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太白殿

台灣澎湖縣湖西鄉廟宇,位於龍門村,主祀太白金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龍門太白殿map

龍門太白殿臺灣話Liông-bûn Thài-pi̍k Tiān),臺灣澎湖縣廟宇,位於湖西鄉龍門村,全澎湖唯一奉太白星君(或載太白金仙、太白金星)為主神的廟宇。[1]法師流派為「普庵派」。[2]:321

快速預覽 龍門太白殿, 基本資訊 ...
龍門太白殿
Thumb
廟宇立面。
基本資訊
位置 臺灣 885 澎湖縣湖西鄉龍門村18號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太白星君
南海觀音
文衡聖帝
托塔天王
城隍公
二郎神
木吒太子
哪吒太子
福德正神
十八王公
廟格私廟
開基林有根、劉送、良文港村民
建立時間 日治臺灣昭和六年(公元1931年)
地圖
Thumb
漢語名稱
漢語拼音Lóng-mén Tài-bái Diàn
台語羅馬字Liông-bûn Thài-pi̍k Tiān
關閉

沿革

台灣日治時期昭和六年(1931年),龍門村(時稱良文港[3])有村民劉送者,其子忽患急症病危,藥石無效,群醫束手無策,恰逢太白金星君下凡人間,以林有根為乩身施以藥方,其子突然痊癒。劉送為答謝神恩,乃捐獻太白星君、托塔天王木吒太子等金身,供奉於林有根住處。林有根此後常設壇濟世,爾後又供奉起南海觀音城隍公之神像,因香火茂盛,參拜者眾,乃決議籌資起建廟宇於聚落的東郊,廟身坐北朝南,順利於民國36年(1947年,歲次丁亥)2月竣工。[4][5][注 1]

民國49年(1960年),廟方雕塑太白星君等諸神明大型金身。民國64年(1975年)因信徒增加者眾,決議擴建廟宇,乃拆除原廟,新廟順利於民國66年(1977年)2月22日入火安座,自此正式將廟名訂為「太白殿」。翌年起增祀文衡帝君關公,配祀福德正神;民國70年(1981年)村民陳進富敬獻一尊二郎神金身,後併祀於殿內。[4][注 1]

民國72年(1983年)農曆十月十六日時,相傳太白星君上奏玉皇上帝願聘十八王公一同合祀,於十一月廿四日獲准,太白殿主持人遂於民國73年(1984年)農曆正月廿四至台北縣石門鄉乾華十八王公廟迎請香火,同年(1984年)二月廿八立神位祭祀。隔年(1985年)正月初十主事者建醮以表虔誠,二月初六雕塑金身,四月廿八舉行開光點眼安座儀式,偕太白星君等神尊共奉於正殿之中,自此同薦馨香、信眾得以共沐神恩。[注 2]

圖輯

一樓

供奉主神太白星君與十八王公。

二樓

主祀南海觀音神像。

相關條目

Thumb
太白殿落成碑記(1981年立)
Thumb
增祀十八王公碑記(1985年立)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