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产自中国的一种已灭绝的大型淡水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又名中國劍魚、劍吻白鱘,中國古代稱之為鮪[4],是已滅絕的魚類物種,與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曾原產於中國的長江和黃河流域。白鱘最大可長到3公尺(10英尺),體重達到300公斤(660磅),也有記載稱其最長可達7公尺(23英尺),是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是白鱘屬(Psephurus)的唯一一種,與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白鱘個體腹部黑白色頭部灰色,以其他魚類和小型蝦蟹為食。白鱘與中華鱘生活水域相同,故四川民間漁民中流傳有「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之說,其中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象魚就是指的白鱘,黃排指代胭脂魚。
白鱘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鱘形目 Acipenseriformes |
科: | 匙吻鱘科 Polyodontidae |
屬: | †白鱘屬 Psephurus Günther, 1873 |
種: | †白鱘 P. gladius
|
二名法 | |
†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 1862)
| |
異名[2][3] | |
|
白鱘在2022年被正式宣布滅絕,估計滅絕時間為2005年至2010年,儘管白鱘在1993年就已功能性滅絕[1][5]。導致其滅絕的主要原因是葛洲壩和三峽大壩的建設,造成種群分裂,阻止白鱘洄游到上游產卵繁殖。過度捕撈也是其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對白鱘的捕撈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到1970年代,年捕撈已達到25噸。1990年代,該物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列為極危物種,人們最後一次見到活著的白鱘是在2003年。長江水產研究所科學家2019年發表的論文宣布該物種已經滅絕[5]。2019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鱘魚專家小組一致同意該物種已經滅絕[6],其紅色名錄的保護狀況於2022年7月21日正式更新[7]。
白鱘頭部為灰色,腹部為黑白色[8]。其背鰭和臀鰭位於身體後面相當遠的地方。其吻突為槳狀,窄而尖,占總體長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9]。其眼睛小而圓[8]。其尾鰭為歪鰭(即脊椎延伸到了尾鰭上部),尾鰭下部十分發達[9]。頭骨比匙吻鱘更細長[10]。牙齒很小。與匙吻鱘相比,其頜骨較短[10]。與匙吻鱘科的其它魚類一樣,白鱘的骨架主要是軟骨質[11]。其身體沒有鱗片[8],僅尾鰭和尾柄上有小鱗片[9]。
白鱘幼魚在第一個冬天達到約1至1.5公斤(2至3英磅)。到一歲時,長度為1米(3英尺),體重約為3.3公斤(7 磅 4 oz)。超過該長度後,其體重迅速增長,在它們大約1.5米(5英尺)長時,體重達到約12.5公斤(28磅)。在達到性成熟時,其體重約為25公斤(55磅)[12]。動物學家秉志1931年在《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論文叢刊》記載,漁民曾捕獲過白鱘,據推測成年魚體長可達7公尺(23英尺)[13][4]。世界魚類資料庫給出的更保守的估計是白鱘最大可達體重300公斤(660磅),長度3米(9.8英尺)[14]。
本種在1862年被愛德華·馮·馬滕斯首次命名為匙吻鱘屬(Polyodon)的一個種[15]。1873年,阿爾伯特·甘瑟將其歸入一個單獨的單型屬[16]。本種也被約翰·雅各布·考普在1862年給了一個不同的名稱:Spatularia angustifolium[17],但這被認為是P. gladius的次異名[9]。
