他們吸取以往一處機關遭受破壞,即牽累全局之沉痛教訓,決定各秘密機關互相保密,直接與統籌部負責人單線聯繫;經過較長時間活動,在廣州新軍、防營、民軍、警察中發動工作逐漸成熟[3]:453。1911年,革命情緒高昂,風聲愈易走漏;兩廣總督張鳴岐調派大軍把守廣州府各城門,嚴密防備水陸要道[2]:29。4月8日,香港統籌部召開會議,制定起義周密計劃,決定分十路進攻廣州,從香港派「選鋒」800人至廣州,於4月13日(農曆三月十五日)正式起義[3]:453。4月8日,革命志士溫生才,暗殺李準不成[2]:29,在廣州諮議局門前擊斃清將軍孚崎,後被捕赴死[3]:453。清政府接到保皇黨人告密,獲悉中國同盟會將要起義,嚴加防範[3]:453。統籌部獲悉廣州部分新軍將於5月初退伍,認為起義不宜再延[3]:453。清軍全城戒嚴,起義延到4月26日,又怕日本安南不及運來槍械,又延期一天[2]:29。4月25日,黃興趕到廣州,主持起義;由於清方搜捕,部分秘密機關已遭破壞,黃興準備尚未就緒、聯繫未周密,臨時決定於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晚起義,由十路進攻改為四路[3]:453。黃興親自率領近200人進攻兩廣總督衙門,其餘三路均未能按時策應[3]:453-454。張嗚岐逃走[2]:29。革命軍照計劃進攻水師府衙,苦戰東轅門李準衛隊,許多人陣亡,如方聲洞「背負刄,胸中槍,血流遍體,力戰而死」,徐國泰「被執時,警兵憤恨已極,隨用刺刀將其刺傷十餘處,仍駡不絕口,遂遇害」;廣州人不顧安危,將陣亡者72人骸骨合葬於城郊黃花岡[2]:33。黃興隱居不出,趙聲激憤而死;上海陳其美爭取群眾,組織商團,團員有5,000人以上;兩湖振武學社改組為文學社,與共進會合併;半年革命黨增加由1千餘人增至3千餘人,多是新軍士兵;陝西同盟會在渭北成立分會,與三秦哥老會、渭北刀客結盟[2]:33。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爆發,由文學社與共進會領導;湖北全軍除馬隊八標外,湖北新軍1萬5千人中有近7千餘人參加革命;8月保路風潮,文學社領導人蔣翊武、劉復基與共進黨領袖孫武組成統一指揮,定於10月6日起義[2]:35。清廷派憲兵偵探陸軍士兵行動,各營並設告密箱,每夜息燈號後,營兵不許彼此往來,外賓來訪,准許伍長監聽[2]:35-36。起義日期延到10月16日;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製彈,不慎爆發,統一指揮機關遭到破壞,劉復基等遇害,蔣翊武等逃出武昌,湖廣總督瑞澂搜捕革命黨人;10月10日晚,工程營在實力不集中下,熊秉坤冒死發難,猛撲楚望台,佔領軍械局,輜重營從城外斬關而入,會攻督署,礮隊馬隊一齊響應,瑞澂與新軍統制張彪先後棄城逃亡,革命軍一夜占領武昌;黎元洪說:「就舊日陸戰而論,兵丁各自為戰,顯無指揮亦各奮力突進,漢族同盟徒手助戰,甚有婦孺饋送麵包茶水入陣,此情此景,言之令人奮武,誰無肝膽,誰無熱誠,誰非黃帝子孫,豈甘作滿奴隸,而殘害同胞耶?」[2]:36
「二次革命」,起因是1913年6月袁世凱罷免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及安徽都督柏文蔚,由於革命黨孤立、缺乏資金,人民渴求和平、安穩,不久革命黨便被鎮壓;9月,「二次革命」宣告失敗,袁世凱派段祺瑞到武昌、馮國璋到南京[1]:20。
1914年,孫中山再次流亡日本,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1]:21。
1911年,清政府攝政王載灃向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五國銀行借外債2億元,經費作鎮壓革命;梁啟超說:「吾輩何顏以對激烈黨人乎?」[2]:3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