匙吻鱘科(Polyodontidae)與鱘科(Acipenseridae)並列為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的兩個活體科之一。鱘形目最早記錄於超過1.9億年前的早侏羅紀。最古老的匙吻鱘科物種的化石是來自中國早白堊紀的原白鱘屬(Protopsephurus),可追溯到大約1.2億年前[18]。該屬包含匙吻鱘的最古老的代表可追溯到大約6500萬年前的古新世[19]。對於匙吻鱘和白鱘的分化年齡有不同的分子鐘估計,包括6800萬年前[20]、7200萬年前[21]和1億年前[22]。
| ||||||||||||||||||||||||||||||||||
白鱘原產於長江流域及其在東海的河口灣。歷史上黃河流域(通過大運河與長江相連)及其在黃海的河口灣也曾記錄到白鱘的活動[9][23][24]。白鱘主要棲息河流中,有時也會進入湖泊[1]。由於其溯河性,有成熟的個體在東海和黃海的沿海水域被發現;偶爾春潮會將個體帶入浙江省的錢塘江和甬江的下游[12]。
該物種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長江下游度過,但在春季的三月中旬到四月初會洄游到上游並進入主要支流聚集產卵。一個位於金沙江的產卵點位於河道中點,距河岸約60公尺(200英尺),長約500公尺(1,600英尺),最大水深10公尺(33英尺),水流湍急,下游的底部沉積物為碎屑,上游為泥沙。一項對產卵的白鱘的樣本的研究發現,白鱘產卵年齡為8至12歲[25]。雌魚的卵巢含有超過10萬個卵子,每個卵子大約2.7 mm(3⁄32英寸)寬。發育中的受精卵和魚苗僅分布於四川東南部瀘州上游的長江流域地區,而一歲魚和成魚則廣泛分布在長江流域的下游至上游[12]。
白鱘多為獨居,以游泳能力強而聞名。與匙吻鱘不同的是,白鱘是一種食浮游生物的濾食性魚類,主要以中小型魚類為食,如鯷科鱭屬、鯉科銅魚屬和吻鮈屬、蝦虎魚科蝦虎魚屬的魚類。白鱘也會捕食蝦蟹[12][9]。其頜可以突出,上頜能夠向下和向前推以抓住獵物[10][26]。白鱘使用勞倫氏壺腹進行被動電感受(感覺電場但不產生電場,如電魚),主要用於探測獵物產生的微弱電場[27]。
過度捕撈是白鱘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1970年代,白鱘的年捕撈量約為25噸[5]。1983年,中國政府將白鱘列為保護物種並禁止對其捕撈。1980年代,該魚種仍有少量發現(例如1985年有32條白鱘被捕獲),1995年還能看到幼魚。由於在人們意識到該魚處於危險之中時,該魚已十分罕見,而且成魚難以人工飼養,建立人工繁殖種群的努力最終失敗[25]。後來葛洲壩和三峽大壩的建設,造成白鱘的種群分裂,阻止白鱘洄游到上游產卵繁殖,導致其生存環境面臨嚴重威脅[28][29][30][31]。
最近一次有人見過長江白鱘是在2003年1月24日。當時宜賓市南溪縣羅龍鎮漁民劉龍華作業時,誤捕到一條白鱘。宜賓市水利局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對白鱘進行了救助,縫合了傷口。27日下午,白鱘在宜賓市白沙灣被放生。放生後,研究人員通過白鱘身上的聲納設備對它進行追蹤。30日凌晨,因追蹤船在南溪縣與江安縣交界處附近的「金雞尾」江段故障,導致聲納信號丟失。此後再也無人見過長江白鱘[32]。
在2019年的論文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認為該物種可能已滅絕,其在2017年至2018年間對長江進行了廣泛的捕獲調查,但沒有尋獲任何白鱘。論文中估計該物種約在2005年至2010年間滅絕,自1993年起可能已經功能性滅絕。研究發現,該物種的滅絕主要是由於過度捕撈和棲息地破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1981年建成的葛洲壩。因此,該文章建議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根據其紅色名錄分類標準將物種重新分類為滅絕[33]。2019年9月中旬,報道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上海組織了專家組評估,結果顯示白鱘滅絕,且這一結果正在上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辦公室,隨後將在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中國代表處工作人員稱「後續還需要討論」[34]。2020年,《整體環境科學》刊登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通訊文章,正式宣布白鱘滅絕[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